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正医院感染是导致住院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美国医院感染已居居民死亡原因的第八位[1]。贾巍等[2]研究结果显示,高龄(≥60岁)是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ti,ICU)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平均增加感染危险度1.5倍。目前,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正在加速,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3]显示,2014年全世界60岁及以上人群有8.41亿,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20亿。老年患者作为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2.
13.
成立感动圈,以“降低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千日感染率”为主题,通过现场查检、原因分析、真因验证等确定真因,从建立规范的培训考核机制,细化完善操作流程,开展专项操作培训,督查操作规范执行情况4个方面实施改善措施。使中心导管相关操作不规范操作率由26.7%降至8.3%,千日感染率由4.45‰降至1.31‰,改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老年患者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风险预测评分模型,为筛选高危人群,有效预防与控制老年患者血流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住院期间曾留置中央导管的老年患者病例资料,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随机种子为20180708),对建模组数据进行危险因素识别,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根据β值赋予各危险因素相应的分值,建立感染风险评分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准确度;依据建立的感染风险评分模型对验证组病例进行评分,利用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利用R软件构建决策曲线。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本次住院手术次数≥3次、住ICU日数≥2 d、中心静脉置管日数≥7 d、使用抗菌药物等是老年患者发生CLABSI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评分模型中相应的分值分别为3、4、4、9分,得分13~17分为高风险人群;评分模型在建模组数据中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依据验证组患者风险得分情况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为0.70。决策曲线显示,在阈值0.01~0.05区间内风险评分模型的净获益较高。结论建立的风险评分模型具有较好的判别效度和应用价值,可用于老年患者CLABSI的易感高危人群识别,做到早期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一套适合于医疗机构门诊医护人员呼吸道感染的风险评估体系.方法 利用头脑风暴法、文献荟萃法识别风险点,利用风险散点图对风险点进行分类和评价,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风险点权重值.结果 风险评估体系包含诊疗过程、环境和布局、人员防护、应急处置四个风险类别,共计18个风险点.结论 此研究构建的风险评估体系有助于对门诊医护...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消毒方法对呼吸机管路的清洗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ATP生物荧光法和细菌培养法,对某医院使用后呼吸机管路消毒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不同的清洗消毒方法对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后,检出细菌数均<2.0 cfu/件,ATP生物荧光法检测RLU值均<70,消毒效果合格率均达到100%。结论 采用全自动清洗机清洗和复方过氧乙酸消毒剂浸泡后手工清洗消毒法,对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均达到消毒合格要求。本研究结果显示手工清洗消毒法对小批量呼吸机管路再处理综合性价比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运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法构建集束化干预策略对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统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AUTI)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6年7-12月1 955例留置导尿管ICU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17年7-12月1 922例留置导尿管ICU住院患者作为干预组,运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法构建集束化干预策略并在临床实施,随机抽查60例干预组留置导尿管患者干预策略执行依从性,比较干预前后CAUTI感染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实施集束化干预策略的执行率95%(除护士采用评估单提醒医生每日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对照组与干预组CAUTI千日感染率分别为3.32例/1 000导管日和1.48例/1 000导管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实施集束化干预策略预防CAUTI能够有效减少病原菌的侵入,降低CAUTI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19.
韩叙  刘东磊 《疾病监测》2013,28(4):288-293
目的 比较国产与进口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疫苗接种后的抗体阳转率,评价二者免疫学效果差异。 方法 检索 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筛选国产与进口腮腺炎疫苗抗体阳转率比较的流行病学现场试验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Review Manager 5.0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国产组与进口组腮腺炎疫苗接种后的抗体阳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7,95%CI为0.92~1.03,Z=1.03,P=0.30),其中国产腮腺炎单价疫苗与进口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的腮腺炎抗体阳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9,95%CI为0.92~1.05,Z=0.41,P=0.68)、国产MMR疫苗与进口MMR疫苗的腮腺炎抗体阳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6,95%CI为0.90~1.04,Z=1.02,P=0.31)。 结论 国产与进口腮腺炎疫苗接种后的抗体阳转率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MEA)用于中心手术室全流程医院感染风险管理的效果,优化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策略。方法 采用头脑风暴法、文献Meta分析法查找中心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重点风险点,依据重点风险点对医院感染影响的严重度(S)等级、发生率(O)等级、可探测度(D)等级3个维度进行定量分析及评分,计算风险优先系数RPN值,针对RPN值>125的风险点采取干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并对风险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从建筑布局及设施不规范、环境控制不合理、物品管理不合格、人员管理不符合要求及操作管理不规范等5方面筛出49个风险点,对其中9个RPN值>125的重点风险点采取控制措施。经过风险控制,重点风险点RPN值均<125,9项失效模式总体RPN值由1 578降至666,下降率为57.8%,风险控制效果良好。结论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可有效控制中心手术室重点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