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36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66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59篇
预防医学   5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7篇
  1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目的分析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不同二级预防措施后再出血的临床表现、急诊内镜诊治情况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二级预防后(内镜、外科、介入预防)再出血行急诊内镜诊治的254例患者临床资料,对照同期单纯药物二级预防再出血的419例患者,观察临床特点,对比分析异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54例二级预防后再出血的患者中,有144例(56.69%)曾行内镜预防,40例(15.75%)行手术预防,33例(12.99%)行介入预防,37例(14.57%)联合预防以内镜联合其他预防措施为主。分析出血距最近一次预防时间,手术预防组有57.50%再出血患者距预防时间在5年以上,介入预防组有69.70%发生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的1年内。内镜和联合预防组的患者再出血,分别有40.28%和35.14%发生在预防结束的1年内。再出血时,介入预防组和联合预防组的肝性脑病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值均0.001),介入预防组的腹水情况较其他组控制显著(P值均0.05)。各组再出血时多项临床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均0.001),两两比较提示,内镜预防组的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显著高于手术组(P值分别为0.001、0.001)和药物预防组(P值分别为0.001、0.001)。手术组的血小板水平显著高于介入组(P=0.037)、联合预防组(P0.001)和药物预防组(P=0.012)。药物预防组的总胆红素水平显著高于内镜组(P=0.037)、介入组(P=0.025)和联合预防组(P0.001);手术预防组的肌酐水平显著低于其他组(P值均0.05);联合预防组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显著优于药物组(P值均=0.002)。药物预防组的活动性出血比例(68.02%)显著高于内镜组(P0.001)、介入组(P=0.004)和联合预防组(P=0.008)。手术预防组和药物预防组的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组(P值均0.05)。介入预防组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组(P值均0.05)。药物预防组的内镜治疗不满意率和失败率显著高于内镜组(P0.001)、介入组(P=0.007)和联合预防组(P0.001)。药物预防组的42 d内再出血率和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值均0.05)。结论介入、内镜或联合二级预防,较单纯的药物预防能显著减轻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的程度,提高急诊内镜止血率,显著降低42 d内再出血率和死亡率。需考虑不同二级预防后再出血的临床特点,对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二级预防后再出血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23.
目的:建立涡旋辅助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中双酚S的方法。方法:以乙腈为分散剂,正辛醇为萃取剂,萃取尿中双酚S。采用单因素轮换实验确定最佳萃取条件,并评估方法学性能指标。结果:尿中双酚S在0.0~160 μg/L范围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检出限为0.76 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8.06%~103.8...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观察芝麻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肾脏损伤的作用及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 雄性SHR随机分成模型组、芝麻素低剂量(80 mg/kg)、高剂量(160 mg/kg)组及卡托普利(30 mg/kg)组。同时选取同周龄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日灌胃1次,模型组、正常对照组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给药组给予CMC-Na溶解的上述剂量药物,给药前及给药后每隔2周测量1次血压。12周后,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及尿微量白蛋白(U-mAlb)含量;测定肾脏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HE、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法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p-AKT、p-mTOR、4EBP1、S6K1、Bcl-2和Bax的蛋白水平。结果: 芝麻素能降低SHR舒张压,明显改善肾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降低肾脏BUN、SCr、U-mAlb、MDA含量及细胞凋亡率,提高SOD活性,显著减少p-AKT、p-mTOR、4EBP1、S6K1和Bax的蛋白水平,增加Bcl-2的蛋白表达。结论: 芝麻素减轻SHR大鼠肾脏损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压、对抗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凋亡、阻滞过度活化的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鸡鸣散(槟榔、陈皮、木瓜、吴茱萸、紫苏、桔梗和生姜)抗凝血作用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其昼夜节律性差异,验证前人关于鸡鸣散择时用药的合理性.方法:毛细玻管法观察小鼠凝血时间(CT)及其昼夜差异;Quick氏一期法观察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及其昼夜差异;采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浴的方法复制血瘀证动物模型,观察鸡鸣散对"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Bom氏比浊法观察大鼠血小板聚集.结果:鸡鸣散能明显延长CT、PT,且作用呈昼夜差异,夜间用药CT、PT延长显著优于白昼;模型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鸡鸣散能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黏度,夜间用药作用显著优于白昼;能显著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结论:鸡鸣散具有抗凝血作用,能明显改善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夜间用药效果优于白昼.  相似文献   
26.
韩军 《光明中医》2007,22(9):5-6
张锡纯,其一生治学严谨,勤求古训,博览群书,言必《内经》,法必《伤寒》,研究药性以《本经》为主.其手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宝贵经验.现钩其医案中的用药法如下.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2例幼儿血型B抗原减弱的原因,为今后婴幼儿血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性数据。方法:对2017年2例13个月龄患儿血型B抗原性减弱的样本进行血清学和Sanger双碱基DNA分子测序分析。结果:2例样本其中1例ABO血型基因型为ABO*B101,另1例为Bw型。结论:本次研究提示,幼儿血型抗原减弱可能是红细胞上血型抗原表达减弱导致,血型基因并未发生突变;也有可能是由于血型亚型造成,在儿童血型鉴定时尤其要重视。  相似文献   
28.
胆囊收缩素对胰腺生理及病理生理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是美国学者Ivy和Oldberg于1928年从小肠提取物中发现的第三个胃肠激素,具有促进胆囊排空的作用。1945年英国学者发现第四个胃肠激素———促胰酶素(Pancreozmin,PZ)。20世纪60年代,瑞典学者ViktorMutt研究认为,胆囊收缩素和促胰酶素系同一多肽激素,故曾命名为CCKPZ[1],目前均称为CCK。CCK是研究最广泛的胃肠激素之一,它广泛存在于体内许多部位,是在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息肽。除具有经典的循环激素活性外,在哺乳动物,它还是神经递质、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在诊断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2002年7月-2010年12月间在我科行全身骨显像73例单发病灶、可疑病灶或定位不清病灶行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进一步观察病灶的核素摄取特征。结果:73例全身显像单发病灶、可疑病灶或定位不清病灶行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结合同期MRI/CT/X线和临床资料确定诊断对照,其中25例为良性病灶,48例为恶性肿瘤病灶。结论: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可以精确定位,弥补全身骨显像前后位平面显像图像信息量少的缺点,明显提高对骨病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部占位性病变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2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资料,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对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62例肺占位病变中,穿刺病理诊断56例,准确率达90.3%,并发肺出血19.34%,气胸16.13%。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微创、安全、准确、简便的获得组织病理的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