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亦称旁道折返性心动过速,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主要类型之一。房室旁道(AP)作为折返环路的组成部分,参与房室间的环状运动或折返运动是这类PSVT的主要原因。尽管体表ECG和食道调搏能提供一些重要线索,但只有借助于晚近发展起来的电生理  相似文献   
12.
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13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兵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7):1650-1651
我院2002-01始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138例(172眼),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均符合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标准,男64例(79眼),女74例(93眼),年龄4~14(平均7.7)岁。其中轻度弱视63眼,中度弱视85眼,重度弱视24眼。屈光不正性弱视99眼,屈光参差性弱视35眼,斜视性弱视38眼;中心注视139眼,旁中心注视33眼。  相似文献   
13.
正干眼症是常见的眼科疾病,更年期女性群体的发病率较高,且大部分患者迁延不愈,生活质量明显下降。随着人们对此病的重视和检查方法的不断发展,早期诊断率不断提高,人工泪液、激素替代疗法、中药、针灸及各种新兴治疗方法的应用也使治愈率不断提高。本文就目前对更年期干眼症的生理病理机制及各种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9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0例、放血组30例和综合治疗组3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球后,太阳,太冲,风池穴进行治疗;放血组采用耳尖放血疗法进行治疗;综合治疗组结合以上两种治疗方法,清晨就诊首先进行放血疗法,休息片刻后进行针刺疗法。以上治疗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后记录眼压变化。在治疗期间记录症状缓解时间。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眼压和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疗法治疗后的眼压与针刺组和放血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与放血组的眼压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放血组的症状缓解时间优于针刺组,差异显著(P0.05);综合治疗组的症状缓解时间优于放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法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疗效显著,在长期控制眼压和短期降低眼压,缓解症状方面都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和放血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男性假两性畸形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例男性假两性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及其母亲、姐姐进行相关基因分析.结果 患者为女性外观,青春期性腺发育不良,同时伴有高血压、低血钾.B超证实存在双侧隐睾;染色体为(46,XY);血、尿皮质醇水平明显降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升高;性激素水平明显降低,促性激素水平升高;血浆醛固酮水平轻度升高,肾素活性受到抑制;基因分析见CYP17第6号外显子329密码子发生纯合突变(TAC→AA),明确诊断为17α-羟化酶缺陷症(17α-OHD).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使血压、血钾恢复正常后,行双侧隐睾切除术.术后维持地塞米松治疗,血压、血钾保持正常;给予雌激素替代治疗维持女性特征.结论 对于男性假两性畸形同时伴有高血压、低血钾的患者,应警惕17α-OHD的可能.除外科手术切除隐睾外,需内科随诊,长期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良好控制血压并纠正低血钾.  相似文献   
16.
1 资 料 在飞行员的年度查体中 ,我们发现麻痹性斜视 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 ,男 ,35岁。飞行员。于 1999年 4月1日空勤保健疗养集体入院。眼科查体时主诉 :疲劳时出现复视 1年 ,休息后好转。眼科检查 :双眼远视力均为 5 .3,近视力均为 1.5。双眼前节、后节均无异常。眼位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human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conditioned media,hADSCs-CM)对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hADSCs和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取第3代细胞用于后续实验。于培养12、24、48 h收集hADSCs条件培养基作为实验组条件培养基(12 h-CM、24 h-CM、48 h-CM),无hADSCs的空白无血清低糖DMEM培养基置于培养箱内12、24、48 h作为对照组条件培养基(12 h-CC、24 h-CC、48 h-CC)。选取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s)、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s)以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NFs),分别以实验制备的培养基进行处理,每组培养基3个复孔,以CCK-8实验检测HSFs及KFs的增殖能力,以细胞划痕实验检测条件培养基处理后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周期分布、凋亡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变化情况。实验数据以Graphpad 7.0软件进行分析,多组样本均数比较应用One-Way ANOVA,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CCK-8结果显示,24 h-CM、48 h-CM处理后24 h KFs、HSFs的增殖速度较对照组开始出现明显减慢,HSFs增殖趋势也出现了类似的变化趋势,NFs无明显的增殖趋势变化;实验组条件培养基对HSFs增殖的抑制作用在48 h达到峰值:24 h-CM KFs增殖活性为1.81±0.10,24 h-CC KFs为2.36±0.05(t=4.24,P<0.001);24 h-CM HSFs增殖活性为1.52±0.10,24 h-CC HSFs为1.96±0.15(t=8.98,P=0.001);48 h-CM KFs增殖活性为1.65±0.10,48 h-CC KFs为2.57±0.10(t=26.64,P<0.001);48 h-CM HSFs增殖活性为1.29±0.20,48 h-CC HSFs为1.94±0.10(t=11.14,P<0.001);之后抑制作用渐弱。细胞划痕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4、48 h收集的hADSCs-CM处理后HSFs和KFs的迁移能力下降。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在KFs中,12 h-CM、24 h-CM、48 h-CM组细胞处于G0/G1期的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升高,而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则较对照组下降,在HSFs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现象。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各组NFs、KFs、HSFs未见明显凋亡。LDH漏出检测结果显示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hADSCs条件培养基可能通过其中含有的分泌因子抑制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迁移,但不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8.
一68岁老妇,在我科随访已逾15年.47岁时诊断为2型糖尿病、并有高脂血症和高血压;开始用二甲双胍、阿托伐他汀和氢氯噻嗪治疗,多年来病情稳定,HbA1C<7.0%,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100 mg/dl,血压<135/80 mm Hg(1 mm Hg=0.133 kPa).59岁时,尿白蛋白增至54 mg/g肌酐,加用赖诺普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结石是泌尿系常见病之一 ,近几年采用碎石疗法治疗较大结石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仍存在结石排出不净、排泄结石时间较长等缺点。自 1998年以来 ,笔者在碎石的基础上 ,加服中药排石汤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系统观察的 5 2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实验组 5 2例 ,男 38例 ,女 14例 ;年龄 18~42岁 ,平均 32岁。其中肾结石 35例 ,输尿管结石 9例 ,肾和输尿管结石 8例。结石内径最小 0 5cm ,最大 2 1cm。伴有肾积水 48例 ,血尿 2 0例 ,尿频、尿急、尿痛 2 4例。对照组 5 0例 ,男 37例 ,女 13例 ;年龄 16~ 41岁。其中肾…  相似文献   
20.
γ—谷氨酰转肽酶作为大肠腺瘤恶变倾向标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兵  于皆平 《癌症》1992,11(4):316-3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