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建立尖牙与其他牙冠宽的相关方程,探索一种准确预测未萌尖牙宽度的方法。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牙列模型118付(男性50付,女性68付),利用遗传算法(GAS法)建立尖牙与其他牙冠宽的关系方程:优化方程系数时采用的样本称为模拟样本(112付),其他作为方程检验的样本称为检验样本(6付),并比较其与逐步回归分析法的精度。结果:建立尖牙与其他牙冠宽的多元相关方程: MU=0.0511U1+0.2164U2+0.2780U4+0.0407U5+0.2853U6+0.8321①;ML=0.2998U1+0.1294U2+0.3912U4+0.0088U5+0.0791U6+0.9839②; U=0.1419U1+0.1741U2+0.3258U4+0.0412U5+0.093U6+1.7355③; FL=0.2796U1+0.3750U2+0.2968U4+0.0268U5+0.0043U6+0.6030④。GAS法与逐步回归分析法比较,模拟精度的平均误差最小(P<0.05);实际预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男性的绝对误差平均值GAS法小于逐步回归分析法。结论:利用此方程预测未萌尖牙的冠宽,其精度优于逐步回归分析法,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2.
部队在校学员与基层士兵掌握艾滋病知识情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部队在校学员和基层士兵掌握艾滋病知识的情况,为制定部队在校学员和基层士兵的艾滋病教育、训练内容和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于2001年8月~9月采用现场试卷问答、专题讲课的方法,对224名在校学员和194名基层士兵进行了艾滋病知识的考核调查。结果(1)对艾滋病基础知识的认识,如性传播、经血传播、垂直传播等主要传播途径和采用安全套进行预防等知识学握的较好,分别为 94.0%以上、85.7%以上。有80%以上的受试人员能选准六种以上高危人群;(2)有73.0%的人员认为应同情和关心艾滋病病人,70%~95%的人员能够选择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行为,有31.7%的学员、45.4%的战士不敢肯定自己不得艾滋病;(3)对艾滋病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员组明显高于战士组,P<0.005,战士组经授课后正确率明显高于学员组,P<0.001。结论 通过多种形式的专题教育,可使广大指战员的艾滋病知识有较大的提高,增大宣传教育的范围和力度是预防艾滋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3.
我国重要自然疫源地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我国重要自然疫源地地理信息系统。方法:系统地收集我国存在的各种自然疫源地及其相关因素的资料,整理分析后建立数据库。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Info为平台,构建自然疫源地地理信息系统,将建立的数据库与中国电子地图相连接,并实现用户对信息管理、分析、操作、显示等方面的要求。结果:建立的我国重要自然疫源地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地图管理、信息维护、检索查询、数据分析、专题地图、辅助决策等功能,汇集了我国22种重要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疫源地类型、分布、发病情况、流行特征、防治对策、主要宿主媒介的分布以及与疫源地有关的地理、气象、土地利用和人口等方面的数据,可以按不同的地理范围,从地区、病种、宿主媒介分别查询和显示疫源地相关信息,将结果以文字、表格、图形(包括统计图和专题地图)不同方式显示出来,可对疫源地的分布、发病情况与相关的地理环境因素制作专题地图并进行叠加分析。结论:本系统的建立为我国自然疫源地的管理、研究和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4.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与控烟运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吸烟不仅严重危害吸烟者的健康,还严重污染环境,危及周围不吸烟的人群,特别是妇女和儿童。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因吸烟引发疾病的死亡人数达300万,即每10秒钟就有1人死于吸烟导致的疾病。美国1979年在“吸烟与健康”报告中将吸烟对健康的危害作了如下概括:(1)吸烟者的总死亡比不吸烟者高70%;(2)30岁起每日吸40支烟者比不吸烟者少活8~9年;(3)15岁开始吸烟比25岁开始吸烟,不但死亡年龄提前,死亡人数也增加;(4)吸低焦油、低尼古丁卷烟的比吸高焦油、高尼古丁的死亡低50%;(5)吸烟者戒烟后的死亡比,随着戒烟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戒烟15年后同不吸烟者接近;(6)吸卷烟者死亡比例最高,吸雪茄、烟斗者的死亡比例,比吸卷烟者低,但比不吸烟者高。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从60年代起就开展了反对吸烟运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也于近年来采取了多种措施控制吸烟,但工作起步较晚,1979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由4部委联合发出的“关于宣传吸烟有害与控烟的通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今后的控烟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的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25.
正畸牙齿复发后牙周组织改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实验性大鼠牙齿移动后复发的基本规律,并探讨BMP-2、RANKL和OPG在复发前后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Wistar大白鼠10只,建立正畸牙齿移动的动物模型(双侧),加力21d时去除加力装置,在大鼠去除加力装置时及其后每周(连续4周),取模型,测量复发距离。4周后,取组织块,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结果:第一磨牙复发移动的程度以第1周最多,2、3周程度缓慢,第4周几乎完全复发。复发4周时,BMP-2、OPG、RANKL的表达,压力区和张力区均明显低于加力21d时(P〈0.01和P〈0.05);OPG/RANKL比值仍小于1。结论:加力装置去除后的第1周是牙齿复发移动的最活跃期。BMP-2、OPG、RANKL仍然参与复发能量作用下的骨改建,OPG/RANKL途径可能在复发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对破骨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的影响,为研究IL-17在正畸力致牙根吸收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 培养小鼠单核/巨噬系细胞RAW264.7,将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梯度浓度0.1、1.0、10.0和100.0μg·L-1IL-17,作为0.1、1.0、10.0和100.0μg·L-1IL-17组,对照组细胞培养液中不加入IL-17。对各组RAW264.7细胞进行破骨细胞诱导,诱导第5天时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鉴定破骨细胞诱导成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破骨细胞诱导第5天时各组RAW264.7细胞培养液中MMP-9表达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破骨细胞诱导第5天时各组RAW264.7细胞培养液中MMP-9mRNA表达水平。结果: TRAP染色,RAW264.7细胞诱导第5天时可见TRAP染色阳性细胞,体积大,多核(细胞核≥3个)。ELISA和PT-PCR法检测,经破骨细胞诱导第5天时,与对照组比较,1.0、10.0和100.0μg·L-1IL-17组RAW264.7细胞培养液中MMP-9和MMP-9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1.0μg·L-1IL-17组比较;10.0和100.0μg·L-1IL-17组RAW264.7细胞培养液中MMP-9和MMP-9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10.0μg·L-1IL-17组比较,100μg·L-1IL-17组RAW264.7细胞培养液中MMP-9和MMP-9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 IL-17可以促进破骨细胞中MMP-9表达,且其促进作用随着IL-17浓度的升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27.
1临床资料 患者,男,20岁.因牙齿替换障碍影响美观,要求正畸.自诉家族中无此病,其母在怀孕期间曾感冒而服药(具体药名及剂量不详).查体:颜面左右对称,凹面形,两眼位于头的稍外侧,眼距较宽,内眦距离约6 cm,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前突,面下1/3较小,面部皮肤、毛发均正常.口内为混合牙列,7643ⅢⅡⅠ|ⅠⅡⅢ 34567/65 ⅣⅢ 21|12 ⅢⅣ 56,ⅡⅠ|ⅠⅡ残根,6|6/6|6开始近中,全牙弓反(牙合),下颌不能后退至对刃.腭盖高拱,双侧锁骨未触及,双肩活动度过大,脊柱四肢无畸形,智力正常.曲面断层片见21|12/43|34恒牙胚,埋伏阻生,-4|4处各存一枚多生牙,埋伏阻生,上颌前牙区多生牙2~3枚.临床诊断为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埋伏多生牙,锁骨颅骨发育不全症.  相似文献   
28.
部队干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几年全军病毒性乙型肝炎疫情持续上升,严重危害广大官兵的健康。为了解部队干部的HBV感染状况,1997年4月至1998年4月对各大军区部分单位的干部进行了一次H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了3371人的血清HBsAg、抗-HBs、抗-HBc三项指标,人群HBV总感染率为299%,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分别为39%、239%、53%。HBV感染指标与年龄、性别、地域分布等因素相关,其中HBsAg、抗-HBc阳性率有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趋势χ2检…  相似文献   
29.
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根尖部血管受轻压,牙髓代谢受到影响。然而,正畸力对牙髓的作用还没有被广泛研究。本文就牙髓对正畸力的生物学反应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0.
军队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及其预防对策探讨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根据1992~1995年全军疫情报告资料分析,病毒性肝炎的报告发病数占传染病总报告发病数的39.1%,居报告传染病首位。在各型肝炎中,甲型、乙型、非甲非乙和未分型肝炎各占37.9%、36.6%、2.6%、22.9%;男性占94.3%、女性5.7%;战士占65.9%,干部占29.3%,职工占1.7%,炊管人员占0.2%,离退休人员占1.2%。各年度肝炎的报告发病数相差不大,但一般每年1、2月份报告发病数稍低,3、4月份开始升高。病毒性肝炎已成为严重威胁部队官兵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因此部队今后应加强对病毒性肝炎的监测,强化各项预防和控制措施,开展肝炎疫苗的应用研究,不断改善基础卫生设施,以减少肝炎对部队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