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研究疾病的分布,以确定高危人群和高发地区,以及相关的危险因素^[1]。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常常难以找到合适的地图,而且只能采用手工方法或使用一些简单的软件^[2,3],很不方便,效率也不高,尤其是数据量很大时,更是难以进行。近年来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的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为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GIS已成为很多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4]。  相似文献   
12.
部队肺结核发病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部队人员肺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1∶2 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对86 个病例及153 个对照的相关资料进行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计算比值比(OR) 。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文化程度、肺结核病例接触史、卡介苗接种史及卡痕等因素的OR 值分别为2.19 、2 .03、0 .38和0 .54(P<0 .05) 。多因素分析中卡痕、肺结核病例接触史和文化程度进入了最终模型,OR值分别为0 .36 、1 .94和2 .33。结论 卡介苗接种对预防部队人员结核病有作用,肺结核病例接触史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试论部队疾病监测试点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部队疾病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及在部队开展疾病监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报告了在部分单位进行的疾病监测试点情况。通过从建立监测组织、健全登统计和疫情报告制度、统一疾病的诊断标准做起,在监测点逐步建立起6种基本资料登记册和门诊日志及住院病人登记簿,从而使资料收集和疫情报告系统得到了加强了完善。1991~1662年在试点单位重点开展了法定传染病和暴发疫情监测及传染漏报调查。实践表明,在部队开发疾病监测  相似文献   
14.
我国重要自然疫源地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新兴技术,主要用于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显示。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不同类型的资料如流行病学资料、人口资料与地理环境因素汇集在一个平台内,进行综合管理和进一步分析。本研究在对我国既往自然疫源地资料进行全面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Info为开发平台,以MapBasic为开发工具,建立了我国重要自然疫源地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我国22种重要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疫源地类型、分布、发病情况、防治对策和主要宿主媒介的分布、以及与疫源地有关的地理、气象、土地利用和人口数据,系统具有数据输入、检索查询、统计分析、输出显示等功能,可以按不同的地理范围、从地区、病种、宿主媒介分别查询和显示疫源地相关信息,将结果以直观方式显示出来,并可对疾病的分布与发生情况与地平环境因素进行叠加分析,也可将数据提取出来做进一步分析。如将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空间分布数据与有关地理环境因素进行叠加,结果显示:我国HFRS地区分布与地理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其中HFRS发病与平均海拔呈负相关,绝大部分病例分布在海拔200m以下地区,而平均海拔超过2 000m的地区基本无病例报告;不同土壤类型的地区HFRS发病也不同,HFRS主要发生在湿成土、淋溶土、钙积土等水份含量较高、适于耕种的土壤;各地气候条件对HFRS的分布有明显的影响,HFRS主要分布在平均温度0~20℃、湿度≥50%、年降水量在400~1600mm、降水天数在60~180d、蒸发量在3 000mm以下及日照低于3000h地区,而湿度≤50%、降水天数低于60d、蒸发量超过3 000mm的地区基本无病例报告,但当湿度>80%、降水量超过2 000mm、降雨天数大于180d、蒸发量低于1000mm的地区HFRS的发病率反而降低;土地利用状况及人口密度对HFRS也有明显影响,HFRS发病率与农田面积呈正相关,与草地面积及人口密度呈负相关;将有关数据提取出来,利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建立的回归模型可以较好的分析和预测HFRS疫源地的分布。因此该系统的建立对国防和经济建设以及进一步研究我国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空间分布具有十分明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法定传染病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定传染病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的比较研究韩光红,张习坦,邓兵,马静,邓瑛,向鸿,候爱国,唐士荣,王治富监测资料的接收方式可分为被动监测和主动监测。一些研究发现被动监测有很多明显的缺陷:如报告不及时、漏报率高、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等,所以有的卫生部门试图通...  相似文献   
16.
1997-2001年我国疟疾流行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掌握我国疟疾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97—2001年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疟疾发病及死亡数据、人口数据,利用Excel 5.0等软件对我国疟疾流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Maplnfo Professional 5.5软件将各省市区疟疾发病率通过行政区代码与1:1000000中国地图数据库相链接,创建疟疾发病率专题地图。结果 1997—2001年全国各省市区累计发病147605例.年均发病率为2.3941/10万,死亡220人,年均死亡率为0.0036/10万,病死率为0.15%,发病率居26种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第9位,死亡率居12~14位,病死率居12~17位不等;发病数占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总数的28.25%~32.62%.仅次于流行性出血热。地区发病率以海南居首,云南次之,其余各地区排序略有变化:时间从每年5月开始上升.7~9月达高峰,10月后开始下降。结论 疟疾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虫媒传染病。近年全国疟疾发病率虽呈下降趋势.但在局部地区,疟疾的发病情况仍然难以有效控制,海南和云南两省仍是今后我国疟疾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上颌第二磨牙不同萌出阶段对”摆”式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上颌牙列轻中度拥挤,磨牙远中关系的病例25例。根据上颌第二磨牙萌出情况分为未萌组(15例)和萌出组(10例)。采用“摆”式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磨牙。以X线头影测量分析为测定手段。结果①两组的磨牙远中移动距离无显著差异。②未萌组的上颌第一磨牙远中倾斜要大于萌出组,但未萌组的上颌第二磨牙远中倾斜要小于萌出组。③萌出组的上颌第一磨牙相对伸长较多。④上颌中切牙唇向倾斜移动量和前牙覆盖增加量在萌出组较大。结论①萌出的上颌第二磨牙对上颌磨牙远中移动无明显影响。②上颌第二磨牙萌出与否对磨牙远中倾斜有较大影响。③萌出的上颌第二磨牙造成较多支抗丧失。④上颌第二磨牙萌出者在治疗后其上颌第一磨牙伸长较多。  相似文献   
18.
OPG治疗代谢性骨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保护素或护骨素(osteoprotegerin,OPG),从1997年发现以来,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作为OPG/RANK/RANKL系统成员之一,OPG在体外抑制破骨细胞前体细胞的分化、存活、融合,阻止成熟破骨细胞的活化并引起破骨细胞凋亡。骨是动态的组织,通过破骨细胞(OC)的骨吸收和成骨细胞(OB)的骨形成的平衡与协作进行骨改建。  相似文献   
19.
20 0 1年全军疾病监测工作会议于 11月 2 0~ 2 2日在上海召开。参加会议的有部分大单位卫生部防疫处、全军各一级防疫队领导及疾病监测中心工作人员 ,部分二级防疫队以及基层医院和部队的同志共 5 0余人。会议主要内容有 :1992~ 2 0 0 0年全军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经验交流和专题报告等。会议对近 10年来全军疾病监测工作取得的成绩以及在部队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发挥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对联勤后全军疾病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同时对 2 0 0 2年全军疾病监测工作进行了部署。总后卫生部卫生防疫局李鲁滨副局长和马纯钢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明确全身给予辛伐他汀对大鼠牙齿移动后复发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促进牙齿稳定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0.9%NaCl)、低剂量组(2.5 mg·kg-1 辛伐他汀)、中剂量组(5.0 mg·kg-1 辛伐他汀)、高剂量组(10.0 mg·kg-1辛伐他汀),牵引其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持续21 d.实验组在加力装置去除前1 d开始,腹膜下注射辛伐他汀,阴性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4周.分别在加力装置去除时及其后1、4周,测量上颌第一、第二磨牙间距离.取上颌第一磨牙及其牙周组织行组织学切片,HE染色及骨形成蛋白2(BMP-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进行图像分析和统计.结果 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牙齿移动复发距离均小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剂量越小复发程度越小,低剂量组复发率最低(1、4周的复发率分别为26.81%、53.38%);②牙周组织中BMP-2表达量,低、中、高剂量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剂量组灰度积分增高最明显(P<0.001);牙周组织中BMP-2表达,张力区略高于压力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正畸牙齿移动后复发的过程中,辛伐他汀能有效抑制实验性牙移动后牙齿复发的程度,低剂量的辛伐他汀效果最明显.其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牙周组织中BMP-2蛋白的表达,加速成骨细胞活动,促进骨形成,促进移动后的牙齿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