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6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氟化钠(NaF)对成骨样细胞大鼠骨肉瘤(UMR-106)细胞增殖活性及主要成骨活性标志物碱性磷酸酶(ALP)活力和骨钙素(BGP)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UMR-106细胞分别暴露于含终浓度为0(对照)、5×10、10~2、5×10~2、1×10~3、5×10~3、1×10~4、2×10~4、4×10~4、8×10~4μmol/L NaF的DMEM培养液中孵育24、48 h,采用CCK-8检测细胞活性。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UMR-106细胞分别暴露于含终浓度为0(对照)、1×10~3、2×10~3、4×10~3μmol/L NaF的DMEM培养液(不含FBS)继续培养12、24、48 h,测定细胞培养液和细胞ALP的活力及细胞中BGP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10~3~8×10~4μmol/L NaF染毒24 h和5×10~8×10~4μmol/L NaF染毒48 h时大鼠UMR-106细胞的存活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10、1×10~3、5×10~3、1×10~4、2×10~4μmol/L NaF染毒48 h时大鼠UMR-106细胞的存活率均低于染毒24 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浓度NaF染毒组UMR-106细胞培养液和细胞中ALP活力均较对照组高,除1×10~3μmol/L NaF染毒24 h的细胞培养液和1×103μmol/L NaF染毒48 h的细胞内ALP活力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NaF染毒浓度的升高,UMR-106细胞培养液和细胞中ALP活力均呈上升趋势;随着NaF染毒时间的延长,细胞培养液中ALP的活力呈上升趋势,而细胞中ALP的活力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2×103、4×103μmol/L NaF染毒组UMR-106细胞的BGP mRNA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NaF染毒浓度的升高,UMR-106细胞BGP mRNA的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随着NaF染毒时间的延长,UMR-106细胞BGP mRNA的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结论在本实验浓度下,NaF对UMR-106细胞的增殖呈抑制作用,但可促进其成骨活性标志物ALP活力及BGP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72.
大黄素体外逆转口腔鳞癌耐药细胞株KBV200的机制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大黄素(EM)体外逆转口腔鳞癌耐药细胞株KBV200的机制。方法用MTT法测定EM对KBV200细胞的逆转作用及量效关系。Western blot法、免疫细胞化学法分别检测单用长春新碱(VCR)和EM联合VCR处理KBV200后,细胞中耐药相关蛋白P-gp、肺耐药相关蛋白(LRP)的量,GST-π、TOPO-Ⅱ的活性,以及肿瘤细胞凋亡蛋白P53、Bcl-2/Bax比值的变化。结果0.7、1.0和1.4μg/ml的EM及5.0μg/ml维拉帕米(VRP)分别联合VCR对KBV200的逆转倍数依次为1.44、2.87、1.76和1.83倍。与单用VCR组相比,EM联合VCR组上调P53的表达(P〈0.01),增强TOPO-Ⅱ的活性(P〈0.01),下调P-gp的表达(P〈0.01);下调LRP的表达量及Bcl-2/Bax比值(P〈0.01)。结论EM有逆转人口腔鳞癌细胞KBV200多药耐药性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肿瘤细胞内药物的累积量,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分析广西乙脑流行趋势和特征,掌握其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回顾性统计广西全区1960-2010年乙脑疫情资料.结果 1960-2010年全区共发生乙脑65 384例,死亡11 875例,年均发病率为3.38/10万,年均死亡率为0.61/10万,病死率为18.16%;发病流行以1960年代和1970年代为重,年均发病率分别为8.59/10万和9.24/10万,20世纪70年代以后广西开始持续推广使用乙脑疫苗,包括流行季节前突击接种和纳入免疫规划管理,1980-2000年代的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75/10万,1.34/10万,0.44/10万;全区所有县和市辖区都有病例发生,但病例主要集中于桂西北、桂南和桂东地区,这些地区为乙脑的高发区;发病主要集中于5-9月份;患者以0~14岁农村散居儿童为主.结论 广西乙脑发病流行呈下降趋势,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发病主要集中在低年龄儿童;经过持续多年的乙脑疫苗突击接种和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广西乙脑防控已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74.
韦艳  张海英  梁钢 《天津医药》2012,40(10):1022-1025
摘 要 目的: 通过定量PCR芯片技术在基因转录水平上探讨槲皮素逆转人肝癌多药耐药( multi drug resistance, MDR)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Bel-7402及其耐5-氟尿嘧啶细胞Bel-FU, MTT法测定槲皮素的体外细胞毒性及浓度依赖的逆转耐药作用。定量PCR芯片检测BEL-7402细胞及Bel-FU细胞之间的差异基因,以及槲皮素作用于Bel-FU细胞前后的基因表达差异,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中mdr1、H-ras基因以及P-gp蛋白的表达变化以验证基因芯片分析的结果。结果: 槲皮素对Bel-7402、Bel-FU细胞的IC10分别为59.2、58.2μM, IC50分别为226.7、193.9μM。16.5、33.0、49.5 μM 的槲皮素对Bel-FU 的耐药逆转倍数分别为1.14、1.68、2.38倍;与Bel-7402比较, Bel-FU细胞中的基因H-ras、Bcl-2、PDGFA、MDR1、BCRP表达上调(P<0.05)表达上调。经槲皮素作用后,耐药细胞中基因H-ras、EGFR、FGF、VEGFA、PDGFA、MDR1、Erk1表达下调。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blot证实了槲皮素可下调MDR1、H-ras基因以及P-gp蛋白在耐药细胞中高表达,与芯片检测到的基因水平变化一致。结论:槲皮素可逆转耐药细胞中耐药差异基因的高表达量,从而逆转人肝癌细胞的多药耐药性。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比较生理盐水和肝素盐水两种封管液对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大鼠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肝素盐水组各20只,通过构建中心静脉置管大鼠模型,模拟临床输液,每日分别予生理盐水和肝素盐水封管液进行导管维护,分别于第1、4、7、10、14天取材,观察大鼠血栓形成情况。 结果 导管留置期间,生理盐水组和肝素盐水组各有1只大鼠导管脱出,生理盐水组未发生堵管,其成栓率73.68%;肝素盐水组2例堵管,其成栓率78.95%。两组堵管率和成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显微镜下观察显示,血栓形成早期肝素盐水组严重程度低于生理盐水组,但后期生理盐水组轻于肝素盐水组。 结论 生理盐水和肝素盐水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效果无显著差异,但综合来看生理盐水要相对优于肝素盐水。  相似文献   
76.
韦艳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4):120-121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8例。结果观察组室早数、短阵室速数、PR间期、QRS波时限、QTc间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手法按摩、多功能治疗仪康复刺激对小儿脑瘫的康复效果。方法:对200例患儿的康复训练在第1疗程(新生儿)采用营养脑细胞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第2-10疗程加用手法按摩、多功能治疗仪康复刺激训练。结果:200例患儿完全治愈198例,另外2例留有肢体瘫痪、脑积水后遗症,其中1例智力低下。治愈率为99%。结论:本训练法不仅可显著提高具有脑瘫高危因素患儿的治愈率和有效率,而且明显地减少致残率、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需行冠脉介入治疗的绝经期前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1999年11月至2009年11月有典型缺血症状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均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未绝经48例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在所有48例患者中,平均年龄(42±7)岁,其中14例(29%)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7例(15%)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27例(56%)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中有糖尿病家族史21例(44%),高血压家族史24例(50%),高脂血症家族史12例(25%).有糖尿病史20例(42%),高血压病史30例(63%),高脂血症史28例(58%),早期家族冠心病史34例(71%),吸烟4例(8%),肥胖患者22例(46%),代谢综合征20例(42%),无饮酒患者.48例患者中,40例(83%)同时具有2个或2个以上的心血管危险因素,7例(15%)具有1个心血管危险因素,1例(2%)患者不伴任何明确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显示:单支病变的39例(81%),双支病变8例(17%),3支病变1例(2%).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冠脉介入治疗(PCI),无一例患者行冠脉旁路搭桥手术(CABG).结论 绝经期前的中青年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常同时具有多种冠心病危险因素,主要危险因素为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早期冠心病家族史,临床症状典型,发病前多有明显诱因,冠状动脉病变多相对简单,PCI成功率高,安全有效,并发症低,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9.
[目的]了解黔南州水族宫颈疾病妇女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现状,为对HPV防治提供流行病学数据。[方法]采用最新的HPV检测技术——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对1859例来自黔南州水族宫颈疾病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检测及基因分型,分析HPV在黔南州水族宫颈疾病妇女感染率以及高危型HPV(HR-HPV)感染率,研究不同HPV亚型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宫颈疾病患者HPV感染率为68.26%,重叠感染率为30.28%,在30~34岁组及40~49岁组出现两次感染高峰;HR-HPV感染率42.44%;HR-HPV亚型感染率排名分别是HPV16、33、58、52、31;以30~34岁组感染率为最高;宫颈炎症以HPV16、58、53为主,宫颈不典型增生以HPV16、33、58为主,宫颈癌以HPV16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吸烟、性伴侣数≥2个、初次性生活年龄≤18和孕次≥2次是水族妇女宫颈疾病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PV在黔南州水族宫颈疾病妇女生殖道有较高的感染率及重叠感染率,不同宫颈疾病优势型别不同,故HPV感染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加强常规检测HPV,以早期发现感染,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80.
本实验拟观察染尘巨噬细胞上清液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各亚型(HSP70-1、HSP70-2,HSP70-hom)诱导表达的时间-效应关系。采用大鼠巨噬细胞(AMs)和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组成体外模型,以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二氧化硅粉尘处理AMs培养上清液刺激HELF细胞分别在0、2、8、12、16、24h等多个时段HSP70各亚型表达的情况。同时用二氧化钛作为阴性对照,以不用粉尘处理的AM培养上清液作为正常对照。结果HSP70-1、HSP70-2、HSP70-hom基因表达与培养时间呈现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HSP70可能参与了矽肺发生的氧化应激机制,且具有不同的诱导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