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91篇 |
免费 | 219篇 |
国内免费 | 9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2篇 |
儿科学 | 57篇 |
妇产科学 | 9篇 |
基础医学 | 113篇 |
口腔科学 | 47篇 |
临床医学 | 299篇 |
内科学 | 137篇 |
皮肤病学 | 12篇 |
神经病学 | 33篇 |
特种医学 | 48篇 |
外科学 | 125篇 |
综合类 | 580篇 |
预防医学 | 313篇 |
眼科学 | 47篇 |
药学 | 233篇 |
10篇 | |
中国医学 | 335篇 |
肿瘤学 | 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0篇 |
2023年 | 218篇 |
2022年 | 197篇 |
2021年 | 225篇 |
2020年 | 152篇 |
2019年 | 141篇 |
2018年 | 97篇 |
2017年 | 63篇 |
2016年 | 84篇 |
2015年 | 73篇 |
2014年 | 144篇 |
2013年 | 99篇 |
2012年 | 102篇 |
2011年 | 101篇 |
2010年 | 77篇 |
2009年 | 68篇 |
2008年 | 66篇 |
2007年 | 52篇 |
2006年 | 54篇 |
2005年 | 57篇 |
2004年 | 42篇 |
2003年 | 51篇 |
2002年 | 39篇 |
2001年 | 33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6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片、丙戊酸镁缓释片与德巴金缓释片在药效、时效、副反应方面的差异。方法利用大鼠抗电刺激皮层惊厥阈值模型,观察三种药物组及假阳性对照组单次及重复给药后大鼠惊厥阈值动态变化趋势,连续给药一个月后取其肝肾做病理学检查。并监测人单次口服三种药物后体内血药浓度变化趋势。结果对照组24h内惊厥阈值稳定在860±40μA,丙戊酸镁单次给药后1~2h达药效高峰,大鼠惊厥阈值升高至1100μA,较其它三组明显升高(P<0.05),给药后3h其药效开始下降,至12h其惊厥阈值下降至950μA。丙戊酸镁缓释片及德巴金给药后7h左右达峰,惊厥阈值分别升高至1085μA及1000μ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给药后12h两组惊厥阈值均保持在1023μA左右。三种药物药效变化趋势与人体单次服药后体内血药浓度变化相吻合。重复给药过程中丙戊酸镁组的惊厥阈值的峰谷平均差值为120~150μA,是丙戊酸镁缓释片和德巴金峰谷差值的2倍和2.5倍。重复给药10次后,丙戊酸镁缓释片组惊厥阈值较给药前升高430μA,德巴金缓释片组升高230μA。连续给药一个月后,三者肝肾损害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丙戊酸镁片起效快、持续时间短,波动大。丙戊酸镁缓释片起效慢,作用力维持时间比丙戊酸镁片长。德巴金吸收较好,药效更平稳,但长时程的抗惊厥效果不如丙戊酸镁缓释片显著。 相似文献
972.
雌激素β受体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雌激素β受体(ER-β)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30只ER-β基因敲除(βERKOK)小鼠及22只同源未敲除(βER)小鼠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将两种小鼠各分为3组:保留卵巢组(βERKO10只、βER 8只)、切除卵巢组(βERKO 10只、βER 7只)、切除卵巢+雌激素组(βERKO 10只、βER 7只).术后2周分别取m两种小鼠的子宫内膜异位灶,检测其重量、组织形态、MMP-9的蛋白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术后2周保留卵巢组移植物重量明显高于术前(P<0.05),切除卵巢+雌激素组手术前后移植物重量无明显差异(P>0.05),而切除卵巢组术后移植物重量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βERKO与βER两种小鼠间移植物重量无明显差异(P>0.05).βERKO与βER两种小鼠异位病灶的组织形态及各部位的MMP-9表达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ER-β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形成影响微弱. 相似文献
973.
术后谵妄是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0月手术治疗老年BPH患者150例,其中22例(14.7%)术后出现谵妄,现对患者的临床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74.
正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rcinoma,PLGC)演变为胃癌,常持续多年,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浅表性胃炎-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的发病模式已得到广泛认同[1]。目前,胃癌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且缺乏典型症状,即使早期发现也需进行胃大部切除根治术,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PLGC的防治已成为胃癌二级预防的重要内容[2]。目前,西医治 相似文献
975.
袁士良以“清化立论”实践于临床,“清”意指清平、不乱,临证指轻清去实,务必和缓,力求平衡,不仅体现在临证用药的轻、清、效、廉,在饮食调养、养生方法中也实践贯彻;“化”乃核心,根据地方区域特点和疾病谱特点,指化“湿、痰、气、血(瘀滞)”。临床审证求因,圆机活法,认为杂病多痰热,活用温胆汤;肝病多湿热,自拟肝病I号方;兼夹病体,苦辛清化并用;脂浊致病,自拟降脂合剂;清化为宗,养生祛病延年。 相似文献
976.
目的了解南京、西安两市酒后驾驶干预工作开展情况和能力现状。方法采用定性访谈和定量问卷调查相结合方法,针对公安交管部门和酒后驾驶干预相关部门负责人、出租车和私家车驾驶员进行调查。结果两市根据国家和本市统一部署开展了一系列酒后驾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随机呼气检测和禁止酒后驾驶宣传等。然而,两市均未系统参与和开展过酒后驾驶干预项目工作,未建立行之有效的酒后驾驶干预多部门合作机制;项目实施计划制定和监测与评价方面的意识较弱,能力不足;在行动实施领域方面存在活动单一,活动方式和内容选择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只有1~2人了解酒后驾驶界定标准或处罚措施、大都认为随机呼气检测次数略少或宣传次数不够等来自驾驶员的调查结果表明了这一点。结论通过培训和实践,开展酒后驾驶干预能力建设,提高相关人员的计划、实施和评价能力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977.
内镜下切除术是目前早期食管癌的一线治疗手段, 而食管狭窄是其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近年来, 术后狭窄的防治方法不断被开发、创新和优化, 主要有物理扩张、糖皮质激素、自体组织移植、抗炎或抗纤维化药物和再生医学等方法, 但其中多数仍在探索和研究阶段, 尚未形成统一的治疗标准。本文通过文献检索, 对相关防治技术及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 相似文献
978.
目的 分析泌尿外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医院感染诊疗及抗菌药物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泌尿外科收治的1364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引起泌尿科感染的病原菌类型分布及药敏率.结果 送检标本142份,检出病原菌86株,检出率为60.6%;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0株占69.77%,革兰阳性球菌21株占24.42%,真菌5株占5.81%;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氨苄西林耐药率高,分别为100.00%、92.86%,表皮葡萄球菌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高,为75.00%,溶血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红霉素耐药率高,均达100.00%.结论 导致泌尿外科感染的病原菌仍以常见条件病原菌为主,具有一定耐药性,临床医师在诊疗操作时应规范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79.
980.
目的 分析和总结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诊断和治疗进展.方法 本文拟通过检索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文献,汇总、归纳,探讨和分析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损伤机制、辅助检查和诊断、分型与治疗、内固定物进展等方面.结果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其中,胫骨平台后柱骨折在损伤机制和诊断治疗上,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平台骨折.后柱骨折主要累及胫骨内、外侧髁的后三分之一.传统分型方法不能准确分型,临床易漏诊.手术入路主要采用后侧入路(后正中入路、后外侧入路、后内侧入路),临床应用应掌握各入路指征,目前尚缺乏被广泛接受的胫骨平台后柱内固定材料.结论 胫骨平台后柱骨折在分型、手术入路、内固定材料选择上仍有争议,尤其是研制出符合胫骨平台后侧解剖学形态的内固定物是目前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急切需求,制定手术方案、选择手术入路及内固定的选择上,应正确判断膝关节韧带和半月板损伤情况,充分考虑不同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各病例间不同的损伤机制、骨折类型及移位程度、软组织损伤情况.患者全身情况不同,制定的手术方案也不尽相同,以争取最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