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目的探讨HBsAg阳性者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发病情况和二级预防作用,为促进HBV感染者进行肝癌早诊早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分层抽样方法对广西隆安县12个乡镇30—55岁农村居民抽样,采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HBsAg及HBsAg阳性者甲胎蛋白(AFP),选取3007名HBsAg阳性、AFP阴性者进入研究队列,每半年对研究对象进行HBV血清学标志物、谷丙转氨酶(ALT)、AFP检测和肝脏B超检查及肝癌随访,连续三年。结果共随访8826.0人年,肝癌平均发病率为691.14/10万人年,男性高于女性并且随年龄增大而升高。AFP平均阳性率为2.18%,ALT平均异常率为22.80%,其中ALT〉100U占20.95%。B超平均异常率为34.67%,以肝内光点增粗为主,占异常人次的35.78%。AFP阳性率及B超异常率随ALT水平升高而增加。AFP和,或B超体检初步诊断肝癌的符合率为88.46%。结论肝癌高危人群HBsAg阳性者,特别是ALT、B超异常且AFP阳性者,加强肝癌的预防及早诊早治,对防治肝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已接种3剂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7-Valent Pe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PCV7)的健康中国儿童,使用PCV,进行加强免疫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488名中国婴儿在3、4、5月龄接种3剂PCV,后,于12~15月龄时用PCV,加强免疫,接种3剂PCV,的婴儿分为与白喉-破伤风-无细胞百日咳联合疫苗分开接种(第1组)或同时接种(第2组)两组。加强免疫后,对每名受试者进行30d的随访,以观察疫苗的安全性。加强免疫前及加强免疫后30d时,从部分受试者抽取血样,以测定加强免疫的免疫原性。结果PCV,加强免疫后,第1组和第2组分别有89%和91%的受试者体温正常。其局部反应通常为轻度反应。两组受试者每种血清型接种后/接种前抗体几何平均浓度增加的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PCV,加强免疫对中国健康儿童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并能诱发加强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肝疫苗长期免疫后的HBV感染家庭聚集性状况的变化。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和横断面调查的方法,用固相放射免疫法(SPRIA)检测乙肝两对半,结果与历史资料比较。结果(1)检测样本4 686份,平均HBsAg阳性率为7.5%;完整家庭82户,其中HBsAg阴性的家庭占76.8%;1户1例阳性的占20.7%,1户2例阳性的只占2.4%,与1981年比较显著下降。(2)母子672对,HBsAg母子匹配阳性占5.2%;1981年的调查母子匹配阳性率为57.2%;本次调查母子匹配HBV感染率为31.3%,1981年的调查母子匹配HBV感染率为96.4%;(3)祖辈母亲与父辈母亲的HBV感染率无差异,但祖辈子代感染率为80.8%,父辈子代为15.9%。结论在乙肝疫苗长期普种地区的家庭成员的HBV感染率显著下降,HBV家庭聚集状况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4.
陈竞  韦少超 《微创医学》2006,25(1):23-24
我所2005年9月7日至13日会同隆安县卫生防疫站及当地卫生院对隆安县丁当镇初级中学、中心幼儿园局部暴发细菌性痢疾事件进行调查处理.从9月13日出现最后1例新病例进行一个细菌性痢疾最长潜伏期(7 d)的医学观察,无新发病例出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隆安县HBsAg携带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情况,以便采取相应防治对策。方法随机抽取隆安县12个乡镇30~50岁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2 755人,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结果在2 755份HBsAg阳性血清中检出抗-HCV阳性13份,HBsAg携带者重叠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阳性率为0.47%,HBsAg阳性组及HBV、HCV重叠感染组e系统无显著性差异。既往病毒性肝炎史对丙肝感染无影响,有输血史的丙肝感染率显著高于无输血史者。结论该县HBsAg携带者中存在少数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输血史是丙肝感染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及原因。方法:对发热、腹泻病人进行了个案调查、采样和疫点环境卫生学调查,将现场调查资料和实验室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发病199例,以学生病例为主,总发病率为24.94%。男生罹患率(31.81%)明显高于女生(20.33%)(P<0.01>)。表现为水型传播的流行特征,但中学与幼儿园不同。结论:加强学校水源管理,改善学生卫生习惯是防止细菌性痢疾的关键措施,同时对诊断标准的运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隆安县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HBV前S基因缺失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肝癌高发区隆安县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流行情况。方法HBV表面抗原(HBsAg)无症状携带者从我们隆安县研究队列中选择,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对研究对象血清HBV前S基因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在66例标本中9例出现前S基因缺失突变,占13.6%(9/66)。9例缺失突变均为框内突变,其中7例突变发生在或涉及前S2区的5'末端。男6例、女3例出现前S基因缺失突变,但男女间突变率(12.0%,6/50与18.8%,3/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9,P〉0.10);前S基因缺失突变率在基因型B、基因型C和重组基因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95)。结论肝癌高发区隆安县居民HBV无症状携带者前S基因缺失突变率较高,这种突变与肝癌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后20年,人群乙肝病毒(HBV)流行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以家庭为单位对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5个村的整体人群进行调查,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HBV标志物[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并与1985年、1995年的历史资料进行比较。结果(1)0~19岁人群的HBV流行率较≥20岁人群显著下降;0~19岁人群中乙肝疫苗免疫组的HBV流行率显著低于未免疫组和免疫史不详组;(2)乙肝疫苗首针在出生后<24h内接种的人群其HBsAg阳性率为0.9%,显著低于1~6d接种者(2.8%)和≥7d接种者(2.8%);(3)1985年0~19岁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16.6%,HBV流行率为57.0%;1995年的分别为7.2%和24.0%;2005年的分别为2.4%和9.8%;每隔10年呈现显著下降。结论乙肝疫苗免疫取得良好效果,首针及时接种率高的人群HBV流行率低于未及时接种人群,乙肝疫苗长期免疫地区免疫人群的HBV流行率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长期免疫接种后整体人群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结合横断面调查方法,共收集资料完整的调查对象4686名,采集静脉血并分离血清,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HBV感染标志。结果整体人群平均HBsAg阳性率为7.5%,抗-HBs为44.5%,抗-HBc为47.8%;0~19岁人群HBsAg和抗-HBc阳性率较≥20岁人群显著下降。乙肝疫苗免疫组的HBsAg阳性率为2.8%,抗-HBc阳性率为12.0%,HBV感染率为12.5%,未免疫组分别为10.2%、69.8%和71.2%。男性平均HBsAg阳性率比女性高,抗-HBc和抗-HBs阳性率男女性别间无差异。0~19岁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2.4%,而20~30岁人群阳性率达到13.6%~17.7%,到60岁开始下降;0~19岁人群的抗-HBs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明显下降,≥20岁人群的抗-HBs、抗-HBc阳性率均随着年龄增长而呈升高趋势。结论长期开展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使人群HBV流行状况发生变化,感染高峰年龄段后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