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国21县(市)3~6岁儿童贫血与体格发育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贫血与体格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数据来源于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2000年对河北、江苏和浙江3省21个县市3~6岁儿童所作的随访研究和相关围产保健监测资料。按儿童血红蛋白水平分为正常组、轻度贫血组、中重度贫血组,分别比较各组的身高、体重、BMI、年龄别身高Z评分、年龄别体重Z评分,以及生长迟缓率和体重低下率。结果各年龄段贫血儿童的身高、体重均值显著低于正常组。3~、4~、5~、6~7岁各年龄组轻度贫血男童比正常男童平均身高分别小0.65、0.69、0.94、1.42cm,平均体重分别少0.22、0.18、0.38、0.63kg;而各年龄组轻度贫血女童比正常女童平均身高分别低0.93、0.74、0.88、1.71cm,平均体重分别少0.29、0.22、0.35、0.78kg,以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调整儿童出生体重、城乡地区、母亲身高、母亲初次孕检BMI、母亲文化程度、母亲职业后,轻度贫血儿童发生生长迟缓的危险是非贫血儿童的1.37倍(OR=1.37),而发生体重低下的危险是非贫血儿童的1.32倍(OR=1.32)。结论儿童贫血与体格发育密切相关,应在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同时防治儿童贫血。  相似文献   
62.
目的:阐明两类酸性粘蛋白糖链抗原在肠型胃癌自然史各阶段的表达规律,为肠型胃癌自然史研究提供参考指标。方法:用唾液酸化粘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5E2,6C10和硫酸化粘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AH5进行高发区胃癌和癌前疾病组织的LSAB法免疫组化染色。结果:mcAb5E2和McAb6C10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织与腺泡上皮细胞胞浆内容物反应,在肠化生,异型增生组织与杯状细胞空泡反应,在胃癌组织与癌细胞胞浆反应,McAbAH5在慢性浅表性胃炎,肠化生组织与间质组织反应,在异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与腺上皮细胞胞浆反应,McAb5E2在怕型胃癌自然史各阶段组织检测的阳性率;慢性浅表性胃炎组为40.0%,重度肠上皮化生组为63.0%,早期胃癌组为16.7%,进展期胃癌为42.0%,McAb6C10的阳性率为5E2类似,McAbAH5在异型增生组阳性率为9.8%,早期胃癌组为83.3%,进展期胃癌组为84.0%,结论:两类粘蛋白的三株单克隆抗体可以反映出肠型胃癌自然史中从肠上皮化生到癌,唾液酸化粘蛋白的表达逐渐下降,而硫酸化粘蛋白抗原的表达逐渐上升的表达规律,这三株抗体可以做为肠型胃癌自然只研究的新工具。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 分析江苏和浙江省15县(市)3~6岁农村儿童体格发育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数据来源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生育健康研究所2000年对江苏和浙江省15县(市)183 295名3~6岁农村儿童随访研究和相关围产保健监测资料.采用WHO标准对儿童体格发育进行评价,结合儿童母亲的围产期健康资料和儿童出生资料分析儿童体格发育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江苏和浙江省农村3~6岁儿童的平均生长迟缓率为7.95%,体重低下率为1.55%.儿童性别、出生体重、是否早产、儿童母亲身高、母亲初次孕检BMI、母亲文化程度、母亲职业与儿童体格发育不良明显相关.出生体重对儿童体重影响最大.出生体重<2500、≥2500 g儿童的体重低下率分别为7.77%、1.46%.低出生体重儿童发生体重低下的OR值为3.68(95%CI:3.11~4.37).母亲身高对儿童身高影响最大,母亲身高<155、155~160、160~165、≥165 cm的儿童生长迟缓率分别为13.01%、8.76%、6.21%、4.14%.与母亲身高≥165 cm的儿童相比,母亲身高<155cm的儿童发生生长迟缓的OR值为3.08(95%CI:2.82~3.37).结论 出生体重和母亲身高是儿童体格发育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促进儿童体格发育应提高围产保健服务水平,改善孕妇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65.
目的 了解中国北方农村地区孕晚期妇女及其新生儿的血浆叶酸水平,并评价两者的关联性.方法 2009年5-6月在河北省元氏和乐亭县募集孕妇并观察至分娩.募集时收集一般资料,临产前采集孕妇静脉血,分娩时采集新生儿脐带血,获得资料完整的孕妇与新生儿437对.采用微生物法检测血浆叶酸.孕妇血浆叶酸缺乏定义为血浆叶酸<6.8 nmol/L,低于脐带血血浆叶酸水平第10百分位数者定义为新生儿叶酸相对缺乏.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血浆叶酸水平,x2检验比较血浆叶酸缺乏率;采用logistic回归估计孕妇血浆叶酸缺乏与否与新生儿血浆叶酸相对缺乏的发生风险,进一步按孕妇血浆叶酸水平的五分位数分5组,采用线性回归探讨孕妇与新生儿两者的血浆叶酸水平是否存在剂量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描述新生儿和孕妇血浆叶酸水平的比值和孕妇血浆叶酸水平的关系.结果 孕晚期妇女血浆叶酸平均水平为8.0(95%CI:7.6~8.5)nmol/L,缺乏率为29.3%;新生儿血浆叶酸平均水平为24.0(95%CI:23.1 ~25.0) nmol/L,缺乏率为0.9%.新生儿血浆叶酸水平是孕妇的3.0倍(t=32.519,P<0.01);新生儿血浆叶酸缺乏率远低于孕妇(x2=137.2,P<0.01).调整年龄、体重指数、地区、职业和文化程度后,孕妇血浆叶酸缺乏组的新生儿叶酸相对缺乏的发生风险是正常组的1.96(95%CI:1.02 ~ 3.80)倍;新生儿血浆叶酸水平随孕妇血浆叶酸水平的升高而上升(趋势检验P<0.05).新生儿和孕妇血浆叶酸水平的比值与孕妇血浆叶酸水平呈负相关(r=-0.810,P<0.001).结论 中国北方农村新生儿叶酸营养状况远好于孕晚期妇女;孕晚期妇女与新生儿血浆叶酸水平间存在剂量梯度关系;胎盘对叶酸的主动转运能力随着孕妇血浆叶酸水平的降低而增加.  相似文献   
66.
中国10县市1993-2005年围产儿死亡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国10县市围产儿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及时间变化趋势。方法数据来自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的围产保健监测数据库;研究对象为10个县市单胎妊娠满20周的围产儿532454人,计算围产儿死亡率,描述其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趋势。结果中国10县市1993-2005年围产儿平均死亡率为7.7‰(4118/532454);北方农村、南方农村、南方城市围产儿死亡率依次降低,分别为11.7‰(610/532454),7.6‰(3006/532454),5.9‰(502/532454),不同地区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2,P<0.005);1993-2005年围产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趋势检验χ2=911.364,P<0.005)。结论1993-2005年10县市围产儿死亡率逐年下降,不同地区、季节及人群的围产儿死亡率有差异;应提高农村地区孕产妇保健水平和保健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究妇女围受孕期服用微量营养增补剂对孕早期血清维生素E(vitamin E,Vit.E)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的孕期保健和医院信息系统中22 171位分娩妇女的孕期保健及血液检查数据为基础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以围受孕期服用营养增补剂[单纯叶酸(folic acid,FA)或复方微量营养增补剂(multiple micronutrients,MM)]情况为自变量,孕早期血清Vit.E浓度和血清Vit.E浓度是否≥11.2 mg/L为结局变量,分别采用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自变量与结局变量的关系。结果: 妇女孕早期血清Vit.E浓度为5.2~24.0 mg/L,中位浓度为10.1(8.8~11.6) mg/L。服用MM的妇女孕早期血清Vit.E过量率为0.3%,未服用营养增补剂和服用单纯FA的妇女Vit.E过量率为0.1%。关于血清Vit.E浓度,服用MM的妇女比未服用营养增补剂及服用FA者高(P均 < 0.05),孕前开始服用FA或MM比孕后开始服用高(P均 < 0.05),规律服用比不规律服用高(P均 < 0.05),且服用FA和服用MM的两组妇女血清Vit.E浓度均随服用依从性提高而升高(P < 0.05)。关于孕早期血清Vit.E浓度≥11.2 mg/L的风险,服用MM的妇女风险高于未服用营养增补剂及服用单纯FA者(OR=1.36,95%CI:1.21~1.53;OR=1.39,95%CI:1.31~1.48),孕前开始服用FA或MM者比孕后开始服用高(OR=0.86,95%CI:0.77~0.96;OR=0.88,95%CI:0.81~0.95),规律服用较不规律服用风险高(OR=1.16,95%CI:1.05~1.29;OR=1.13,95%CI:1.04~1.22);且随依从性提高,服用MM者该风险升高(OR=1.10,95%CI:1.07~1.14),但服用FA者该风险未见升高(OR=1.04,95%CI:1.00~1.08)。结论: 北京地区妇女孕早期Vit.E营养状况总体较好,其中服用MM的妇女孕早期血清Vit.E过量率较高,提示围受孕期妇女应考虑自身Vit.E营养状况选择营养增补剂配方,以免导致相关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