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评价重点职业人群中开展布鲁氏菌病综合干预措施前后对该人群布病知识知晓率、防护用品使用率及相关行为的变化。方法分别于干预前后从同一人群中抽取从事养殖、屠宰和皮毛加工人等的重点职业人群进行内容相同的问卷调查,比较布病知识知晓率、防护用品使用率、认知态度以及相关行为等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共调查572人,干预后调查594人,干预前布病知晓率为48.8%,干预后为66.4%;干预前牲畜圈舍定期消毒率10.4%,干预后29.7%;干预前人畜混居现象59.9%,干预后降至53.8%;干预前防护用品使用率3.1%,干预后12.8%;干预前防护意识转变率34.6%,干预后79.9%。结论通过干预措施的开展,有效提高了重点人群的布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防护用品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52.
靳峰 《中国实用医药》2012,7(6):114-115
目的研究在临床手术治疗胃癌过程中使用胃肠吻合器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整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4例胃癌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分别使用手法吻合和胃肠吻合器吻合,对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胃肠吻合器的临床效果。结果 54例手术患者当中,使用胃肠吻合器治疗的27例治疗组患者中,26例患者为一次性吻合,1例患者出现吻合口附近缺血性改变,二次吻合后患者吻合口恢复正常;手法吻合的对照组患者出现4例患者吻合口狭窄,2例患者吻合口痿,通过保守治疗后患者治愈出院。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患者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情况。结论在手术治疗胃癌的过程中,使用胃肠吻合器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过程中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3.
烟雾病是一种好发于东亚地区的脑血管疾病,以颈内动脉末端,大脑前中动脉起始处的狭窄或闭塞,颅底的异常血管网形成为特点的进行性加重的慢性疾病,是引发成年人脑卒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关于烟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本文主要对烟雾病发病机制及相关进展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烟雾病的治疗和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4.
了解宁夏1958—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特点和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科学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对历年的疫情资料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58—2006年宁夏累计报告乙脑1118例,死亡262例,发病率在0~10.43/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0.67/10万,病死率为23.43%。1971—1981年发病率在0.5/10万以上,1997—2006年发病率持续在0.1/10万以下。发病呈明显夏秋季高峰,0~9岁儿童占46.04%,职业以散居儿童和农民为主,占71.82%。开展预防接种为主,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重视防蚊、灭蚊,加大监测力度,是控制乙脑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5.
老年人是人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是走向人生的完成阶段,也是实现作为人的生活价值的最后时期,这一时期随着生活适应能力的下降,身体状况的减退,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因此对老年人的心理干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应用双钢板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37例,对手术入路及内固定选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3个月,优良率为81%。结论: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显露好,便于操作,软组织损伤小,肱骨髁双钢板内固定可提供双柱稳定性,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减少骨折致残率。  相似文献   
57.
孔令胜  苗建美  靳峰  郭强  张浩 《重庆医学》2012,41(27):2793-2795,2798,2788
目的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转导的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红核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电控SCI打击装置制作大鼠SCI模型。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SCI组、NSCs组、基因修饰移植组(HIF-NSC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法标记处于对数生长期的NSCs,SCI后即刻进行NSCs及HIF-1α基因转导的NSCs移植。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BrdU标记的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情况以及HIF-1α的表达,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示踪技术标记红核神经元,用四甲基联苯胺(TMB)呈色反应显示红核脊髓束神经元的存活情况,采用斜板试验(改良Rivlin法)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NSCs组与HIF-NSC组在损伤脊髓区域均可检测到BrdU标记的阳性NSCs;HIF-NSC组中HIF-1α免疫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OD)值比其他各组各时间点均高(P<0.01),且表达高峰延迟至移植后14d;中脑HRP标记红核神经元数目明显多于NSCs组、SCI组(P<0.01);移植后第7、14、28天,HIF-NSC组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比NSCs组、SCI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HIF-1α基因体外转导的胚鼠NSCs移植到SCI区域后可以存活、迁移,且能明显的上调HIF-1α的表达、减轻红核神经元的逆行性损伤,从而促进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8.
目的通过不同方法建立大鼠脑胶质瘤模型,观察其生长特性,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方法体外培养大鼠C6胶质瘤细胞,分别取浓度为1.0×105个/10μl、1.0×106个/10μl、1.0×107个/10μl细胞悬液,立体定向接种于Wistar大鼠脑右侧尾状核区,观察不同接种量实验鼠的生存状态、成瘤情况及脏器转移灶,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各种接种量的实验组成瘤率均为100%,未见颅外转移病灶,在组织病理学上接近人脑胶质瘤,瘤细胞病理性核分裂像多见,GFAP蛋白呈散在阳性表达,VEGF蛋白呈强阳性表达,瘤组织内有出血和坏死以及丰富的微血管。实验周期短,重复性高。结论C6细胞接种Wistar大鼠脑胶质瘤动物模型,肿瘤成瘤率高,颅内生长稳定,肿瘤组织病理学特性与人脑胶质瘤相似,可作为临床胶质瘤基础研究的理想模型。实验范围内部分时段不同接种剂量肿瘤生长速度有显著性差异,可根据病因学、实验治疗或药效学等不同研究需要选择不同接种量。  相似文献   
59.
卫生产业化改革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卫生产业化改革已成为社会讨论和争议的热点问题,各地也都在积极探索产业化发展之路。为此,笔者对卫生产业化的概念和本质、现存问题、改革重点、改革目标等内容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饮水型氟病区儿童骨质疏松与尿氟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11年4月,选择固原市氟病区南屯村、马园村、南源村作为调查点,以非氟病区开城村作为对照村;在每村选择50名在当地出生的8~12岁在校小学生(2~6年级各选10名,男女各半)共200名。测定水氟浓度和小学生尿氟与骨密度。结果氟病村的水氟浓度均高于对照村,且均发现有小学生发生骨质疏松。小学生骨质疏松发生率(y)与尿氟浓度(x)的拟合方程为y=1/(1+e3.407-0.369x),尿氟的基准剂量和基准剂量下限分别为2.59、1.67 mg/L。结论本次调查的固原市氟病区小学生骨质疏松的发生率随着尿氟的升高而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