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湖北省2004年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掌握2004年湖北地区流感流行状况。方法收集及分析监测医院及暴发疫情资料,用鸡胚和细胞培养分离并鉴定流感病毒,用血球凝集抑制试验检测人群中抗流感病毒抗体水平。结果监测医院2004年流感样病例较往年增加,冬春和夏季可见2个波峰;各地报告发生疫情35起,15起疫情有56人经实验室检测确诊为流感病例,80%发生在中小学校;全年从936份标本中分离病毒123株,甲3型95株(占77.2%),乙型(yamagata株系)流感病毒28株(占22.8%);正常人群抗体水平测定以抗甲3抗体最高,抗甲1抗体最低。结论2004年湖北省流感活动较为活跃,流行毒株以甲3型病毒为主,并有向乙型转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和探讨湖北省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疫情监测和病人发现措施的效果。方法 调查、收集2003年4月11日~7月9日全省各地疫情监测和病人发现的有关资料和数据,分析比较措施的预防效果。结果 各类监测点中,以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监测点的发热病人检出率最高,分别为2.024%和0.72%。各级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共发现发热病人240949例,初诊为SARS85例,上感160948例,流感13679例,普通肺炎14082例,结核1414例,其他45518例,留验观察8823例;发热病人占监测人数的0.94%,SARS病人占发热病人的0.036%。占监测人次总数的0.0006%。结论 SARS期间采取的疫情监测和病人发现措施效果显著,有效地阻断了传染源,无疫情扩散。发热病人门诊应作为控制SARS的常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内镀银纤维的抗病毒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内镀银纤维抗病毒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作试验用病毒株,用HeLa细胞作宿主细胞,将内镀银纤维与病毒悬液(10^9TCID50/ml)在指定条件下进行病毒灭活试验,测定灭活前后病毒悬液的感染滴度(TCID50),计算对病毒的灭活率。结果内镀银纤维在37℃、日光灯照射下,5、10、30、60min对病毒的灭活率分别为73.10%,96、84%,99.99%,〉99.99%;在日光灯下照射60min后,对病毒的灭活指数为4.5;在37℃遮光条什下作用30min灭活率为78.47%。无银纤维同样在日光灯下照射60min后,对病毒无灭活作用。结论内镀银纤维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性能。  相似文献   
14.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危害儿童健康.2008年5月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法定丙类传染病.其病原体复杂,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等,B组的2、5型等,以及肠道病毒71型等,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EV71病毒与CA16型病毒感染虽然在临床表现上比较接近,但EV71病毒还可以引起如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和脊髓灰质炎样的麻痹等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致死率较高,因此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5.
2001~2003年湖北省流行性感冒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为控制湖北省流感流行提供参考。方法总结、分析流感监测点病毒分离及流感样病人三间分布。结果3年的监测结果表明,H3N2、H1N1和B型流感毒株在我省都有流行,三种毒株的流行优势交替出现,2001年以流行H1N1为主,2002年B型流感是主要流行株,2003年为H3N2。湖北省的流感流行有三个流行峰,分别为1~2月,7~9月和12月,流感所累及的人群以0~4岁儿童为主。结论引起湖北省流感流行的毒株是H3N2、H1N1和B型流感病毒,流行规律没有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湖北省人群麻疹、风疹和腮腺炎抗体水平,制定免疫对策。方法:抽取咸宁市和黄石市两个地区部分健康人群,采集0岁~50岁健康人群标本共700份,使用ELISA法定量检测正常人血清中麻疹IgG、风疹IgG和腮腺炎IgG抗体水平。结果:麻疹、风疹和腮腺炎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7.14%、55.43%和61.86%。结论:抽取的湖北省两个地区健康人群风疹IgG和腮腺炎IgG抗体阳性率均比较低;控制麻疹重点人群为小于2岁年龄组;需要对风疹强化免疫以及对2岁以下儿童进行腮腺炎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基本消灭丝虫病后丝虫病的流行动态和残存微丝蚴血症者的传播作用 ,从 1989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丝虫病横向监测和纵向监测。 1989~ 1996年 ,全省共监测 12 37871人 ,查出微丝蚴血症者 140例 ,其中 ,1989~ 1993年的年微丝蚴率分别为 0 .0 5 %、0 .0 2 %、0 .0 1%、0 .0 1%和 0 .0 0 4% ,从 1994年以后未发现微丝蚴血症者 ;解剖蚊媒 8995 7只 ,从 1993年以后 ,未发现蚊媒人体幼丝虫。结果提示 ,湖北省的丝虫病传播已被阻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丝虫病防治后期中华按蚊传播马来丝虫病的作用及丝虫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在不进行任何防治的基础上,对马来丝虫病流行区4个试点村进行人群参数、蚊媒参数和免疫学参数的纵向观察.结果:3个试点村微丝蚴率逐年下降,已不足以构成传播,即水洼1982~1985年微丝蚴率分别为0.97%、0.63%、0.55%、0.37%,1998年为0.05%,1990和1992年均为0.古柏门1986~1989年微丝蚴率依次为1.55%、0.84%、0.42%和0.31%;黄垸1990~1994年为0.72%、0.30%、0.08%、0.08%、0.08%;而莫市微丝蚴率无明显变化,维持在2.3%左右,1986~1989年依次为2.31%、2.23%、2.30%和2.43%.水洼于1982年蚊媒感染期幼丝虫率0.46%,1983年为0.10%;莫市媒介感染期幼丝虫率1987年为0.09%,1988年为0.19%.黄垸血清阳性反应率逐年下降,与血检结果相一致.结论:以中华按蚊为单一传播媒介的马来丝虫病流行区,其丝虫病传播的微丝蚴率临界水平为1.5%~2.3%;在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地区,马来丝虫病传播流行呈下降态势,防治措施可以终止,仅对原微丝蚴血症者连续数年查治,直至转阴,丝虫病即可被消灭.  相似文献   
19.
多聚酶链状反应(PCR)的现场应用关于寄生虫感染的流行病学和防治策略的研究,以及对患者的临床评估,均须对感染虫种进行鉴定。近年,关于DNA探针的诊断应用有较多的关注。DNA探针的优点在于杂交试验迅速、大量样本易于处理、能区分形态学相似的虫种。而且,与...  相似文献   
20.
核酸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隐孢子虫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酸分子技术是建立在任何一种生物均具有独特的核苷酸系列的基础上对核酸分子进行研究的方法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对某一生物 (包括寄生虫 )的核酸有了深入的研究 ,并已经用于寄生虫的研究〔1〕,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有分子杂交技术、DNA探针〔2〕、PCR(多聚酶链反应 ) 〔3〕、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RAPD) 〔4〕和核酸序列分析〔5〕等。人体隐孢子虫病 (Cryptosporidiosis) 1976年在美国首次报道 ,国内于 1987年由韩范在南京第一次报道〔6〕,以后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各地陆续有隐孢子虫病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