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0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八百里伏牛山盛产的连翘、山五味、山茱萸由于产量大、社会用量也大,是豫西山区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特别是山茱萸在伏牛山实施退耕还林以后成了当地群众的支柱产业,所以当地群众称连翘、山五味、山茱萸为伏牛山三宝。  相似文献   
12.
淋病患者合并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料和方法 1.病例来源:1995年10月~1996年3月我所性病门诊就诊者。男98例,女23例,年龄平均30岁。男性患者均承认有非婚性交史。2.标本采集、淋球菌分离培养鉴定:参照叶顺章编《性传播疾病实验诊断手册》要求。3.试剂和仪器:淋球菌培养选用桂敏培养基,PCR试剂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提供,PCR仪为美国MJ公司产品。结果 男、女淋病患者合并CT或UU感染机会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3.46,0.05相似文献   
13.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310例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的观察雍刚李绍兴廖巫山本组对排除淋菌感染的310例男性尿道分泌物标本,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根据分泌物涂片中多形核白细胞(PMN)数在油镜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四川省彝族人群HLA—DRB1、HIA—DQB1等位基因与麻风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对四川省彝族100例麻风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分别进行HLA—DRB1和HLA—DQB1等基位因检测,并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麻风病例组HIJA—DRB1*13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Hu—DRB1*13可能与四川省彝族麻风的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环丙氟哌酸(Ciprofloxacin)为新一类氟喹诺酮抗生素,其杀菌力强,抗菌谱广,抗菌效用可维持6小时,口服吸收迅速。我们于1991年4月至1992年2月应用该药治疗无合并症淋病142例,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42例,男63例,女79例。年龄15~49岁。已婚76例,未婚66例。病程1~21天。91例为初诊病例,51例为曾接受青霉素、四环素、螺旋霉素等药物治疗无效者。  相似文献   
16.
多聚酶链反应技术在麻风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用16SrRNA作引物,用PCR方法,检测麻风的可行性。方法 用麻风分枝杆菌16SrRNA基因片段作引物,采用PCR技术,对20余种非麻风分枝杆菌进行检测;同时也对麻风流行地区的72名经传统方法诊断的麻风症人和45名健康自愿受试者进行检测。结果 2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x^2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进行了2种方法检查结果的比较研究,结果也完全一致。结论 16srRNA作引物,用PCR检测诊断麻风病人与传统方法诊断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例 1 女 ,3 6岁 ,已婚 ,农民。因手足红斑、脱屑微痒 1月就诊。 1月前曾因类似症状在某医院诊为“手足癣” (未做化验 ) ,用足光粉浸泡半月无效。体检 :双手掌、足底可见数个红褐色、花生米大红斑 ,上覆少量鳞屑 ,左手中、环指之间可见一个类似红斑 ,足趾间皮肤正常。肛周及会阴周围有 10余个豌豆大、扁平、粗糙、污灰色赘生物 ,表面潮湿。实验室检查 :手足皮损真菌镜检及培养阴性 ,肛周皮损暗视野梅毒螺旋体镜检阳性 ,血清RPR1∶3 2阳性 ,TPHA1∶160阳性。诊断 :二期梅毒。同时追踪配偶为隐性梅毒患者 ,均予苄星青霉素 480万u分两…  相似文献   
18.
淋病奈瑟菌TetM耐药基因的检测及质粒介导耐药性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建立淋病奈瑟菌TRNG株的PCR检测方法并对淋病奈瑟菌质粒介导的耐药性进行调查与分析。方法 通过特异的引物设计,行PCR扩增、电泳,可以检测出淋病奈瑟菌的TRNG株。同时通过琼脂稀释法检测153株淋病奈瑟菌对青霉素及四环素的MIC值。结果 153株淋病奈瑟菌中,通过最小抑菌浓度测定为TRNG株的83株菌,其PCR法结果均为阳性,其余为阴性。用质粒总量或菌悬液作为检测模板,其最低检出率分别为0.1pg和100个菌细胞。淋病奈瑟菌质粒介导的耐药性调查显示:质粒介导的耐药率为87%,其中PPNG71%,TRNG54%,PPNG/TRNG39%。PPNG/TRNG株已成为成都地区主要流行菌株。结论 TRNG株PCR检测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与传统方法相比,其简便、快速、准确,可以在一般实验室运用。成都地区质粒介导的耐药性保持高水平并呈上升趋势,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产青霉素酶淋病奈瑟菌(PPNG) 株的耐药性特征、耐药与质粒携带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追踪耐药菌株的来源。方法 对本地区1996 年5 ~7 月分离的48 株PPNG 标本进行了分析。用琼脂扩散法和琼脂稀释法测定标本对11 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碱变性加溶菌酶法对标本进行质粒抽提。电洗脱法回收5-3kb 和7-4kb 质粒,用Bam HⅠ单切酶和Bam HⅠ+ Pst Ⅰ、Bam HⅠ+ BgLⅠ双切酶酶切分析。结果 48 株PPNG 株对青霉素G、四环素和氟哌酸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00 % 、93-7 % 和89-58 % ,对其余抗生素较敏感。48 株PPNG 菌株中47 株被检出耐药性质粒,但耐药性质粒酶切片段多少不一,具有明显的多态性。结论 耐药性质粒酶切分析为追踪耐药性质粒来源及耐药菌株的流行趋势提供了流行病学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敏感、特异的同时能检测3种性病病原体的方法。方法采用3种不同的特异性引物与梅毒螺旋体(TP)、单纯疱疹病毒(HSV)和杜克雷杆菌(HD)DNA模板进行单一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PCR)、微孔板杂交,用不同梯度的DNA模板及其它常见16种泌尿生殖道微生物标本验证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3种不同的特异性引物在单一和M-PCR反应中均能特异地扩增,其扩增产物均能与相对应的特异探针杂交;单一和M-PCR微孔板杂交法均能检测出单个和3种病原体靶基因10个拷贝,而其它常见泌尿生殖道病原微生物交结果均为阴性。结论M-PCR微孔板杂交法能同时敏感、特异地检测TP、HSV和TP性病病原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