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29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学生甲型H1N1流感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1∶2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北京市昌平区学生甲型H1N1流感病例和所选对照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教室人均面积、课间活动范围、教室通风状况、学校有专供学生洗手香皂、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和班级出现过流感样病例对学生甲型H1N1流感感染率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为保护因素(OR=0.01),班级内出现过流感样病例为危险因素( OR=1222.95).结论 早期发现传染源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同时加强学生免疫预防接种是控制甲型H1N1流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一起弗氏柠檬酸杆菌所致食源性疾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一起集体聚餐所致食源性疾病进行分析,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病例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验结果, 证实该起食源性疾病由食用受弗氏柠檬酸杆菌污染的食品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北京市昌平区细菌性痢疾月发病的ARIMA模型,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SPSS 18.0软件分析2004-2010年北京市昌平区细菌性痢疾月发病数资料,构建ARIMA乘积模型,并预测2011年细菌性痢疾月发病数。结果最优乘积模型为ARIMA(1,0,0)(1,1,1)12,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预测值与实际值基本吻合,且实际值均在预测值可信区间范围内。结论 ARIMA模型能够应用于北京市昌平区细菌性痢疾流行趋势的预测及疫情的预警、预报,为实施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北京市昌平区自然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毒(HBV)血清学感染状况。方法在全区范围内,按照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1岁以上各年龄组自然人群,对538名对象的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以及主要危险因素进行问卷调查。采集每名对象静脉血,利用雅培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检测HBV五项血清学指标。结果乙肝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以及HBV总感染率分别为3.16%(95%CI:1.68-4.64),39.22%(95%CI:35.09-43.35),29.74%(95%CI:25.88-33.60),30.11%(95%CI:26.23-33.99);年龄标化率分别为2.94%、47.5%、22.96%和23.21%。HBV感染率的年龄组、城乡及职业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41和0.000)。结论 0-14岁儿童的HBsAg阳性率大幅下降;应加强成人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卫生部绩效考核测试工作中本单位的工作情况、具体做法、对绩效考核工作的认识与理解、绩效考核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工作建议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昌平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情况,我们于1998—2004年对辖区内人群发病及鼠带病毒率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北京市昌平区猩红热的发病情况和规律,探讨防控对策。方法对北京市昌平区2005年以来《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猩红热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5~2010年昌平区共报告猩红热病例649例,平均发病率为14.75/10万,2007年发病率最高达18.14/10万,各年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例以散发流行为主,全年均有病例发生,春季多发,2010年底出现了6年来的月发病峰值,学生发病数最多,3~10岁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92.14%,男性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来人口聚集、人口密集的镇、街道发病率高。结论学生、幼托儿童是重点防控人群,2010年出来月发病峰值,提示我区猩红热疫情有波动、多发的可能,应高度重视,加强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暴发疫情的监测,同时加强对人口密集、外来人口聚集地区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北京市昌平区1998-201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征,为制定HFRS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结果全区1998-2011年共报告HFRS病例135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1.34/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部,以青壮年为主,男女性别比为3.50∶1;职业分布以民工和农民为主;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冬春季。宿主动物监测资料显示优势鼠种为褐家鼠,鼠间疫情监测抗原阳性率为1.48%。结论尽管昌平区HFRS疫情呈下降趋势,绝不能放松警惕,还应继续加强监测,落实灭鼠等综合性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外来务工人员麻疹减毒活疫苗(MV)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5年4月在北京市昌平区20个镇(街道)选择16~40岁外来务工人员开展MV接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健康知识、MV接种情况等。 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对接种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调查对象MV总接种率为17.63%(241/1 367)。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查对象MV接种率呈16~20岁年龄组高于其他年龄组(OR=1.852,95%CI:1.111~3.088)、已婚人员高于其他人员(OR=1.369,95%CI:1.005~1.866)、健康素养合格者高于不合格者(OR=1.693,95%CI:1.246~2.301)、不知晓接种政策者低于知晓者(OR=0.451,95%CI:0.337~0.602)。结论昌平区16~40岁外来务工人员MV接种率低;年龄、婚姻、健康素养和是否知晓接种政策是影响外来务工人员MV接种的主要因素,需加强麻疹预防知识和MV接种政策的宣传以提高该人群MV接种率。  相似文献   
20.
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其报告病例数每年都占甲乙类传染病的前几位。故查明菌痢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并降低发病率,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