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8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震后灾区居民心理卫生状况及健康需求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震后灾区居民心理卫生状况与需求,为开展地震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心理救援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问卷调查与小组访谈相结合形式,对673名四川省绵阳市5个临时安置点的灾区居民进行定量/定性调查。以Epi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以SAS7.0完成分析。结果灾区居民心理卫生状况处于“轻、中、重“三类的比例分别是22.79%、37.88%和39.33%。80%以上灾区居民希望“政府部门保证基本的生活需要“、“大众媒体及时报道“和“尽快与亲友取得联系“。40%左右灾区居民希望“收到关于心理方面的宣传材料“、“听到媒体对心理方面的宣传“。在专业心理帮助中,倾向于选择“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咨询“,处于“轻、中、重“不同程度者的选择倾向明显(P〈0.01)。灾区居民希望获得的心理方面知识和技能主要是常见心理反应及如何缓解的技能;首选以聊天为主的人际传播途径,主要倾向于选择“家人、朋友“和“心理咨询人员“作为传播者;希望获得的宣传材料主要是书、录像带/光盘和小册子/传单。结论在灾后危机心理干预中,除了针对不同心理卫生状况人群提供不同形式专业性心理帮助之外,根据不同类人群的需求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同内容和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32.
血清饥饿和接触抑制两种GO期同步化方法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丽萍  陶茂萱 《卫生研究》2007,36(3):275-278
目的 评价血清饥饿和接触抑制两种方法对细胞周期GO期同步化效果,并分析再进入细胞周期各期的时点.方法 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人胚肺成纤维细胞血清饥饿0~48h以及恢复血清培养0~24h内细胞周期分布改变;分析接触抑制3天及传代后24h细胞周期分布改变.结果 血清饥饿48h后能够达到较好的同步化效果,血清再刺激16h细胞进入细胞周期进程,G1期的细胞在16h后明显减少,24h时达到最低点;S期的细胞在16h后明显增加,于20h左右达到峰值;G2期的细胞在20h时增加明显,24h时达峰值.接触抑制同步化3天后GO达83.36%,传代后,G1期的细胞在13h后逐渐减少,S期的细胞在13h后逐渐增加,于22h时达峰值,G2期的细胞在19h后逐渐增加,25h时达峰值.结论 血清饥饿48h或者接触抑制3天均能使体外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达到GO期同步化状态,恢复血清16h和传代后13h细胞逐渐进入周期.血清饥饿法要优于接触抑制法.  相似文献   
33.
本文采用细胞遗传学短期实验方法。对某鞋厂纯甲苯作业女工进行了细胞遗传学监测。结果显示,接触甲苯女工的淋巴细胞微核率(1.39‰)及高频率SCE细胞率(12.27%)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提示长期接触纯甲苯使女工的细胞遗传物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对于处在生殖期或孕期的女工,这种损伤有可能造成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4.
目的 了解北京市3类职业人群超重肥胖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职业人群健康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选取4个城区,每个城区选择1~2家单位,共选择6家单位,对单位内所有18 ~60岁职工进行调查.职业涉及公务员、科技人员和企业人员3类.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1898份,问卷有效率为98.8%.调查对象中男性985人(51.9%),女性898人(47.3%);公务员1106人(58.3%),科技人员432人(22.8%),企业人员360人(19.0%).调查对象的超重率为29.8%,肥胖率为9.2%.其中,公务员超重率为31.5%,肥胖率为9.0%;科技人员超重率为31.1%,肥胖率为7.4%;企业人员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11.8%.不同职业人群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公务员人群中,性别(OR=0.697,95%CI:0.502 ~0.936)、年龄(OR=1.042,95% CI:1.026~1.058)、饮酒(OR=1.499,95% CI:1.083 ~1.898)和加班频率(OR=0.830,95% CI:0.697~0.988)是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科技人员中,年龄(OR=1.031,95% CI:1.010~1.053)、吸烟(OR =0.610,95% CI:0.236 ~1.577)、工作时间(OR=0.641,95% CI:0.422~0.974)是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企业人员中,性别(OR=0.505,95% CI:0.288 ~0.886)、年龄(OR=1.033,95% CI:1.008~1.059)、吸烟(OR=1.630,95% CI:0.605~4.389)是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结论 3类职业人群中的超重和肥胖的流行情况不容忽视,开展健康干预活动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5.
2008年汶川地震后,国内媒体关于灾难的报道从报道深度、广度、力度和准确度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当灾难发生时,首当其冲深入灾区进行报道的是大众媒体。他们往往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形式对灾难进行全方位的报道。媒体在灾难报道中的角色应该是正确传递信息,减少灾难造成的恐慌和伤害,特别是心理上的伤害。  相似文献   
36.
目的了解地震灾区临时安置点居民灾后健康教育状况及健康教育需求,为开展地震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地震后第19~21d对绵阳市地震灾区5个临时安置点通过方便抽样对430名安置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了解安置点健康教育状况、居民卫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居民健康教育需求。结果收回有效问卷424份,男208人,女216人,年龄10-84岁(18-59岁占72.6%),70.5%的教育程度为初中和小学,羌族占78.3%,均通汉语。临时安置点已由本地工作人员,外援医务人员及志愿者发放卫生宣传材料、张贴卫生宣传挂图、举办小型讲座、开展入户宣传等。调查对象饮水卫生和狂犬病的知晓率均在90%以上,存在使用未消毒的生活用水等健康危险行为。49.8%的调查对象需要传染病预防知识,36.8%需要用水安全知识。调查对象最期望获取知识的途径是电视。结论地震区临时安置点均已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调查对象最需要传染病预防、用水安全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37.
氮和磷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氮、磷浓度及氮磷比值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为阐述微囊藻水华形成的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经过扩大培养3次的铜绿微囊藻细胞(FACHB 936)接种于无氮、无磷的BG-11培养液中饥饿培养3 d,分别接种到含有0、0.5、1.0、5.0、10.0 mg/L磷的BG-11培养液中培养19 d;并分别接种于含磷0.05、5.0 mg/L的BG-11培养液中,分别按照氮∶磷物质量比为5∶1、10∶1、20∶1、50∶1、100∶1加入所需的NaNO3,培养19 d.观察各组铜绿微囊藻细胞计数的变化及培养液中可溶性磷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培养的初始阶段(第1~6天),低磷培养液(0、0.5 mg/L组)中铜绿微囊藻细胞的生长稍好于高磷培养液(1.0、5.0、10.0 mg/L组).而在对数生长后期(第7~21天),高磷培养液(除10 mg/L组)中铜绿微囊藻细胞的生物量超过低磷培养液.此后,培养液中的铜绿微囊藻细胞逐渐停止增长,且高磷培养液中铜绿微囊藻细胞的对数生长期长于低磷培养液.对初始磷浓度为0.05 mg/L的各组铜绿微囊藻细胞最大生物量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初始磷浓度为5.0 mg/L的各组铜绿微囊藻细胞最大生物量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依次为:20∶1>10∶1>5∶1>50∶1>100∶1.不同初始磷浓度、不同氮磷比值培养液中可溶性磷浓度、铜绿微囊藻细胞增长率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结论 磷浓度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有较大影响,应综合探讨磷浓度和氮磷比值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各种手段控制水体中的磷浓度可能是解决微囊藻水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8.
纳米颗粒物是一种重要的空气污染物.研究表明,纳米颗粒物能够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途径进入生物体,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体内的重要器官,从而引起肺损伤、脑损伤及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不良健康效应.本文对纳米颗粒物的生物安全性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9.
纳米颗粒物是一种重要的空气污染物。研究表明,纳米颗粒物能够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途径进入生物体,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体内的重要器官,从而引起肺损伤、脑损伤及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不良健康效应。本文对纳米颗粒物的生物安全性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0.
SARS流行期间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期间的个人防护状况和防护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 9家医院 ,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其中接触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的 16 4 5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戴 <12层口罩的医务人员的感染率高于戴≥ 12层者 (χ2 =14 32 8,P <0 0 1) ;使用衣帽一体隔离服比使用衣帽分体的隔离服的医务人员的感染率低 (χ2 =13 5 4 6 ,P <0 0 1) ;穿 1层隔离服的医务人员的感染率明显高于穿 1层以上者 (χ2 =2 0 6 5 9,P <0 0 1) ;戴眼罩的医务人员的感染率明显低于未戴眼罩者 (χ2 =6 6 92 4 ,P <0 0 1) ;戴手套的感染率明显低于未戴手套者 (χ2 =30 814 ,P <0 0 1) ;使用非接触式洗手装置的医务人员的感染率低于使用接触式洗手装置者 (χ2 =19 2 83,P <0 0 1)。结论 建议医务人员采取严格的个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