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1998年黑龙江省遭受特大洪涝灾害 ,受灾地区生态环境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尤其是水淹周边地区或非水淹地区鼠密度增高[1,2 ] 。黑龙江省是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的老疫区 ,多年来发病率一直持续在较高水平 ,是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为确保灾区人民的身体健康 ,大灾之后无大疫 ,拟通过此项研究对HFRS预防控制提出切实可行防制策略。为此 ,选择嫩江县和讷河市HFRS高发病乡的高危人群进行疫苗免疫覆盖率与发病率关系的观察。一、材料与方法1.疫苗来源 :HFRSⅠ型沙鼠肾细胞灭活疫苗 ,由杭州天元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2 .研…  相似文献   
12.
1998年黑龙江省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 ,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巨大损失。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遵照国务院批示和卫生部部署的“关于在灾区开展重点防治的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的发生 ,我们选择了 5个监测点进行灾后宿主动物和人间疫情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汇报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监测点的选择  1998年全省有 2 1个县、区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 ,从中选择了 5个 1997年HFRS高发病县及非高发病县中的高发病乡 ,即 :讷河、嫩江、同江、桦川、绥滨为监测点。1 2 监测时间 灾后连续监测两年 ,1998年冬季 1999年春、秋…  相似文献   
13.
1998年黑龙江省松花江、嫩江流域遭到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灾区灾后的生态环 境严重破坏,易造成鼠传疾病特别是流行性出血热(EHF)的爆发和流行。本研究是国家重点 科技项目 “洪涝灾区重大疫情防治与控制的研究”的一部分,以有效控制灾区EHF流行为目的,立足 于对洪涝灾区EHF的鼠情监测,鼠种构成比,鼠带毒率和EHF IgG抗体阳性率分析以预测 不同地区EHF流行趋势和流行程度。现将项目的一期工程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试验选择1998年洪涝灾区的行政乡为单位,在EHF高发区设立试 验区。 1.2 方法 以EHF姬鼠型疫区防治原则,制定三组防制措施 。第1组阻断传播途径:通过生态治理防制巩固药物灭鼠效果,控制鼠密度和 鼠带毒率。第2组灭鼠防鼠策略:通过“先外后内”的灭鼠技术方案的实施,以降低和控制 试验区村屯内黑线姬鼠的 密度和与家鼠的构成比,最大限度地降低EHF感染的可能性。第3组易感人群免疫防护: 对试验区EHF的易感人群(16~60岁)普遍接种Ⅰ型出血热疫苗(杭州天元公司产品), 接种覆盖率达到75%。同时设立相应的对照区。 1.3 试验点区的选定标准 ①试验点区必须是1998年洪涝灾 区,而且EHF发病率较高,发病率原则上不低于100/10万,疫苗接种率重点人群不高于30% ,以行政乡为选点单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患儿感染EV71的情况,为科学防治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手足口病患儿的咽拭子标本,接种于RD细胞,出现致细胞病变效应(CPE),运用RT-PCR方法,EV71引物检测样本和细胞培养物上清。结果标本直接用RT-PCR扩增,阳性率为30%(6/20),细胞培养后出现CPE的阳性率为45%(9/20),培养后经RT-PCR扩增阳性率为70%(14/20)。结论病毒分离和RT-PCR方法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肠道病毒EV71的检出率,RT-PCR方法可以满足病毒流行期间同时处理大量样本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发病率预测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关于疾病发病率的预测模型。结果建立了拓扑结构为2-10-1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对预测效果进行了验证。结论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可用于HFRS发病率的预测,且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6.
464例小儿医院感染患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医院儿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为控制儿科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该医院儿科8125例次住院病人进行了调查。结果该医院儿科2005~2008年住院病人共计8125例次,发生医院感染464例,感染率为5.7%。感染病儿主要集中在3岁以下婴幼儿,其中围产儿和婴儿感染率最高。结论中医院儿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相对较高,以新生儿和婴儿感染为主,提示作为重点防控人群。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脑炎血清学调查分析阎大成,陈露菲,任国松,李炎光,王淑英,未建华,王德英(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中心卫生防疫站,黑龙江省卫生防疫站)森林脑炎(Tick-borneencepha-litis)是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1990年曾在大兴...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1990-1995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露菲  张卓 《疾病监测》1996,11(10):381-383
黑龙江省1990~1995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分析黑龙江省卫生防疫站(150036)陈露菲,张卓,徐永庭,刘彦成,柴宏,柯屹,柯世荣指导我省流行性出血热(EHF)已有近60年流行史,尤其近几年疫区范围不断扩大,发病人数逐年增多,流行强度逐渐增大,由50...  相似文献   
19.
<正>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威胁儿童健康的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在通常情况下,肠道病毒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EV71感染引起的HFMD在临床症状等方面与柯萨奇病毒A16引起的HFMD难以区别。但由于EV71的高度嗜神经性,更容易累及神经系统及导致危重症。我们收集了103份黑龙江省手足口病危重症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正>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防病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为保障疫区人民的身体健康,对防病工作应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速防病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队伍建设,促进防病工作顺利进行。 资料来源 1996年6月黑龙江省卫生防疫站向全省各地、市、县级卫生防疫站下发《关于在全省开展1990—1995年流行性出血热防治工作情况回顾调查的通知》并附有调查表,要求一个月内将填写材料反馈到省站,由省站汇总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