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9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56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36篇
妇产科学   40篇
基础医学   112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717篇
内科学   255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科学   133篇
综合类   909篇
预防医学   314篇
眼科学   55篇
药学   426篇
  9篇
中国医学   338篇
肿瘤学   67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49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在口腔修复学实践教学中实施修复学模型系统、医患模拟训练和真实案例为向导的递进式教学模式,观察对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影响。方法在我院实习的2013级口腔医学本科学生中,同一带教老师在带教实习生中随机抽取20名,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修复学模型系统、医患模拟训练、真实案例为向导的递进式教学模式,通过基础知识问卷、临床接诊能力的考评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学生基础知识问卷显示,实验组学生的知识点掌握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接诊能力考评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递进式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医学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2.
73.
目的:分析全面护理干预对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2月和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照平行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中采取全面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74.
脓毒症是指感染和创伤等诱发的剧烈全身性炎症反应,并引起组织器官继发性损伤的临床症候群。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是重症监护患者最常见和主要的死亡原因,病死率可达20%~80%。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鼓膜穿刺抽液和置管对于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将OSAHS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儿202例(267耳)随机分为腺样体切除伴鼓膜穿刺组96例(145耳)和腺样体切除伴鼓膜置管组106例(122耳)。鼓膜穿刺组于术后1月和3月、鼓膜置管组通气管取出后1月复查声导抗,并对两组治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率、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鼓膜穿刺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34%和93.10%;鼓膜置管组取管1月后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有效率为95.08%,两组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的复发率分别为2.0%和0.8%,再手术率均为0。结论对于OSAHS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在腺样体切除的前提下行鼓膜穿刺与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76.
77.
78.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柯萨奇病毒A16型感染所致手足口病(HFMD)的心肌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60例心肌酶谱异常的HFMD患儿随机分为左卡尼汀治疗组(左卡组)和1,6-二磷酸果糖治疗组(果糖组),每组30例,在抗病毒、退热等基础上分别给予左卡尼汀或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并以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比较HFMD患儿治疗前后的心肌酶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细胞凋亡因子sFas和sFasL的变化。结果两组HFMD患儿治疗有效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果糖组1例进展为危重型。治疗前,左卡组和果糖组心肌酶谱、MDA、sFas、sFas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SOD低于对照组(P0.05),但HFMD的两组间心肌酶谱、MDA、SOD、sFas、sFas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左卡组和果糖组的心肌酶谱以及MDA、sFas、sFasL浓度均下降(P0.05),SOD水平增高(P0.05);治疗后除果糖组的CK高于对照组和左卡组,其余心肌酶指标及MDA、sFas、sFasl在两组间及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OD水平与AST、LDH、CK、CK-MB呈负相关(r分别为-0.437、-0.364、-0.397、-0.519,P0.05),MDA水平与LDH、CK-MB呈正相关(r分别为0.382、0.411,P0.05)。结论左卡尼汀对柯萨奇病毒A16型感染所致HFMD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究湿阻中焦证动物模型以及藿香正气散的干预对葡萄糖代谢糖异生途径的影响,揭示湿阻中焦证动物模型对葡萄糖代谢糖异生途径的影响的相关机制,从代谢组学层面揭示脾胃参与调控能量代谢以及藿香正气散燥湿和胃的科学内涵。方法:参照前期较成熟的湿阻中焦证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自然造模与综合造模相结合,模拟湿病产生的三大主要因素,建立湿阻中焦证模型。检测湿阻中焦证模型及藿香正气散干预后的大鼠肝脏葡萄糖、丙酮酸、丙酮酸羧化酶、葡萄糖-6-磷酸酶的含量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湿阻中焦证模型丙酮酸含量降低,丙酮酸羧化酶、葡萄糖-6-磷酸酶、肝脏葡萄糖含量均增加;藿香正气散能增强葡萄糖代谢糖异生作用。结论:造模前后,肝脏葡萄糖含量增加,这可能是因为湿阻中焦证会导致能量消耗增加,而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不足。同时这可能是湿阻中焦证身倦乏力、食少纳差的病理基础之一;藿香正气散对湿阻中焦证模型的糖异生有增强作用,且对葡萄糖的分解、转化有一定的作用,这可能是藿香正气散治疗湿病,缓解其身倦乏力、食少纳差等症状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0.
陈芳  陈彩芬  陈聪 《护理与康复》2012,11(4):396-397
婴幼儿白内障是儿童常见的先天性致盲性眼病[1]。早期白内障手术是恢复视力、预防弱视的有效手段。婴幼儿白内障手术风险大、难度高,除要求医生有精湛的手术技巧外,护士及时准确的配合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本院共施行76例婴幼儿白内障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