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3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57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36篇
妇产科学   40篇
基础医学   112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722篇
内科学   256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科学   135篇
综合类   913篇
预防医学   315篇
眼科学   55篇
药学   426篇
  9篇
中国医学   339篇
肿瘤学   67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49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正随着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的不断发展,日间手术(ambulatory surgery/day surgery)因其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减少医疗费用,减轻患儿分离焦虑,并且加快了医院周转率,增加了医院经济效益等诸多优势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法国,2012年数据显示15岁以下患儿近64%手术是以日间手术形式完成[1]。而美国日间手术占总手术的85%左右[2]。在很多国家已经相继形成日间手术中  相似文献   
122.
陈芳 《智慧健康》2018,(9):41-42
目的分析并研究对于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所取得的效果,以便为临床干预工作提供可行参考。方法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4月到2017年8月,本研究选择其中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39例,观察组患者39例。本研究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选择优质护理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评价本研究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未出现并发症情况,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9例,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两组存在差异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为患者选择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进行干预指导,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手术效果的提升,使患者更快的恢复,并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3.
目的了解杭州市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特征,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7月1日—12月31日对杭州市随访管理的132例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进行问卷调查,结合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导出的病例信息对学生HIV/AIDS的传播途径、检测、治疗及高危行为等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32例学生HIV/AIDS确证年龄平均为(21.42±2.65)岁,其中男生130例,占98.48%,女生2例,占1.52%。学生HIV/AIDS均经性接触传播,以同性性接触传播为主,占83.33%。同性性接触传播的学生HIV/AIDS中,55.45%的同性性伴既有学生也有社会人员,90.91%曾与同性发生过非商业临时性行为,5例有异性固定性伴,2例有临时异性性伴,与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0.00%~50.00%。确证前,54.55%的学生HIV/AIDS认为自己不可能感染艾滋病,23.48%做过HIV抗体检测,抗病毒治疗比例为80.30%。学生HIV/AIDS合并梅毒现症感染率为18.03%。结论同性性行为是杭州市青年学生感染HIV的主要途径,学生HIV/AIDS对艾滋病的认知和主动预防意识偏低,普遍存在危险行为。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研究牛蒡子苷(Arctiin,Arc)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细胞模型的抗炎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将RAW 264.7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和Arc高、低剂量组。Arc高、低剂量组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24 h前用Arc预处理24 h。采用噻唑蓝法(methy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测定Arc对RAW 264.7细胞的毒性,采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α,TNF-α)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磷酸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NF-κB,IкBα)磷酸化水平。[结果] Arc对RAW 264.7细胞增殖活性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Arc高、低剂量组细胞形态与对照组相似。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6、IL-1β、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Arc高、低剂量组IL-6、IL-1β、TNF-α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I3K、AKT、NF-κB、IкBα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Arc高、低剂量组PI3K、AKT、NF-κB、IкBα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Arc对LPS诱导的ARDS细胞模型具有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NF-кB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5.
126.
阮静  陈胜  陈娟  陈芳 《新中医》2021,53(12):46-49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根据损伤平面分为上运动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和下运动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前者临床主要表现为便秘,临床有效治疗手段较多;后者表现为便秘与大便失禁并存,临床处理相对复杂,可干预的治疗方法有限。中医学理论认为,脊髓损伤导致督脉阳气受损,经气不利,大肠传导失司,糟粕排泄异常,故而出现便秘;其病性为本虚标实,常见证型为冷秘和虚秘。温脾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主治阳虚寒积证,功效温补脾阳、攻下冷积,运用此方治疗上运动神经源性脊髓损伤后阳虚便秘可收到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7.
目的研究纤维鞘皮下段在特定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再置管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透析中心2012年9月至2019年6月间因导管脱落等原因再置入血液透析导管的特定透析患者21例,对其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的21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5.9±15.8)岁,平均透析龄(27.7±24.0)个月。再次置管原因包括导管完全脱落11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6例,长期导管完全堵塞失功2例,另有2例导管换管时异位穿刺不成功。21例患者中20例(95.2%)手术取得成功,1例(4.8%)换管失败改行股静脉长期导管手术。换管成功患者术后X线片复查导管位置正常。新置入导管透析中泵控血流量均在250 mL/min及以上。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该经原血液透析导管纤维鞘皮下段原位再置入新血液透析导管的手术方法,经济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作为原位导丝更换导管和异位穿刺更换导管等换管方法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28.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2年583株PA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变化。结果:PA主要分布于呼吸科(30.2%)、重症监护病房(26.4%)、神经外科(13.9%)、胸外科(11.0%)以及普外科(9.1%)。分离的PA标本主要为痰液(76.0%)、脓液(6.3%)、伤口分泌物(6.0%)、尿液(5.7%)和血液(3.3%)。PA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环丙沙星等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敏感。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29.
陈芳 《抗感染药学》2014,(4):318-322
目的:了解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临床使用万古霉素的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参照万古霉素药品说明书及《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要求,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46例临床使用万古霉素的住院患者的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6例临床使用万古霉素的患者中,监测血药浓度者为7例,其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71.74%,合理用药者为42例(91.30%),不合理用药者为4例(8.70%)。结论:该院万古霉素的临床使用是基本合理的,但对特殊人群的使用,应重视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监测,加大病原学的检测力度,使临床使用更加安全、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30.
目的 评估甲磺酸萘莫司他体外抗凝在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CRRT的伴有高出血风险的脓毒症合并AKI患者。纳入2021年7月-2022年1月接受甲磺酸萘莫司他体外抗凝治疗的CRRT患者作为萘莫司他组;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2月未使用抗凝剂的CRRT患者病历资料,将其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CRRT的第1个滤器寿命、治疗72 h滤器使用数量、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42例,萘莫司他组患者2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平均动脉压、原发病、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评分、治疗前实验室检查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萘莫司他组患者第1个滤器寿命长于对照组患者(风险比=0.408,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72 h使用滤器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