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62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目的 了解广东省 1997~ 1999年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中脊髓灰质炎 (脊灰 )Ⅱ型疫苗衍生株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致病性。方法 从脊灰病毒感染的细胞悬液中提取总RNA ,将RT PCR扩增的产物进行RFLP分析及采用Sanger末端双脱氧终止法进行序列测定 ,并结合病例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7~ 1999年共从AFP病例中分离到 2 5例脊灰Ⅱ型疫苗株病毒 ,占分离到脊灰病毒病例总数的 37.9% ,其中S2×S3型重组病毒 18例 ,占 72 % ,S2×S1型 1例 ,非重组病毒 6例。S2×S3型重组病毒致残留麻痹 8例 ,占 4 4 .4 %。未服苗儿童感染S2×S3重组病毒致残留麻痹率(6 0 0 % )高于非重组病毒的残留麻痹率 (33 3% )。结论 Ⅱ型疫苗株脊灰病毒普遍存在基因重组现象 ,以S2×S3重组病毒多见 ,且致病性较强  相似文献   
222.
患者男,50岁,以腹前区进行性溃烂9月而就诊。初起为一无痛性红色结节,于1个月内增大并溃烂,随后扩及大部分上腹部及胸部,且在大腿、手臂和背部出现新的损害。无全身症状,经多次抗生素治疗未能阻止其发展。皮肤检查见上腹部有一不规则卵圆形75×50cm的红色斑块,边缘隆起成坡状,界限分明。胸部及躯干有许多卫星状损害。皮损上散布有0.5~1.0cm的坏死腐痂小病灶。此外在双大腿上部、左上臂及背部各有一处2~3cm的溃烂斑块。在患者背部及双上肢还有红疹样的发红区。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的阳性发现  相似文献   
223.
不同来源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的耐药性和毒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副溶血性弧菌水产品分离株与食物中毒分离株携带毒力基因和耐药情况及差异。方法:对132株副溶血性弧菌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耐药检测,对487株副溶血性弧菌以PCR方法进行毒力基因测定。结果:副溶血性弧菌菌株对14种抗生素都有耐药。同时对5种以上抗生素耐药的有60株,占45.5%。多重耐药株的构成比以海虾分离株和食物中毒株为主,占50%。耐药谱分析结果显示,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对青霉素类、庆大霉素、连霉素等,普遍有较高的耐药率。487株副溶血性弧菌的tdh和trh基因检测,食品分离株毒力基因的携带率明显低于食物中毒分离株。而食物中毒分离株中以携带tdh基因为多,占93.75%。结论:为防止超级耐药株的产生,应尽快立法加强对兽药使用的监控。复合PCR基因检测能缩短检测周期,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4.
目的:分析本地区人群地中海贫血的分子遗传学特征,为有效诊断和预防中重型患者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来本院门诊和住院部的就诊者进行地中海贫血(地贫)筛查,以血常规MCV(平均红细胞体积)和/或血红蛋白电泳进行初筛,阳性者进行基因分析。α基因检测缺失型和非缺失型的缺陷、β基因检测17种点突变。结果:α地贫基因型以--SEA/αα为主;α地贫2在轻型携带者(α地贫1+α地贫2)中占26.9%;非缺失型的基因缺陷占α地贫2的26.8%。β地贫中β41-42/β的比例最高,其次为β654/β、β-28/β和β17/β。281名β地贫携带者中有40人检出复合α基因的突变。结论:α地贫2和非缺失型α地贫在本地区的比例较高,应注意HbH的诊断和咨询。初筛为β地贫者应进行α基因检测。  相似文献   
225.
目的了解广东省部分地区近年发生的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菌株血清分型、毒力基因及耐药状况,为预防和控制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35株由湛江、东莞、中山、惠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食物中毒病例中分离获得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分型;采用PCR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和耐热直接相关溶血素基因(trh);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35株从食物中毒病例中分离到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株分属6个血清群,分别为O1、O2、O3、O4、O8及O10群,分别占20.0%、2.9%、62.9%、8.6%、2.9%、2.9%,其中O3:K6血清型共检出18株,占51.4%(18/35)。tdh携带率为88.6%(31/35),trh携带率为8.6%(3/35)。35株副溶血性弧菌对链霉素、氨苄西林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80.0%(28/35)和74.3%(26/35),而对四环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磺胺复合物S3、氯霉素、头孢曲松的敏感性均达80%以上(82.9%~94.3%)。结论在广东省部分地区引起食物中毒的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主要是O3群,其中又以O3:K6为主,主要携带tdh基因,对大多数抗生素敏感。  相似文献   
226.
2006—2008年广东省病毒性脑炎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广东省病毒性脑炎的病原学特征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分别选择位于广东省中部、西部和东部的各1家三甲医院为监测点,以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病例为监测对象,于2006年9月至2008年9月收集有关病例信息,并采集病例的血清和脑脊液,分别采用ELISA和RT—PCR(或PCR)的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测,ELISA法检测单纯疱疹病毒(HSV)、乙脑病毒(JEV)、腺病毒(ADV)、埃可病毒(ECOH)、柯萨奇病毒(COX)、巨细胞病毒(CMV)IgM抗体;RT—PCR(或PCR)法检测黄病毒(包括乙脑病毒和西尼罗病毒WNV)、肠道病毒(包括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单纯疱疹病毒Ⅰ和Ⅱ型、腺病毒、巨细胞病毒和Colti病毒的病毒核酸。同时收集同期广东省报告乙脑病例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6年9月至2008年9月3家监测医院共收治病毒性脑炎病例195例,男女性别比为1.6:1(120/75),各年龄段均有发病,但以10岁及以下儿童为多,占26.67%;同期广东省共报告乙脑发病例数296例,其中以10岁及以下和11~14岁儿童为主,分别占70.27%、26.01%。对3家监测医院收集的152例病毒性脑炎病例的血清进行病毒IgM抗体检测,共有47例病毒IgM抗体阳性,阳性率为30.92%。其中腺病毒IgM抗体阳性的最多,共有20例,占血清阳性病例数的42.55%,其次是单纯疱疹病毒IgM抗体阳性15例,占31.91%,乙脑病毒、巨细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数分别为5、3、3、1例;检测109例脑脊液,均未检测到病毒核酸;75.90%的监测病例未能检测出病毒抗体或病毒核酸。结论乙脑病例主要以1~14岁儿童为主,而其他病毒性脑炎在各年龄组均有发病;除乙脑外,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是广东省病毒性脑炎常见的病原体。应建立快速敏感的检测方法以进一步明确病毒性脑炎的病原学特征。  相似文献   
227.
目的研究在饮食加运动的基础上应用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对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糖尿病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对IFG患者按年龄、性别、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I)等均衡原则(P〉0.05)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在饮食加运动基础上给予口服安慰剂治疗,实验组在饮食加运动基础上予口服二甲双胍肠溶片和阿卡波糖胶囊治疗,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的干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实验组各项指标下降更明显;实验组在治疗前后FPG、FINS、2hPG、2hINS、HbA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FG患者,在饮食加运动基础上予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干预治疗,能更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和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28.
本文报告2例用氨苯砜治疗Sweet综合征有效的病例。例1.女性,40岁,因上肢患疼痛性皮损10天而就诊。检查见双侧前臂及手掌外侧均有直径0.5~3cm的多个触痛性红斑。体温37.7℃,全身体检正常。白细胞总数7800/μl,中性粒细胞仅0.55,淋巴细胞0.44,单核细胞0.01。血沉77mm/h,血小板计数220000/μl。组织病理示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血管周围浸润,有些真皮血管有内皮层肿胀。给予氨苯砜100mg每日2次,症状显著改善,发热及疼痛均消失。7天内斑块变平,硬肿消退。继续给药2周。  相似文献   
229.
患儿女,8岁,因大疱性发疹3个月而就诊。开始仅上背部发现一些小水疱和大疱,渐波及胸、腹及下肢。查体见上背、肩、胸、腹、胫及踝部广泛分布松弛性小疱和大疱(0.5~2.0cm),表面有糜烂。水疱呈小群集,临床类似疱疹样皮炎。尼氏征阳性。口腔及生殖器无皮损。血常规检查正常。HLA分型:A1,24~9;B22,49~(21);BW4,6;DR4;DRW53;DQW3。皮肤活检有棘层松解细胞的表皮中层裂隙。DIF检查在细胞间质中有IgG和C_3  相似文献   
230.
电化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幻灯、电影、电视、录音、录象等电教材料,对学生传授知识,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电化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它直接诉诸人们的感觉器官,国外一般称为视听教育。据研究,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如果把视听结合起来,就能记忆65%。所以它具有超过单用语言讲授的力量,是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