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3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中国35~59岁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及其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中国中年(35~59岁)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及变化.方法 利用国家"十五"期间(2004-2005年)的现况调查资料,并与"九五"期间(1998年)的可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中年人群MS患病率为12.1%,男性高于女性、北方地区高于南方地区、城市人群高于农村人群(P<0.05).同时有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三个因素者占60.4%."十五"期间MS标化患病率(10.0%)与"九五"期间(7.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男性大于女性、北方地区大于南方地区.无论南北方地区、城市农村人群,甘油三酯、体重指数、腰围的平均水平都显著高于"九五"期间.结论 中国中年人群MS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比较不同指南评价我国临床血脂异常达标率的差异,深入理解"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指南"(简称指南)与国内外相关指南的异同,促进指南更好地推广和应用.方法 对"第二次中国临床血脂控制现状多中心协作研究"调查的2094例患者,分别依据2007年发布的指南与1997年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简称建议)、美国2004年更新的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报告(简称ATPⅢ)计算LDL-C目标值的达标率.结果 (1)依据建议、ATPⅢ和指南,总达标率分别为62%、34%和50%.(2)以指南为参照,全部极高危和40%高危患者被建议低估;低、中和高危患者各有40%以上被ATPⅢ高估.(3)指南与建议达标率差异中,90%由危险分层不同所致;ATPⅢ与指南达标率差异中,约30%由危险分层不同所致,70%由治疗目标值不同所致.结论 应用不同指南为依据,达标率差异明显.指南较建议危险分层更加积极,较ATPⅢ简单实用.指南更适合在我国人群使用,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3.
目的 了解北方农村地区男性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现状及其与饮酒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甘肃榆中县、北京顺义区、吉林东丰县和吉林靖宇县等4个区县分别抽取4个村.每个区县分别调查>35岁人群1 250人,男女各半.各村平均分配样本量.收集吸烟、饮酒、血压、身高、体重等相关因素资料并采集血样.将人群分为不饮酒、少量饮酒(<20 g/d)、中量饮酒(20~80g/d)和大量饮酒(>80 g/d)四组.选取其中的2 062例男性进行分析.MS定义选用中国糖尿病学会的标准.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饮酒与MS的关系.结果 调查对象平均年龄(55.9±10.8)岁,41.4%饮酒.MS患病率为11.6%,饮酒者(13.1%)高于不饮酒者(10.5%)(x2=3.30,P=0.069).MS患病率随着饮酒量(Z =39.08,P<0.001)和饮酒频率(Z =39.65,P<0.001)的增加上升.调整其他因素后,中量以上饮酒可显著增加MS患病风险(均有P<0.05);饮酒频度与MS关系并不显著(均有P>0.05).结论 在男性人群中,中量饮酒可增加MS风险.应该给与针对性的干预,限制饮酒量.  相似文献   
44.
低浓度一氧化氮吸入筛选重度肺动脉高压根治手术适应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以一氧化氮吸入作为评估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重度肺动脉高压病人肺血管扩张能力的方法 ,寻找筛选肺动脉高压手术适应证的最佳标准。方法 选择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病人 5 3例 ,分别行右心导管检查 ,测定每例在基础状态下 ,吸入纯氧或一氧化氮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参数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 3例吸入一氧化氮、纯氧与基础状态下相比较 ,肺动脉收缩压 ,舒张压及平均压两两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 (P <0 0 5 ) ;主动脉收缩压 ,舒张压及平均压两两之间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肺循环阻力与体循环阻力之比在吸入一氧化氮及吸氧后均明显降低 (P <0 0 5 ) ,而吸入一氧化氮和吸氧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36例采取手术治疗。结论 术前吸入一氧化氮肺循环阻力与体循环阻力之比下降与否与手术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5.
血脂康对老年人冠心病二级预防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血脂康调整血脂对老年人冠心病的二级预防结果. 方法对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中的2550例老年和2320例非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干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老年患者的各类临床事件的发生率远高于非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血脂康治疗组与对照组发生冠心病事件各为97例(7.6%)和164例(12.9%),治疗组减少41.3%(P<0.0001);死亡事件各发生92例(7.2%)和140例(11.0%),治疗组减少34.8%(P<0.001),其中冠心病死亡减少34.0%(P<0.01),肿瘤死亡减少57.6%(P<0.05).未发现治疗组药物不良事件的增加. 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较非老年患者处于更高危状态,血脂康用于老年患者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6.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评价在农村社区开展高血压管理的效果。方法采取流行病学类实验的方法,在甘肃榆中县抽取2个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干预组;在永登县选择经济水平、医疗条件相当的两个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常规组。干预组医务人员用简易农村社区高血压管理流程培训,并按照流程要求管理患者,每个患者管理半年;常规组沿用现行处理原则,收集基线及6个月时的资料。主要指标为血压控制率。效果为基线的率(均值)-半年后的率(均值)。结果干预组患者半年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下降了12.0mm Hg(P<0.05)、6.9mm Hg(P<0.05),缺乏运动的比例也降低12.8%(P<0.05),血压控制率增加了65.2%(P<0.05)。常规组仅血糖降低了2.0mmol/L(P<0.05),总胆固醇增加了0.5mmol/L(P<0.05)。干预组患者吸烟、缺乏运动的比例随随访时间延长逐渐下降,血压水平也呈类似趋势,而BMI无显著变化;血压控制率随管理时间延长控制率而逐步升高。结论在农村社区高血压患者中进行管理可以显著改善高血压控制状况。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农村体力活动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利用甘肃榆中农村心血管病及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体力活动量采用梅脱-小时(MET-hr)为定量单位。结果本次研究有效问卷1087份。男女间文化程度和年收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率和吸烟率有显著差异(P〈0.01)。劳作、家务、运动和交通体力活动中,农民的劳作日均活动量最高。高血压人群及中心性肥胖人群的劳作和日均活动总量分别低于非患病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交通和休闲运动量与各类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调整人口学特征后,劳作活动量和日均体力活动总量的增加对中心性肥胖有保护作用,运动量越大保护作用越强(P〈0.05);同时高强度的劳作或增加日均活动总量对超重/肥胖有保护作用(P〈0.05)。结论我国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的居民运动情况不同,国内应针对不同人群的体力活动特点制定指南,引导我国居民积极参加体力活动。  相似文献   
48.
血浆抵抗素水平与肥胖间关系的横断面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浆抵抗素水平与肥胖间的关系。方法:2005年对北京市石景山区1258例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39例,女性819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系统收集吸烟、饮酒、体力活动、血压、血脂、血糖、体重、腰围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资料,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研究人群血浆抵抗素水平。结果:同时按照腰围(男性85cm、85~90cm、≥90cm,女性80cm、80~85cm、≥85cm)和体重指数(BMI24kg/m2、24~28kg/m2、≥28kg/m2)分别比较各自的血浆抵抗素水平。结果显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随着BMI和(或)腰围增加,血浆抵抗素水平显著升高;男性BMI24kg/m2、腰围85cm者血浆抵抗素水平最低,而BMI≥28kg/m2、腰围≥90cm者血浆抵抗素水平最高,两者血浆抵抗素水平的中位数分别为1.66ng/ml和3.41ng/ml(P0.001);女性BMI24kg/m2、腰围80cm者血浆抵抗素水平最低,而BMI≥28kg/m2、腰围≥85cm者血浆抵抗素水平最高,两者血浆抵抗素的中位数分别为2.06ng/ml和3.81ng/ml(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即使在控制了年龄、吸烟、饮酒、饮茶、体力活动、血压、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的情况下,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血浆抵抗素水平与腰围和体重指数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关联。结论:本研究显示血浆抵抗素水平和肥胖之间存在密切关联,然而由于本研究为横断面关联研究,其研究结果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进行证实。  相似文献   
49.
目的了解我国职业人群高血压知识、态度和行为(简称知信行,KAP)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于2012-2013年在全国61家工作场所共抽取37 856名18~60岁职工进行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和高血压的防治态度及行为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高血压KAP总分合格率为59.4%,知识题中"高血压主要并发症"问题知晓率最低(11.7%);信念题中"相信控制体质量有利于高血压防治"持有率最低(84.7%);行为题中"规律锻炼"形成率最低(23.1%)。KAP总分合格率女性高于男性(70.7%比53.4%,P0.01),且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受教育程度的升高而升高(趋势P值0.05),西部地区、工人、未婚人员、私企员工KAP总分合格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OR(95%CI)2.19(2.09~2.30)]、50~60岁[1.85(1.69~2.03)]、东部地区[1.07(1.01~1.13)]、大学学历[3.10(2.89~3.33)]、办事人员[0.75(0.66~0.85)]、工人[0.85(0.78~0.93)]、已婚人员[1.21(1.12~1.31)]和就职于研究机构[1.83(1.59~2.10)]是高血压防治KAP总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我国职业人群高血压知信行现状有待提高,应基于工作场所开展全方位的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50.
目的了解金坛地区中年人群肥胖现况及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关系。方法 2009~2010年期间在金坛地区抽取35~64岁调查对象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调查对象982人。计算中年人群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并分析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金坛地区35~64岁中年人群超重率为42.77%,肥胖率为18.94%,轻、重度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分别为38.70%、19.96%。不同性别间超重、肥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中心性肥胖患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人群中,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患病的比例明显增加,其中超重、肥胖人群中同时具有3个危险因素的比例是正常体重人群的3.56倍和6.05倍;而轻度、重度中心性肥胖人群中同时具有3个危险因素的比例是非中心性肥胖正常人群的4.62倍及5.51倍(P0.05)。结论金坛地区中年人群中体重异常者近六成,肥胖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比例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