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灭螺药物25%杀螺胺悬浮剂(SCN)、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MNSC)、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WPN)及其与草甘膦复配药在实验室和现场的灭螺效果分析及应用成本,评价各种灭螺药物及复配药推广应用价值。方法将SCN、MNSC和草甘膦分别配制成有效剂量为2μl/L(室内浸杀法)、2 ml/m~3(现场浸杀法)和2 ml/m~2(室内和现场喷洒法)的药剂,同时将WPN粉剂分别配制成有效剂量为2 mg/L(室内浸杀法)、2 g/m~3(现场浸杀法)和2 g/m~2(室内和现场喷洒法)的药剂。设SCN、SCN复配草甘膦(1:1)、MNSC、MNSC复配草甘膦(1:1)、WPN复配草甘膦(1:1)5个实验组,设WPN为药物对照组,另设草甘膦对照组和清水对照组。室内浸杀实验中,每组分别投放钉螺30只;现场浸杀实验投放螺袋9袋,每袋30只钉螺。分别于施药后24、48和72 h从每个投放点各取3个螺袋,计算钉螺死亡率。室内喷洒实验中,每组投放钉螺100只,于施药后第1、3和7天计算钉螺死亡率;现场喷洒实验中,每组施药1个有螺沟渠小区(面积约为100 m~2),施药后第1、3、7天用棋盘式抽样法每组抽取10框钉螺,计算钉螺死亡率。结合灭螺药物及其复配药用药成本、灭螺人工费、除草人工费等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室内浸杀实验结果显示,除SCN复配草甘膦实验组浸杀24 h钉螺死亡率为96.7%(29/30)外,其余4个实验组浸杀24、48、72 h钉螺死亡率均达100%,实验组与药物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内喷洒实验结果显示,除SCN复配草甘膦实验组喷洒后第1天钉螺死亡率为91.0%(91/100),第3、7天钉螺死亡率均≥95%,其余4个实验组喷洒后第3、7天钉螺死亡率均达100%,实验组与药物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现场浸杀实验结果显示,除SCN复配草甘膦实验组外(95%),其余4个实验组和药物对照组浸杀24、48、72 h钉螺死亡率均达100%,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现场喷洒实验结果显示,MNSC复配草甘膦实验组喷洒后第1、3、7天钉螺死亡率均为100%,高于药物对照组的91.8%(258/281)、95.4%(206/216)、94.5%(147/155)(P0.05),其他4个实验组与药物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现场灭螺中,使用单种灭螺药需先人工除草再使用原药灭螺,需投工两次,SCN、MNSC和WPN 3种原药每100 m~2灭螺的合计成本分别为101.00元、101.80元和103.90元;应用复配药灭螺,每100 m~(2 )SCN复配草甘膦、MNSC复配草甘膦和WPN复配草甘膦的合计成本分别为69.50元、70.30元和72.40元,均低于使用单种相应灭螺药原药的成本。结论灭螺药物SCN、MNSC和WPN及其与草甘膦复配物均能有效灭螺,但综合考虑灭螺的效果和应用成本,推荐在现场喷洒灭螺中应用剂量为2 g/m~2或2 ml/m~2的灭螺药物复配草甘膦药。  相似文献   
12.
负压封闭引流结合闭式灌洗引流治疗骨科创伤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14年9月~2015年4月收治的15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采取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闭式灌洗引流治疗。除1例怀疑结核感染外,其余14例通过该种方式治愈。对骨科创伤后深部感染采用VSD结合闭式灌洗引流治疗有效,能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3.
VSD治疗截肢术后残端皮瓣坏死合并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海龙  陈登  王军海  王志烈 《实用骨科杂志》2010,16(7):538-539,I0001
目的探讨负压闭式引流技术在治疗创伤性截肢术后残端皮瓣坏死合并感染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2005年10月至2009年8月我科对12例创伤性截肢术后肢体残端皮瓣坏死合并感染患者应用负压闭式引流技术治疗,术后50~60kPa中心负压吸引7~10d后全部行中厚皮片植皮。结果经负压闭式引流7~10d后,本组12例患者中有10例直接行植皮术,2例更换二次负压吸引后植皮,植皮前所有创面肉芽组织新鲜,呈粉红色颗粒状,触碰易出血,直接行中厚皮片植皮后创面全部愈合,无一例发生深部感染及骨髓炎等并发症。结论负压闭式引流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引流充分,是一种治疗截肢术后残端皮瓣坏死合并感染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4.
循证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简介。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求医疗实践应以具有科学依据的临床研究为基础,结合丰富的正确的临床经验来实施,使患能获得正确、高效而经济的治疗。循证医学反对墨守成规,要求不断知识更新,提倡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5.
腺性膀胱炎动物模型的尿流动力学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SD大鼠腺性膀胱炎尿流动力学检查方法。方法:将50只SD大鼠分成3组:模型组采用DH5a大肠杆菌溶液,隔两日灌注雌性SD大鼠膀胱诱导产生腺性膀胱炎动物模型;盐水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每隔两日膀胱灌注,共持续45天;空白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同条件饲养。45天后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及病理检测。结果:尿动力学检查提示模型组大鼠储尿期膀胱逼尿肌不稳定发生率与对照组、空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确立了腺性膀胱炎的动物模型尿流动力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丙烯酸酯类在骨科的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进展十分迅速。国外文献内有关自凝甲基丙烯酸甲酯骨胶泥(Bone cement)用于骨科的报导很多,到1976年仅仅在髋全关节置换成形术的应用已超过数十万例,目前已用于其它骨科手术。四川省医用高分子材料科研协作组丙烯酸酯类骨固着剂协作组(四川省化学所,成都工学院,四川医学院)在1977年成功地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粉。它的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和总结改良尺骨鹰嘴截骨法治疗复杂肱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3月在本科行手术治疗的25例复杂肱骨远端骨折病例,其中AO分型C2型7例,C3型18例,均采用改良尺骨鹰嘴截骨法和解剖型锁定钢板90°双平面固定肱骨远端内外侧柱,截骨块利用锁定钢板固定,术后跟踪随访,利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后关节疼痛、运动功能、稳定性以及日常生活4个方面进行评分,以总分≥90分为优,75~89分为良,60~74分为中,60分为差,评定疗效并总结经验。结果 25例患者获得10~18个月(平均12.5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无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松动断裂、感染等并发症,Mayo评分优8例,良13例,中4例。结论 采用改良尺骨鹰嘴截骨和双钢板固定治疗复杂肱骨远端骨折,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例1 男,23岁,右小腿内下方肿块进行性增大9月余,经治不愈,追询17月前局部有撞伤史。检查:右小腿内踝上方3cm处有一约4×5×7cm之肿块,表面高低不平,质硬,隆起高峰处质中软,有轻度压痛,皮肤无红热及水肿。X线表现:右胫骨内踝上2.5cm处有一约8cm范围大小不等之蜂窝状囊状溶骨性破坏,其间骨间隔较粗,边缘清晰锐利,局部有硬化,病变区骨皮质因不同程度膨胀而断裂,囊内未见钙化,无骨膜反应。手术所见:截肢手术,肿瘤呈囊状,内含淡黄色液体,刮出物为灰白红色软组织物。病理诊断:右胫骨原发造釉细胞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对比。方法分析72例2016年2月—2017年10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择期PCI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急诊PCI治疗。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左心射血分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高,减少不良事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