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儿童髋臼前倾角的CT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正常儿童与髋脱位儿童髋臼前倾角的变化情况。方法 应用CT技术,测量正常组(105髋)和异常组(303髋)的髋臼前倾角。结果 儿童的髋臼前倾角较正常成年人小;0~6岁髋脱位患儿的髋臼前倾角较正常儿童的髋臼前倾角增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髋臼前倾角的发育在儿童期较为缓慢。髋脱位患儿的髋臼前倾角增大.复位手术前后应增加CT检查以明确前倾角度。  相似文献   
22.
婴幼儿先天性垂直距骨与斜形距骨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先天性垂直距骨 (congenitalverticaltalus,CVT)和斜形距骨 (obliquetalus,OT)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矫形手段。方法 以足侧位片测得距骨轴 第一跖骨基底部夹角 (TAM BA),跟骨轴 第一跖骨基底部夹角(CAMBA),跟距间夹角为诊断依据和评判标准,6例 10足诊断为CVT,给予了Ⅰ期软组织松解手术。手术平均年龄16.5个月,随访平均时间 24个月。另 6例 10足诊断为OT,给予系列石膏矫形。平均年龄11.3个月。结果 CVT组 10足有良好外观和足弓,距下关节和踝关节无明显功能障碍, X线显示无距骨缺血性坏死。平均TAMBA:术前 66°(50°~98°),术后2.3°(-13°~ 16°);平均CAMBA:术前26.1°(14°~ 60°),术后 -4.51°(-25°~ 8°);平均跟距角:术前51.8°(42°~ 67°),术后 28.2°(23°~ 35°)。8足效果为优, 2足为良好。OT组 10足的平均TAMBA由48.7°(27°~76°)改善至13.7°(-2°~33°)。平均CAMBA由12.2°(-11°~48°)改善至-8.6°(-25°~14°)。平均跟距角由48.7°(32°~65°)变化为36.5°(22°~59°)。1足仍为舟状骨半脱位(TAMBA33°)。结论 足部最大跖屈位TAMBA值是鉴定僵硬性CVT与松弛性OT最为确切的指标。绝大多数OT畸形经保守治疗即可复位。而手术复位几乎是治疗CVT的唯一方法,早期软组织松解术是婴幼儿  相似文献   
23.
目的介绍一种可用于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Le Coeur骨盆三联截骨术。方法本组9人10髋,平均手术年龄8岁7个月(6岁5个月~12岁11个月)。手术由股骨近端的短缩、内翻或/和旋转截骨与骨盆三联截骨两个部分组成。骨盆截骨经二个切口完成:内收肌入路截断耻骨上下支,髋前外侧入路截开髂骨;将耻骨上下支向后、内推移并使断端重叠,将截开的髂骨远端向下翻压、向前旋转;自体股骨干骨块或异体骨块嵌入髂骨截面作支撑,2~3枚克氏钢针固定;术后髋人字形模具固定6~8周。结果7人有保守复位史,3人有手术复位史。手术后及短期随访的X线片上的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或Sharp角,Wiberg中心边缘角(center edge angle,CE),髋臼股骨头指数(acetabular-head-index,AHI)均有明显改善,闭孔的形态大小可基本恢复对称。结论Le Coeur骨盆三联截骨术操作简单,风险小,能使股骨头获得良好的覆盖,适合于大龄儿童的髋臼发育不良或半脱位。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髋臼各组成部分环状骨突生长板的生长速度。方法选用年龄3~4周的新西兰大白兔20只,采用伸膝位长腿石膏管型固定的方法,将幼兔的左下肢固定8周,分别于固定后4、6、8周拍摄X线片直至出现髋臼发育不良兔动物模型7只。将分离出的发育不良髋臼制作病理组织学切片,运用图像分析技术量化髋臼发育不良动物模型中髋臼各组成部分(髂骨、坐骨、耻骨)的环状骨突生长板的生长速度。结果实验组发育不良的髋臼各骨中,坐骨环状骨突生长板生长速度最大,其次为髂骨,耻骨环状骨突生长板生长速度最低;对照组发育正常的髋臼各骨中,髂骨环状骨突生长板生长速度最大,其次为坐骨,耻骨环状骨突生长板生长速度最低。结论不同方向的力学刺激对髋臼各骨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5.
范清  陈珽  张菁 《上海医学》2007,30(5):373-374,F0004
股骨干骨折约占儿童骨折总数的1.6%,由于股骨承担负重功能,骨折后需手术和卧床休息,其带来的后果较为严重。股骨干骨折的处理方法多样,包括皮牵引、骨牵引、夹板固定、石膏固定、内固定支架及外固定支架等。我科自2001年12月至2004年5月以外固定支架治疗25例股骨干骨折患儿,均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6.
先天性肌性斜颈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先天性肌性斜颈(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CMT)是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和纤维性变性所致头部向患侧偏斜的常见病,发病率为0.4%-1.3%,1/4发生在右侧,早期无骨性改变。新生儿期若能予以积极的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如果幼年期未采取积极的治疗,畸形将不断加重,并可出现颈椎发育异常,产生不可逆的后果。本文通过探讨CMT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为该病的保守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儿童开放性肘关节术后康复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45例肘关节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儿童(男30例,女1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治疗组应用远红外线热疗+上肢CPM+关节活动度练习的康复方法进行肘关节功能训练,对照组1应用CPM+关节活动度练习方法进行训练,对照组2应用远红外线+关节活动度练习进行肘关节功能训练,共治疗2周,每天在治疗前后进行患侧肘关节屈伸活动度的测量,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肘关节活动度每日平均增加为11.34°,对照组1为7.81°,对照组2为7.07°,三组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肘关节活动度的提高是最有效的。结论:儿童开放性肘关节术后,进行热疗、持续被动活动和运动疗法的综合治疗是必要和最有效的。  相似文献   
28.
作为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B超筛查的重要补充手段,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诊断、治疗和随访婴幼儿DDH,如观察髋关节异常解剖结构,指导经保守治疗,尤其是反复脱位的复杂患儿的头臼同心复位,帮助术者选择最佳手术方式等.近期有学者根据MRI影像学特点总结出可能预测DDH髋关节发展趋势的指标,为全面评估髋关节功能和预后提供了新思路.该文就MRI在婴幼儿DDH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9.
目的了解先天性肌性斜颈(CMT)伴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DH)发生情况及其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87例月龄〈2个月的CMT患儿,应用Graf方法行双侧髋关节B超、骨盆X线摄片检查以明确诊断,筛查DDH并对其髋关节类型进行分类。CMT采用手法推拿、磁贴、家庭体位矫治、热敷治疗,DDH采用屈髋外展支架、外展位石膏治疗,观察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结果187例CMT患儿中,24例(12.8%)合并DDH;髋关节类型:Ⅱb型22例(91.7%),Ⅲa型2例(8.3%)。24例患儿通过早期康复和屈髋外展支具治疗,共存疾病完全恢复正常。结论CMT和DDH有较高的共存比例,B超检查可以作为CMT新生儿筛查DDH的手段。同时对CMT和DDH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评价早期应用手法+石膏矫形结合小切口微创方法治疗先天性垂直距骨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自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治疗的先天性垂直距骨16例30足给予手法+跖屈内翻位系列石膏矫形固定和小切口微创方法治疗的患儿,术后石膏固定12周,拆去石膏后佩戴跖屈内翻位支具,最初3个月每天23 h,随后佩戴20 h至行走期,会行走后夜间佩戴至4岁.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及X线检查,采用Adelaar临床体征评分及Hamanishi的X线参数,结果比较进行t检验.结果 16例30足随访时间12~63.6个月,平均43.2个月,所有CTV具有良好外观和足弓,踝关节无明显功能障碍,背屈:术前/术后10°(0°~20°)/22.5°(5°~35°)(P<0.01),跖屈:术前/术后-10°(-20°~0°)/22.5°(5°~35°)(P<0.001),术后效果为优83.7%,良10%,可3.3%,均可穿日常鞋行走.结论 应用手法按摩及系列石膏固定结合不切开或小切口切开复位距舟关节治疗先天性垂直距骨,具有微创、手术瘢痕少、术后近期足踝功能恢复满意的优点,同时也为远期足踝功能恢复提供保障.支具的运用有利于防止畸形的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