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4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9篇 |
口腔科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122篇 |
内科学 | 65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8篇 |
外科学 | 18篇 |
综合类 | 164篇 |
预防医学 | 64篇 |
药学 | 56篇 |
中国医学 | 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26篇 |
2012年 | 24篇 |
2011年 | 42篇 |
2010年 | 49篇 |
2009年 | 42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20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27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目的 探讨低剂量CR在胸部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150例健康体检低剂量胸部CR,低剂量采用:120kV,160m A,16ms,1.8米距离站立位摄片;常规剂量组除曝光时间采用32ms外,其它扫描参数同第一组.结果 1.全部病例在32ms及更小剂量条件下获得可以用于筛检的图像,不必使用高条件.多数病例在16m As条件下可以获得适用于筛检的图像(62例,77.5%),少数可以用更小剂量(16例,10.6%),其余需要稍高条件(38例,25.3%).2.16ms剂量组图像良好,补充的8ms图像欠佳者,其身高体重比的95%可信区间1.00~1.03;16ms剂量组图像欠佳,24ms图像良好者,其身高体重比的95%可信区间1.13~1.22;16ms剂量与8ms剂量图像均良好者,其身高体重比的95%可信区间0.83~0.88.结论 身身高体重比小于0.9时可采用8m s,0.9~1.05时可采用16m s,大于1.05时应采用24-32 ms,作为筛检,一般可以不用更大的剂量. 相似文献
122.
123.
空气中氧化氮的催化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气中氮氧化物经三氧化铬氧化管氧化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被吸收于NaOH溶液中形成亚硝酸根离子,在甲酸介质中亚硝酸根对溴酸钾氧化甲基橙褪色反应有催化作用。本法测定亚硝酸根的线性范围为1.0 ̄10.0μg/10ml,直线回归方程为Y=0.1471X+0.0322,检出限为1.0μg/10ml。方法简便、灵敏,可用于空气中氧氮化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4.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干预对于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临床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和接受四联降压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血压值及远期并发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AMD评分和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类并发症发生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减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25.
126.
127.
128.
全喉切除加颈淋巴结清扫术66例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喉癌是喉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喉切除术是指把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声带、室带、会厌、杓会厌襞等完全切除的手术。全喉切除加双颈淋巴结清扫术能有效的延长患者的生命,因颈部留有一永久性喉造瘘口,呼吸和排痰将终身由气管造瘘口完成,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做好喉癌患者呼吸道和心理护理尤为重要。2002年1月至2006年5月,我科共收治66例全喉切除加颈淋巴结清扫患者,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实验组35例,男34例,女1例,声门上型25例,声门型8型,声门下型2例,年龄31~77岁,平均年龄53.73±10.3岁。对照组31例,男29例,女2例,… 相似文献
129.
据国家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15~34岁人群中,自杀是第一位死亡原因。一个人的自杀,会对周围6~8个人产生长久而巨大的心理影响。自杀已经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