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3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149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74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60篇
口腔科学   53篇
临床医学   352篇
内科学   256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48篇
特种医学   6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48篇
综合类   817篇
预防医学   378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333篇
  4篇
中国医学   322篇
肿瘤学   11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疟疾是由按蚊叮咬或输入携带疟原虫血液引起的一类高传染性疾病,其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尽管临床上使用的抗疟疾药物对疟疾的防控不可或缺,但随着长期广泛使用甚至滥用,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为克服耐药性,研发新型抗疟疾药物势在必行。吡唑类化合物具有包括抗疟疾在内的多种生物活性,且某些吡唑类药物已广泛用于临床,故这类化合物引起了药物化学家的持续关注。本文将归纳吡唑杂合体在抗疟疾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讨论此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992.
蝉花是寄生在蝉上的一种虫草真菌,也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现代研究表明蝉花具有免疫调节、改善肾功能、抗疲劳、抗肿瘤、降血糖等广泛的药理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取得良好的疗效。综述天然蝉花或人工培养蝉花延缓糖尿病肾病、抗肾间质纤维化、抗肾小球硬化、保护残肾等对肾损伤保护作用的药理研究进展,以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研究进展,以期为开发具有肾损伤保护作用的新药与大健康产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3.
蝉花是寄生在蝉上的真菌,也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现代研究表明蝉花及其有效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疲劳、抗肿瘤、降血糖及改善肾功能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尤其以增强免疫力作用的研究报道为多。近年来蝉花的抗肿瘤活性也逐渐受到关注,因此主要对蝉花的增强免疫力和抗肿瘤活性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其后续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94.
王全巧  孙宝 《中国药师》2020,(5):978-979
摘要: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同时测定五味沙棘散中7个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QUITY UPLC BEH C18柱(100 mm×2.1 mm,1.8μm),以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1,检测波长为250 nm、37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μl。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对含量测定结果进行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栀子苷、甘草苷、槲皮素、异鼠李素、甘草酸、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49.53~445.80μg·ml-1、5.86~52.74μg·ml-1、8.35~75.12μg·ml-1、11.80~106.20μg·ml-1、16.74~150.70μg·ml-1、41.73~375.60μg·ml-1、60.23~542.20μg·ml-1(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6%,98.9%,98.8%,99.0%,99.0%,98.9%,99.3%,RSD分别为0.3%,0.2%,0.1%,0.4%,0.3%,0.3%,0.2%(n=9)。同一厂家产品质量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同厂家样品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五味沙棘散的质量控制,提示厂家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沙棘膏和木香质量的控制,为五味沙棘散质量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对不同含氟量低氟砖茶预防饮茶型氟中毒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达来诺日镇罕达罕嘎查、哈达英格嘎查居民分别为饮用含氟量(204.5±10.2)、(308.2±15.4)mg/kg低氟青砖茶预防试验点,选择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苏木苏布尔嘎嘎查居民为饮用含氟量(115.8±38.4)mg/kg、四子王旗吉生太镇南号一组和南号二组居民为分别饮用(200.6±20.5)mg/kg、(301.9±28.4)mg/kg低氟普洱砖茶预防试验点。开展预防试验前,用Dean法检查20~70岁成人氟斑牙,临床和X线法检查氟骨症,并根据《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192-2008)进行氟骨症诊断。用便携双能X线机检查预防试验前、预防试验24个月后成人骨密度,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预防试验点饮用水、砖茶、砖茶饮料、居民尿含氟量,计算居民日经砖茶饮料摄氟量。结果预防试验点氟斑牙检出率54.84%~79.63%;临床氟骨症检出率50.91%~65.69%;X线氟骨症检出率44.30%~65.17%,X线重度氟骨症检出率2.27%~8.86%,预防试验点均为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成人骨密度0.451~0.508,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检出率38.6%~62.5%。饮水含氟量均≤1.0 mg/L;砖茶含氟量805.6~918.5 mg/kg;预防试验前砖茶饮料含氟量罕达罕嘎查(2.16±1.12)mg/L、哈达英格嘎查(2.82±1.38)mg/L、苏布尔嘎嘎查(1.61±0.74)mg/L、南号一组(3.95±1.22)mg/L,南号二组(3.56±1.39)mg/L;成人尿含氟量罕达罕嘎查(2.78±1.57)mg/L、哈达英格嘎查(2.96±1.80)mg/L,苏布尔嘎嘎查(1.53±0.70)mg/L,南号一组(2.82±1.47)mg/L,南号二组(2.76±1.79)mg/L;经砖茶饮料摄氟量罕达罕嘎查(8.12±5.84)mg/d,哈达英格嘎查(6.42±5.04)mg/d,苏布尔嘎嘎查(3.95±2.42)mg/d,南号一组(8.31±4.49)mg/d,南号二组(6.66±4.73)mg/d。预防试验后24个月骨密度罕达罕嘎查0.527±0.083,显著高于预防试验前(t=3.65,P<0.01),哈达英格嘎查0.443±0.131、苏布尔嘎嘎查0.471±0.110、南号一组0.446±0.118、南号二组0.444±0.099,与预防试验前比较差异均不显著;砖茶饮料含氟量罕达罕嘎查(1.18±0.45)mg/L、哈达英格嘎查(1.60±0.85)mg/L、苏布尔嘎嘎查(0.62±0.29)mg/L、南号一组(1.16±0.35)mg/L、南号二组(1.60±0.71)mg/L,均显著低于预防试验前(P<0.05),苏布尔嘎嘎查显著低于其他预防试验点(P<0.01),罕达罕嘎查显著低于哈达英格嘎查(P<0.05),南号一组显著低于南号二组(P<0.05),苏布尔嘎嘎查、罕达罕嘎查、南号一组符合小型集中式供水国家标准(GB5749-2006氟化物<1.2 mg/L);尿含氟量罕达罕嘎查(2.35±1.04)mg/L、南号一组(2.12±0.96)mg/L显著低于预防试验前(P<0.05),哈达英格嘎查(2.81±1.00)mg/L、苏布尔嘎嘎查(1.47±0.69)mg/L、南号二组(2.48±1.17)mg/L低于预防试验前,但差异均无显著性;经砖茶饮料日摄氟量罕达罕嘎查(2.99±1.71)mg/d、哈达英格嘎查(3.66±2.22)mg/d、苏布尔嘎嘎查(1.75±1.26)mg/d、南号一组(3.08±1.56)mg/d、南号二组(3.52±2.42)mg/d均显著低于预防试验前(P<0.05),苏布尔嘎嘎查显著低于其他预防试验点(P<0.01),苏布尔嘎嘎查、罕达罕嘎查、南号一组经砖茶饮料日摄氟量在国家卫生标准允许限量内(WS/T 87-1996允许限量3.5 mg/d)。结论饮用低氟砖茶可有效预防饮茶型氟中毒,含氟量≤(204.5±10.2)mg/kg低氟砖茶预防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肺动脉压力和B型脑钠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自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8例,入院后24小时内和术后1周分别测定BNP和采用心超测定肺动脉压力,然后根据入院时肺动脉压力分组,分为 PAP≤30 mmHg 组,30 mmHg<PAP<90 mmHg,PAP≥90 mmHg三组。结果在入选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术前PAP≤30 mmHg组BNP(186±11.2)pg/ml,明显低于30 mmHg<PAP<90 mmHg组(835±46.8)pg/ml,后者又明显低于PAP≥90 mmHg组(1104.5±69.3)pg/ml,(P<0.01)。术后三组肺动脉压力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分别为(16.8±1.5)mmHg,(17.2±1.6)mmHg,(17.8±1.9)mmHg。术后三组BNP分别为(140±9.1)pg/ml,(145±10.3)pg/ml,(151±10.6)pg/ml。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手术矫正血液分流前,肺动脉压力和BNP密切相关,肺动脉压力越高,BNP水平也越高。术后随着血液动力学改善,肺动脉压力较术前迅速改善,BNP水平也明显下降。术后BNP水平高低与术前肺动脉压力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游离皮瓣修复老年患者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及兄弟医院在2004年9月—2013年2月期间采用游离皮瓣治疗的各种组织缺损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收治164例,按年龄将其分成两组,其中老年组(≥60岁)54例,年轻组(<60岁)110例。其中口腔肿瘤78例,四肢创伤66例,四肢骨与软组织肿瘤10例,头皮缺损5例,放射性骨髓炎5例,所有组织缺损均采用游离皮瓣进行修复。主要对手术时间、出血量、皮瓣坏死率、血管探查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0天内均无死亡病例,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皮瓣坏死率及血管探查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游离皮瓣技术修复老年患者组织缺损是安全可靠的,高龄并不是游离皮瓣手术禁忌症,但必须严格把握适应症,注意并存疾病对手术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利用HCV不同区段抗原的单片段EIA试剂及RT-PCR方法,对HCV的不同临床症状表现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不同临床症状表现阶段的病人对抗原的反应性有所不同。任性肝炎病人抗原反应性较强,表现在抗体的检出车及S/Co值均高;肝癌病人对各抗原及RT-PCR反应较低,推测可能与肝癌的特株病理变化有关。在ALT正常而抗HCV阳性组中,抗原的反应性低于任性肝炎和急性肝炎组,而其RT-PCR的阳性率高于其它组,因此,推测此时期病人传染性强。结果发现E1、E2抗体阳性时存在病毒血症。研究显示抗NS3和抗C抗体在各组的检出率和反应性均强。在肝癌病人中抗NS3抗体显示了很高的检出率,结果证明核心和抗NS3抗体的检测是目前抗体的主要检测手段,同时RT-PCR检测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99.
在包括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在内的免疫抑制损害的患者,以及包括成人与儿童的非免疫损害的宿主体内,隐孢子虫作为一种肠道病原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