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9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149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74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61篇
口腔科学   53篇
临床医学   354篇
内科学   257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48篇
特种医学   6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51篇
综合类   821篇
预防医学   381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342篇
  4篇
中国医学   323篇
肿瘤学   11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例 1,女 ,4 8岁。因间歇性右上腹疼痛一年入院 ,B超诊断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行LC术。术中因胆囊管粗 ,一个钛夹无法夹全胆囊管 ,故用两个钛夹交错钳夹 ,术后患者血压偏低 (13.0 / 8.0kPa)。次日出现腹胀且逐渐加重 ,并出现呼吸困难 ,用氨茶碱等对症治疗 ,效果不佳。术后 5 6小时出现休克。B超及腹穿证实 ,患者腹腔内有大量胆汁样渗液 ,但已丧失抢救时机 ,因胆漏至弥漫性腹膜炎发生感染性休克而死亡。例 2 ,女 ,6 8岁 ,因间歇性右上腹隐痛不适 2年入院 ,B超诊断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行LC术 ,手术顺利 ,术后第 2天在上厕所时晕倒 ,…  相似文献   
942.
寰枢椎不稳后路钢丝内固定术相关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研究寰椎水平骨与脊髓的应用解剖学关系 ,为寰枢椎不稳后路钢丝内固定术的安全操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 1)统一摄取 10 3例寰椎标本侧位X线片 ,根据寰椎后结节形态分类 ,并分别测量寰椎后结节正中矢状面的高度和厚度。 ( 2 )测量 189例枕颈部磁共振影像资料寰椎水平的脊髓安全间隙 ,按性别和年龄分别统计结果。结果 :( 1)寰椎后结节前级按形态可分为 3种类型。男性后结节的高和厚明显大于女性的值 (P <0 .0 5 )。 ( 2 ) 6 0岁以下正常人的脊髓安全间隙明显大于 6 0岁以上正常人的间隙 (P <0 .0 5 )。结论 :后路钢丝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 ,将钢丝根据寰椎后结节前缘形态预弯 ,紧贴寰椎后结节前缘由上向下穿过椎管 ,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43.
目的对扩髓与非扩髓的髓内钉固定术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年至2004年9月)、Embase(1966年至2004年9月)、Cochrane图书馆(2004年第三期)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1979年至2004年9月),并采用手工检索等方法收集会议文献。文献检索无语种限制。收集所有相关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软件Revman4.2.3进行Meta分析,以获得扩髓与非扩髓的髓内钉固定术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是否有差异的相关证据。结果经全面检索及筛查后,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评价。Meta分析表明,扩髓髓内钉固定能降低成人股骨干骨折的不愈合率[RR=O.38,95%置信区间(0.17,0.88),P=0.02]、内固定失效率[RR=0.45,95%置信区间(0.21,1.00,P=0.05]和减少骨折愈合时间[WMD=-10.90,95%置信区间(-18.16,-3.64),P=0.003]。结论与非扩髓髓内钉固定相比,扩髓固定能降低成人股骨干骨折的不愈合率。但扩髓与否与内固定失效率、骨折愈合时间、肺部并发症、感染等的关系,以及骨折开放与否、是否合并多发伤及骨折的部位等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44.
小婴儿危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估小婴儿危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4年 1月外科治疗 187例年龄小于 6个月的危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资料。病儿年龄 3d~ 6个月 ,平均 (4 15± 2 32 )个月 ;体重 3~ 7kg ,平均 (4 4 2± 0 5 6 )kg。包括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完全性大血管错位、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法洛四联症 ,完全性房室隔缺损、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三房心、重度肺动脉狭窄、右旋心合并心内畸形、新生儿心脏横纹肌瘤等。结果 术后死亡 9例 ,死亡率 4 81%。术后并发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残余分流、肺炎肺不张、肺出血等。平均机械通气 (17 5± 9 7)h。平均术后ICU停留时间为 (4 9± 1 5 )d。随访 4~ 4 8个月 ,生存病儿心功能良好 ,生长发育明显加快。结论 随着小儿心脏外科技术的发展 ,小婴儿危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体外循环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45.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不同类型椎体血管瘤的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22例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病例,对不同部位、不同类型(依据MRI表现)的椎体血管瘤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观察患者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同时记录并比较18例手术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结果对4例颈椎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病变椎体核磁信号为T1WI呈中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属海绵状椎体血管瘤)行放射治疗;对18例颈椎以下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病变椎体核磁信号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属毛细血管状椎体血管瘤)中的15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3例行脊柱后路开放手术。随访4~60个月(平均26个月),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手术病例VAS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MRI影像学评估对椎体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对不同部位及不同类型的椎体血管瘤选择个性化的治疗策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46.
目的 寻找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退出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的高危因素,为提高腹膜透析患者技术生存率提供依据.方法 以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腹膜透析患者共计19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退出组和对照组.退出腹膜透析患者为退出组,未退出腹膜透析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社会状况、一般资料、临床资料等相关指标,如换液操作者、工作状态、残余尿量、血肌酐水平等,应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退出组共纳入54例,对照组共纳入142例,退出率为27.6%.单因素分析得出,腹透患者的居住地、文化程度、工作状态、换液操作者、残余尿量、血肌酐及eGFR水平对患者的退出有影响;多因素Logistic分析提示工作状态、换液操作者、残余尿量、血肌酐水平是患者退出的高危因素;其中,残余尿量与退出风险呈负相关,血肌酐水平与退出风险呈正相关.结论 本院PD患者退出率高的原因主要与患者开始行PD的时间太晚,残余肾功能较差有关.应加强患者教育,适时开始PD,鼓励患者参加工作,本人进行换液操作.  相似文献   
947.
目的探讨萘哌地尔联合舍尼亭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方法对31例诊断为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患者行萘哌地尔加舍尼亭治疗。以自由尿流率的主要参数如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e)、排尿量(VV)和尿道综合征症状评分(FUSS)、生活质量评分(QOL)为主要疗效指标,来观察治疗效果。砖栗治疗前后的尿流率参数值(Qmax、Qave、VV)、FUSS、QOL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为83.88%。砖论萘哌地尔加舍尼亭联合应用可作为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48.
目的 探讨原发灶来源不明的脑转移瘤(BMU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BMU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病灶位于额叶8例、顶叶13例、枕叶1例、小脑3例、基底节区1例。19例单发转移灶全切除,7例多发灶者行症状侧病灶全切除术。术后均接受普通放疗,其中3例多发转移瘤加行替莫唑胺辅助化疗。术后随访6~78个月,平均28个月;复发7例(单发灶2例,多发灶5例),再次手术治疗2例,化疗3例,2例因颅内播散、恶性颅内压增高死亡。结论 BMUP影像学及病理学具有一定特征,治疗主要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术后常规放化治疗可延缓肿瘤生长,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949.
目的:评价面动脉-颏下动脉肌皮瓣修复口腔腭部恶性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01—2010-09,采用面动脉-颏下动脉供血的岛状肌皮瓣修复腭部恶性肿瘤术后组织缺损共13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6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56岁。病理类型:高分化鳞癌7例,中分化鳞癌2例,黏液表皮样癌3例,腺样囊性癌1例。TNM分期:T1N0M0 4例,T2N0M0 6例,T3N0M0 3例。皮瓣大小为(6 cm×4 cm)75岁,平均年龄56岁。病理类型:高分化鳞癌7例,中分化鳞癌2例,黏液表皮样癌3例,腺样囊性癌1例。TNM分期:T1N0M0 4例,T2N0M0 6例,T3N0M0 3例。皮瓣大小为(6 cm×4 cm)(12 cm×5 cm)。其中8例为腭部洞穿性缺损,5例缺损鼻腔侧黏膜尚完整。结果:13例面动脉-颏下动脉供血的岛状肌皮瓣全部成活,患者腭部、颈部创面均一期愈合,腭部缺损修复形态良好。语音、咀嚼、吞咽功能恢复良好,无张口受限、头部后仰受限及面瘫等继发功能障碍,颌面部无明显畸形。3例腭部洞穿性缺损修复患者术后初期出现鼻塞症状,3个月后症状逐渐缓解。术后随访2(12 cm×5 cm)。其中8例为腭部洞穿性缺损,5例缺损鼻腔侧黏膜尚完整。结果:13例面动脉-颏下动脉供血的岛状肌皮瓣全部成活,患者腭部、颈部创面均一期愈合,腭部缺损修复形态良好。语音、咀嚼、吞咽功能恢复良好,无张口受限、头部后仰受限及面瘫等继发功能障碍,颌面部无明显畸形。3例腭部洞穿性缺损修复患者术后初期出现鼻塞症状,3个月后症状逐渐缓解。术后随访23年,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面动脉-颏下动脉供血的颏下岛状肌皮瓣血供明确可靠、制备方便,适宜修复腭部恶性肿瘤术后的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950.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01—2011-01应用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组织缺损19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29岁至65岁,平均年龄50岁。病理类型:高分化鳞癌15例,中分化鳞癌4例。按UICC标准TNM分期:T2N0M0 5例,T3N0M0 8例,T3N1M0 4例,T4N1M0 2例;皮瓣大小为(8 cm×5 cm)(15 cm×7 cm)。结果:19例股前外侧肌皮瓣全部成活,全部病例面颈部创面及大腿皮瓣供区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舌部缺损修复形态良好,患者语音、咀嚼、吞咽功能恢复良好,手术前后对比,未见明显颌面部畸形。术后随访1(15 cm×7 cm)。结果:19例股前外侧肌皮瓣全部成活,全部病例面颈部创面及大腿皮瓣供区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舌部缺损修复形态良好,患者语音、咀嚼、吞咽功能恢复良好,手术前后对比,未见明显颌面部畸形。术后随访13年,1例患者术后1年出现对侧颈部淋巴结及全身骨转移并死亡,余患者未见转移和复发。结论:股前外侧皮瓣组织量丰富,适用于口腔颌面部癌肿术后组织缺损修复及器官功能恢复;因其供区隐蔽,对供区影响小,尤其适合年轻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