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61.
五例卵巢类固醇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310006)陈晓端,周彩云,赵承洛我院从1973~1993年中共诊断卵巢类固醇细胞瘤(脂质细胞瘤)5例,本文结合临床资料,参考有关文献进行讨论。临床资料本组5例中,年龄18~53岁,平均年...  相似文献   
62.
子宫颈腺癌组织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BAG-1和bak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宫颈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下降趋势 ,而宫颈腺癌发生的相对数及绝对数均呈上升趋势 ,近年来的资料显示 ,宫颈腺癌占宫颈癌的 2 0 % [1] 。我们通过对宫颈腺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观察 ,探讨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BAG 1、bak在宫颈腺癌发病中的作用。一、资料和方法1 研究对象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1990年1月至 2 0 0 0年 8月 ,手术治疗宫颈腺癌 36例。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 (FIGO)分期为Ⅰ~Ⅱa期 ,其中黏液腺癌 2 4例 ,腺鳞癌 6例 ,腺棘细胞癌 2例 ,内膜样腺癌 2例 ,透明细胞癌 2例 ;其中高分化 9例 ,中分化 15例 ,低分…  相似文献   
63.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胎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盘含有丰富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EGFR及其配体在维持胎盘滋养细胞增殖、分化 ,以及正常的分泌、合成和物质转运功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 。胎儿生长受限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患者EGFR低表达或不表达 ,这一改变与滋养细胞的功能异常、胎盘发育障碍和疾病的发生有关[2 ,3] 。本研究观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患者胎盘滋养细胞EGFR的表达 ,探讨胎盘滋养细胞EGFR表达与ICP发生的关系。一、资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 :选择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本院住院孕妇 70例 ,其中ICP患者 3 6例 (…  相似文献   
64.
MMP-9及TIMP-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MP 9和TIMP 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12 5例卵巢上皮性肿瘤及 7例正常卵巢组织中MMP 9和TIMP 1的表达。结果 :MMP 9在交界性 (5 .4 0± 2 .2 8)和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 (6.88± 2 .0 9)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 (3.80± 1.5 6)和正常卵巢组织 (2 .69± 1.19) (P <0 .0 1) ;TIMP 1在正常卵巢组织、良性、交界性和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分别为 1.86± 1.10、3.89± 1.11、3.97± 0 .98和 4 .99± 1.70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MMP 9可能参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和侵袭 ,TIMP 1在卵巢肿瘤的演化过程中除可抑制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外 ,可能还有非MMP 9抑制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评价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和组织学疗效。方法:对31例肿块直径≥4cm的IB-ⅡB期宫颈癌患者给予以顺铂基础的新辅助化疗和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交地其中28例化疗后组织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31例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14例,总有有效率为67.7%(21/31);盆腔淋巴结转移10例,转移率32.3%(10/31)。组织学观察发现,28例患者化疗后宫颈癌原发性灶内组织学变化达Ⅱ、Ⅲ者13  相似文献   
66.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原发性输卵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微血管密度 (MVD)与原发性输卵管癌的生长、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二步法 )检测30例原发性输卵管癌和 8例对侧正常输卵管组织中bFGF、VEGF蛋白的表达 ,以CD34抗原作为血管内皮细胞标记 ,测定其微血管密度。结果 bFGF、VEGF在原发性输卵管癌和正常输卵管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0 0 % (30 /30 )、86 6 7% (2 6 /30 ) ;3/8、3/8。输卵管癌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MVD与bFGF、VEGF的表达有正相关性。在原发性输卵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中 ,bFGF在临床分期Ⅲ期表达较Ⅰ期和Ⅱ期者高 (P <0 0 5 )。结论 bFGF、VEGF和MVD在原发性输卵管癌中的表达较强 ,bFGF、VEGF在原发性输卵管癌的发生发展中有促进血管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CIN和子宫颈鳞癌的HPV16/18感染与p53、MDM2蛋白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子宫颈鳞癌及C IN的HPV感染、p53蛋白和M DM 2蛋白的表达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子宫颈鳞癌61例、C IN 47例、正常子宫颈组织54例,分别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PV 16/18感染,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p53蛋白和M DM 2蛋白。结果HPV 16/18感染率鳞癌组为62.3%(38/61),C IN组为70.2%(33/47),对照组为16.7%(9/54)。C IN组和鳞癌组的HPV 16/18的感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而C IN组与鳞癌组的HPV 16/18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C IN组、鳞癌组、对照组的p53阳性率分别为19.1%(9/47)、26.2%(16/61)、3.7%(2/54)。C IN组、鳞癌组、对照组的M DM 2阳性率分别为14.9%(7/47)、26.2%(16/61)、7.4%(4/54)。C IN组和鳞癌组的p53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C IN组与鳞癌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M DM 2阳性率鳞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C IN组和鳞癌组之间、C IN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均>0.05)。在本实验各组中,p53与M DM 2之间的阳性率均无统计学相关(P值均>0.05)。p53阳性率和HPV 16/18感染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而M DM 2的阳性率与HPV 16/18感染仅在子宫颈鳞癌组呈正相关(P<0.05)。结论C IN及子宫颈鳞癌与HPV 16/18感染关系密切;p53和M DM 2均参与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但p53的突变、M DM 2的扩增和过表达均不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盆腔非肿瘤性囊肿的相关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其手术指征。方法:对487例手术切除标本中直径≥cm,病理诊断为盆腔非肿瘤性囊肿病例进行组织学类型与临床特征及囊肿直径的分析,对其中68例非生理性囊肿(非功能性囊肿)进行雌,孕激素受体(ER,PR)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盆腔非肿瘤性囊肿伴有性激素相关症状的81例(16.6%),合并子宫肌瘤等雌激素相关疾病的132例927%),囊肿直径≥6cm 175例(35.9%),合并囊肿扭转,破裂35例(7.2%),ER38例(58%),PR40例(41%)表达阳性。结论:性激素对盆腔非肿瘤性囊肿起直接或间接的调节作用,囊肿在病因未消除,影响因素持续作用下,在一定时间内会继续增大,不变或缩小缓慢,在对B超检查明确为良性病变者可延长随访时间。  相似文献   
69.
目的 研究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ACT)后病理形态改变及对病理诊断的影响,评价宫颈癌化疗组织学疗效评判标准.方法 对56例Ⅰb2/Ⅱa期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NACT手术前后病理切片进行形态观察和组织学疗效评价,并与影像学/妇科检查对化疗疗效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56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NACT后组织学3级/重度改变11例(19.6%),2级/中度改变24例(42.9%),1级/轻度改变13例(23.2%),0级/无变化8例(14.3%).组织学评价总有效率62.5%(35/56),影像学/妇科检查评价总有效率67.9%(38/56),组织学与影像学/妇科检查有效符合30例,无效符合14例,总符合率78.6%(44/56).组织学有效、影像学/妇科检查无效4例(7.1%,4/56),组织学无效、影像学/妇科检查有效8例(14.3%,8/56).化疗有效病例癌组织呈现从密集、拥挤、生长活跃到变性、坏死、稀疏,消融、结构逐渐恢复正常的特点.结论 宫颈癌患者NACT后大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病理形态改变,影响术后病理诊断,组织学疗效评价与影像学/妇科检查评价存在一定差异,推荐采用宫颈癌组织学疗效评价标准.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histological changes of cervical cancer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T) and to establish histological criteria for interpretation of chemotherapeutical effects.Methods Fifty-six patients with FIGO stage Ⅰb2-Ⅱa cervical cancers treated by NACT and subsequent radical surger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 which the pre- and post-chemotherapeutic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were assessed. Results The post-chemotherapeutic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of 56 cases included grade 3 effects in 11 cases ( 19.6% ), grade 2 in 24 cases (42.9% ), grade 1 in 13 cases (23.2%) and no response in only 8 cases ( 14.3% ). The histologic response rate was 62.5% (35/56) and the overall clinical response rate was 67.9% (38/56). The overall coincidence by both criteria was 78.6% (44/56).Four cases (7.1%, 4/56) had only histological response and 8 cases ( 14.3%, 8/56) had response by imaging. In comparison with the pre-chemotherapy specimens, the chemotherapy-associated histologicalchanges included shrinkage and scattering of tumor nests, decrease of tumor cellularity, tumor cell degeneration and necrosis. Conclusions The histological changes in 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s induced by NACT are significant, which may challenge the diagnosis in the final specimens. There are some discreqancies between the histological criteria and imaging/gynecological ones for the therapeutic evaluation of cervical cancers,and it is thus recommended to use the pathological criteria for clinic practice.  相似文献   
70.
宫颈恶性腺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宫颈恶性腺瘤(cervical adenoma malignum,CAM)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早期诊断。方法 对6例CAM的临床资料及3例阳性涂片进行分析,选用CEA、c—erbB—2、CD44v6、Ezrin(p81)和mucin5种抗体采用二步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CAM临床表现均有白带大量增多,但白带检验结果无异常。3例细胞学涂片显示特征性图像。CEA在6例CAM中有阳性表达,而在正常宫颈组织中仅1例表达。其余4项免疫组化指标对CAM和正常宫颈组织的表达尢差异。结论 细胞学检查在CAM早期诊断中有重要意义。CEA阳性对CAM与良性宫颈病变有一定鉴别意义。临床白带长时间大量增多且化验无异常发现时应警惕CAM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