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6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1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38篇
预防医学   57篇
药学   103篇
中国医学   69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甲苯咪唑杀广州管圆线虫成虫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苯咪唑对广州管圆线虫成虫的杀灭效果。方法用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大鼠70d后,将其分为3组:1)甲苯咪唑组:用灌胃的方法给予甲苯咪唑50mg/kg,1次/d,连续2d;2)吡喹酮+甲苯咪唑组:第1d灌服吡喹酮1次,剂量为300mg/kg;第4d和第5d灌服甲苯咪唑,给药剂量和次数同甲苯咪唑组;3)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给药结束后第6d分别剖杀实验大鼠,分离、记数、观察广州管圃线虫成虫。结果甲苯咪唑组的减虫率为28.32%,虫荷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445);吡喹酮+甲苯咪唑组与甲苯咪唑组比较,减虫率差异无显著性(P=0.999)。结论甲苯咪唑对广州管圆线虫成虫有效,但杀灭效果较差。吡喹酮和甲苯咪唑联用对广州管圆线虫成虫无明显协同杀灭效应。  相似文献   
92.
伯氏疟原虫动合子表面抗原(Pbs21)是在雌配子内合成。配子生殖开始后10h在未成熟的动合子表面达到高峰。该抗原能与单克隆抗体MAb13.1发生特异反应。环子孢子蛋白(CSP)则是子孢子的主要蛋白由成熟子孢子合成。存在于所有的疟原虫属原虫中。该蛋白能特异地与单克隆抗体MAb8.1反应。目前对疟原虫蚊内期抗原的生化特性、结  相似文献   
93.
父亲的电话     
可能谁都会遇到这样的事。曾有一段时期,我因辞职而陷入深深的苦恼。我之所以辞职,是因为我在公司里被上司和同事们冷落,我不明白为什么我这么拼命干,还是被人误解。  相似文献   
94.
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自由基与衰老、炎症、致癌,致突变的关系密切。长时间的心肌缺氧,以及缺氧后再灌注可引起心肌自由基的中间产物增多。并伴有过氧化脂质和其终产物的蓄积、释放。此外,体内超氧化物岐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抗坏血酸等细胞抗氧化物也减少。这些观察导出一个学说:氧自由基是心肌缺氧和缺氧再灌注引起的细胞损伤的重要介质。  相似文献   
95.
对近年来开展医学生课外科研实践进行了回顾性总结与展望,深刻认识到课外科研工作在医学生创新综合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达到课外科研工作"扶助学生成才"的目的,就必须对带教老师进行精心的遴选;对学生进行严格的选拔,做到"因材施教",筛选的学生一定要"富有兴趣,学有余力,确有时间";然后针对学生综合情况与学生共同精心设计并实施周密的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从科研技能、科学思维、科学精神三方面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培养,拓宽学生视野,教育学生善于求索、勇于创新、诚于协作。  相似文献   
96.
目的采用不同剂量野百合碱(monocrota line,MCT)诱导SD幼鼠右心衰竭模型,探讨适合的右心衰竭模型制作方法。方法清洁级SD雄性幼鼠125只,随机分为G0、G1、G2、G3、G4组,每组各25只SD幼鼠。G1~G4组幼鼠分别一次性腹腔注射MCT 30、40、50、60 mg/kg,诱导制作右心衰竭动物模型;G0组为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腹腔注射后每2周1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SD幼鼠右心室横径、三尖瓣反流速度、肺动脉压、射血分数(EF值)、缩短分数(FS值),共检测6周,4次;随后处死SD幼鼠,取心脏、肺组织病理切片对比观察。结果 G0组SD幼鼠无死亡,G1、G2、G3组SD幼鼠的死亡率远远低于G4组。各组SD幼鼠右心室横径逐渐增大,G1~G4组较G0组更明显(P<0.01);G0组SD幼鼠各时期的三尖瓣反流速度、肺动脉压无明显改变,而G1~G4组逐渐增高(P<0.01)。G1组SD幼鼠肺动脉仅出现轻度新生内膜病变,心脏组织病理切片无明显改变;G2组SD幼鼠肺动脉可见较明显新生内膜病变,心脏组织病理切片可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G3、G4组SD幼鼠肺组织病理切片可见中小动脉中膜明显增厚和小动脉肌化,部分肺组织远端小动脉闭塞,肺泡内可见心衰细胞,右室心肌细胞肥大伴纤维组织增生。结论 50 mg/kg MCT可成功诱导建立肺动脉高压致右心衰竭模型,其病理变化可更好模拟重度肺动脉高压致右心衰竭,且实验动物有较高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97.
中国人群弓形虫病的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形虫病Toxoplasmsis是由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近年来我国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及"宠物热"的现象增多,增加了弓形虫的感染机会,为探讨我国人群弓形虫感染情况,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弓形虫病流行病学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8.
药用植物爵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药用植物爵床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爵床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爵床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木脂素及其苷类。药理活性研究表明,爵床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抗病毒、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在临床上应用于小儿厌食症、女性急性尿路感染、顽固性久泻等。结论为爵床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拓展思路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
复方鹿茸口服液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复方鹿茸口服液的抗衰老作用.方法 观察口服复方鹿茸口服液对老年小鼠衰老相关酶,小鼠RNA和蛋白质含量及合成的影响.结果 复方鹿茸口服液对老年小鼠B型单胺氧化酶(MAO-B)活性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强、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脑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增加有明显作用.可明显增加老年小鼠肝RNA和蛋白质含量,及[~3H]尿嘧啶核苷(Uridine)和[~3H]亮氨酸(Leucine)掺入RNA和蛋白质.结论 复方鹿茸口服液对老年小鼠具有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 me 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技术,分析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健康人血清多肽图谱的变化。方法选取20例HIV感染者、24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经Zipplate C18层析预分离后,运用MALDI-TOF-MS分析检测,获得HIV感染者和健康人血清标本的多肽指纹图谱,并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随后,用质谱串联技术(MS/MS)对两个差异表达显著的多肽峰测定肽序列,在SWISS-PROT数据库进行多肽鉴定。结果在分子量为800~4 000D范围内,共发现500个多肽峰,其中11个多肽峰在HIV感染者组、正常对照组中表达均有显著差异(P〈0.05),5个差异多肽在HIV感染者组中表达上调(m/z 1 418.67、1 465.67、1 777.82、1 864.82和2 080.23),6个差异多肽在HIV感染者组中表达下调(m/z 904.71、920.73、1 076.73、1 521.79、1 552.75和2 080.78);经质谱串联技术对两个表达显著差异的多肽峰测定肽序列,鉴定结果分别是纤维蛋白多肽(Fibrino-peptide)、激肽原(Kininogen processor)。结论HIV感染者和健康人血清标本的多肽指纹图谱有显著差异,通过多肽指纹图谱找到的HIV相关多肽,为今后开发HIV诊断试剂和治疗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