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2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传染病传治的外延性效益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2.
目的:了解浙江省部分地区儿童含麻疹成分疫苗(MCV)初免未及时接种原因,为制订相应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浙江省3个县作为调查现场,调查适龄儿童MCV初免接种情况及未及时接种原因。结果:调查儿童中,MCV第一针接种率为99.13%,第一针MCV疫苗及时接种率(满8月龄后1个月内接种为及时接种)为74.38%,本地儿童MCV初免接种率高于流动儿童(χ2=18.98,P〈0.05);未及时接种原因分析发现,受种方客观原因是造成儿童未及时接种MCV的主要原因,其中以儿童患病未及时接种麻疹疫苗的比例最多,占56.37%。结论:浙江省麻疹疫苗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但MCV初免及时接种率不高,儿童患病是造成未及时接种麻疹疫苗的主要原因,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MCV初免及时接种率。  相似文献   
63.
目的:了解浙江省人群腹泻病发病水平及与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报告数据一致性。方法:按PPS和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2个地市的8个社区和12个村的3月龄以上年龄人群,采用人户调查的方式收集人群基本人口学情况、腹泻病发病情况和就诊情况,对发病水平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并与全国传染病监测系统数据相比较。结果:浙江省人群腹泻病两周发病率为0.59%,年发病率为o.15次/人/年。夏秋季是5岁以下婴幼儿高发季节,冬春季是45岁以上中老年人高发季节,城乡两周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42,P=0.200),男女两周发病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X^2=0.028,P=0.868),60岁以上年龄组和散居儿童是高发人群,两周发病率分别为o.88%和2.28%。人群调查的腹泻病发病率是同期同地区全国传染病监测系统报告发病率的2.48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42.830,P=0.000)。结论:浙江省人群腹泻病发病率较低,散居儿童和老年人是高发人群,应给与更多关注,农村感染性腹泻漏报情况较多,应加强监测管理。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国产与进口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Mumpsand Rubella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MR)在常规免疫接种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设计,对初次免疫(初免)接种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简称"沪")或葛兰素史克生物制品公司(简称"GSK")MMR的免疫原性进行比较;同时通过全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监测系统,对常规免疫接种MMR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儿童初免接种MMR后,沪MMR组的麻疹、腮腺炎抗体阳转率为99.54%、86.76%,均显著高于GSK组的95.83%(Χ2=6.66,P=0.010)、79.17%(Χ2=4.44,P=0.035);两组风疹抗体阳转率接近(92%~93%;Χ2=0.17,P=0.676)。301384名常规免疫接种MMR的儿童随访6个月后,共报告AEFI个案42例,其中异常反应10例,发生率为3.32/10万,无严重异常反应。结论国产与进口MMR大规模常规免疫接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初免接种后均可获得良好的针对麻疹、腮腺炎、风疹的免疫学效果,其中腮腺炎免疫原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比较不同剂次重组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疫苗(汉逊酵母)(HepB-HPY)加强免疫效果。 方法 选择出生时完成乙肝疫苗(HepB)基础免疫的5岁儿童1981例,采集血清,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对仅抗-HBs阳性者接种1剂次、抗-HBs阴性者接种3剂次10 g HepB-HPY,免后1月采血检测抗-HBs。 结果 加强免疫前、加强免疫1剂次和3剂次HepB-HPY后抗-HBs阳性率分别为38.62%、95.66%和99.75%,三者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73.794~1736.113,均P0.05)。抗-HBs阴性者加强免疫1剂次和3剂次后抗-HBs阳转率分别为92.93%和9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7.582,P0.05);加强免疫1剂次、3剂次HepB-HPY后抗-HBs几何平均浓度(GMC)分别为783.23 mIU/ml和2463.97 mIU/ml,抗体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01, P0.05)。与免前抗体浓度水平1 mIU/ml的儿童相比,抗-HBs滴度在1~10 mIU/ml的儿童加强免疫1剂后抗体阳转率和GMC都要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P0.05)。 结论 采用10 g HepB-HPY对5~8岁抗-HBs阴性儿童加强免疫1剂次、对9岁以上抗-HBs阴性儿童加强免疫3剂次,免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6.
目的 2005年浙江省3县(宁波市北仑区、嘉兴市嘉善县、绍兴市上虞市)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儿童建卡率仅58%。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对3县开展干预,为评价干预效果,2010年4月,对3县再次开展调查。 方法 使用两阶段整群抽样法,每县通过容量比例法抽取30个村或居委,每村随机抽取2个村小组。所抽取村小组内的0~3岁外来儿童全部纳入调查,了解儿童是否建卡以及家长如何获知预防接种服务。调整抽样权重后计算儿童建卡和疫苗接种率及95%可信区间(95%CI)。 结果 共调查到455名外来儿童,其中448名儿童(98.7%, 95% CI: 98.4%~98.9%)在调查地建卡。430名儿童(96.4%, 95% CI: 95.7%~96.9%)在调查地至少接种过一次疫苗。305(77.7%)名儿童家长由于接到通知而带孩子接种疫苗。预防接种通知的主要来源是产科医院(n=165, 47%)、外来人口管理办公室(n=53, 30%)、村或居委干部(n=70, 22%)以及同乡(n=26, 7%)。 结论 加强流动人口摸底调查工作有效促进了3县流动人口预防接种服务可及性。建议3县流动人口的管理模式应推广至全省,并在全国尝试开展干预研究。  相似文献   
67.
浙江省2001~2006年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浙江省2001年10月-2006年3月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特征,为流感防制提供策略/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浙江省2001年10月-2006年3月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和2004年1月-2006年3月流感病毒分离与鉴定结果以及爆发疫情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每年的3—5月份、7.8月份以及11月一次年1月流感活动较强。15岁以下儿童组是流感的高发群体,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学校。ILI就诊百分比基线值为10.6%.各监测点ILI就诊百分比相差较大。54%的暴发疫情集中乡镇中小学校,尤其是宁波、温州、杭州、湖州地区,以3月份最多(24.7%),一般在1、10月前后流感疫情优势毒株类型易发生改变。结论我省可能存在春季和夏季流行高峰,需进一步长期监测。流感暴发优势毒株类型在10月和1月前后发生改变,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68.
浙江省1990-2005年钩端螺旋体病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浙江省钩端螺旋体病监测资料的分析,了解人群和宿主动物钩体菌群分布和变动情况,为浙江省研究钩体病流行规律,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显微镜凝集实验,对临床确诊病人和宿主动物血清进行抗体测定。采集鼠、蛙、猪、水鸭肾脏和牛中段尿,进行病原体分离培养。结果1990—2005年全省累计发生钩体病例5653例,死亡68例,各地市除舟山外,其余各地均有病例报告。病人血清抗体对应菌群以黄疸出血群和七日热群为主。宿主动物感染秋季群的构成比2000年以后较1990—2005年有较显著的上升,秋季群和黄疸出血群一起成为主要菌群。继1996—1997年龙游县赛罗群钩体病疫情暴发后,2002年浙江省又在蛙血清中检测到赛罗群抗体阳性。结论宿主动物携带钩体菌群发生变化,其带菌情况与病人带菌血清学检测对应的菌群不完全一致。因此,钩体病监测仍不能放松,尤其在洪涝灾害后应列为防制重点。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流行规律。分析存在问题。方法 用MAT法检测病人、水鸭和蛙血清抗体;同时分离培养病原体。用夹夜法捕鼠,采集鼠肾,猪肾,牛中段尿,蛙肾、水鸭肾和蚂蝗血分离培养病原体。结果 1997-2000年全省共发生钩体病789例,平均发病率为0.44/10万,死亡12人,平均病死率为1.52%。衢州、丽水和台州市的发病数占全省发病总数的93.28%。病例主要分布在7-10月,占95.06%,病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5.43%,菌群主要为黄疸出血群和七日热群。病人血培养阳性率为1.20%。鼠密度为5.08%,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占47.34%,鼠带菌率为6.90%,黑线姬鼠带菌率为13.19%,蛙肾阳性率为0.17%。水鸭血清抗体阳性率为50%,菌株主要为秋季群;蛙血抗体阳性率为13.64%,菌株为秋季群。结论 钩体病防制工作不能放松。要加强对该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0.
<正>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我国感染率和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我国已在病毒性肝炎的控制与防治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但在疾病监测方面,一直较为薄弱与滞后。由于无全国性的乙肝监测方案,报告病例定义不统一、缺乏实验室特异性诊断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乙肝分类报告的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