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2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分析2013年4月浙江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的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临床特征、感染重点地区和人群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咽拭子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采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与描述性流行病学相结合方法,收集与分析6例确诊病例的临床与流行病学相关资料;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主要分布在杭州和湖州地区,平均年龄60.83(M=64.50)岁,男性多于女性(5:1);咳嗽常为首发症状,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头晕、肌肉酸痛、咳嗽、咳痰以及气促、呼吸困难等,胸部影像学均显示严重肺炎,大部分病例(5/6)有慢性基础性疾病。所有病例均无病(死)禽暴露史,但有高频度农贸市场暴露史,其暴露的农贸市场外环境标本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达43.21%。6例病例的375名密切接触者中有32人(8.53%)出现异常症状,但咽拭子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结论人感染H7N9禽流感以急性呼吸系统损害为主要I临床表现;老年男性,特别是有慢性基础性疾病者是浙江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危险人群,其感染来源可能与禽类暴露有关,暂无充分证据支持病毒的人际传播。  相似文献   
52.
目的:核算浙江省县域范围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本,探索有效的补偿模式。方法:以浙江省金华东阳县域内5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乡镇(街道)为样本县,采取现场调查、成本分析等方法,对公共卫生服务3大类12项内容开展了成本测算。结果:样本县2010年乡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本为34.95元/人,不同地区间因经济水平、服务人口中流动人口比例、兼职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等不同而存在差异。结论:建议能继续加大财政对基本公共卫生投入,尤其是建立涵盖流动人口的经费投入标准,并建立有效的考核与补偿机制,同时加强人员队伍建设,以确保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53.
目的 了解浙江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 - 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及暴发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2005 - 2009年浙江省流行性腮腺炎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8.42/10万,发病有明显季节性,主要发病人群为15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学生、幼托机构。 结论 2005 - 2009年浙江省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报告数和发病例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应推广普及麻腮风三联疫苗接种,加强幼托机构、学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监测和调查处置,及时开展应急接种。  相似文献   
54.
浙江省成年人麻疹分布特征和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成年人麻疹病例分布特征和发病危险因素,为制订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国家麻疹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浙江省2010年麻疹病例中成年人分布特征,采用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分布差异;以监测系统报告的麻疹确诊病例作为病例组,非麻疹病例为对照组,开展频数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危险因素。 结果 浙江省15岁成年人麻疹病例占40%以上,主要集中在20~35岁。与无免疫史比,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成年人患麻疹的OR值为0.35(95%CI:0.22~0.58);发病前7~21 d有医院就诊史的OR值为2.82(95%CI:1.99~4.00);与本地户籍人口比,流动人口成年人麻疹发生的OR值为1.55(95%CI:1.17~2.04)。 结论 浙江省成年人麻疹主要集中在20~35岁,疫苗接种是有效的保护措施,院内感染和流动人口是相关的危险因素。建议通过实施成年人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策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院内感染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55.
社区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儿童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利用社区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502例乙肝病毒感染儿童和2 046例未感染乙肝病毒儿童感染相关因素信息进行整理,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出生地、乙肝家庭史、手术史、乙肝疫苗接种史6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大年龄、女性、有乙肝家庭史是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接种乙肝疫苗是保护因素。结论扩大免疫人群,尤其是尽早对家庭内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其他易感成员接种乙肝疫苗,同时在巩固乙肝疫苗高接种率的基础上,提高首针接种及时率是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现阶段应用差值法评价报告接种率和用加权法校正接种率的可行性。方法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2005年以来的常规免疫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差值和比值评价结果显示,除所有年份卡介苗和个别年份麻疹病毒活疫苗报告接种率定为可疑外,其他疫苗所有年份的报告接种率都可定为可信,且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各年度各苗全程校正接种率(90.94%~95.01%)数据稳定。结论以统计出生儿童数和流动儿童摸底数为估算应种数的差值评价法以及加权法校正接种率可成为浙江省各级接种率评价的主要方法 。  相似文献   
57.
为有效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接种疫苗是当前最为经济、科学的手段.当前已有研究报道了前期甲型H1N1流感疫苗人群免疫效果和安全性评估的研究情况,WHO也肯定了其效果.但目前对于不同剂型疫苗免疫效果结论不尽一致,缺乏全面、系统的权威报道.为此,本研究对国内外报道的不同剂型新型甲型H1N1流感疫苗免疫效果进行Meta分析,以提高研究的统计学效力,为下一步探索最佳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免疫策略的循证决策提供科学数据[1,2].  相似文献   
58.
浙江省麻疹流行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目的分析浙江省2004-2008年麻疹疫情,以期发现近年麻疹流行特征变化规律。方法对浙江省2004-2008年传染病报告和麻疹个案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08年浙江省麻疹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3.15/10万、29.38/10万、3.21/10万、10.94/10万、25.26/10万。高发地区分布在流动人口密集的区域,如温州、金华。2004年后年龄分布特点有较大变化,8月龄~14岁病例比例由63.12%下降至35.31%~45.23%,8月龄和≥15岁病例比例有明显增高。40%以上的病例为流动人口,1~7岁病例中以流动人口为主,比例达67.93%。13.90%的确诊病例有麻疹类疫苗免疫史,1~7岁和8~14岁病例有免疫史比例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浙江省近年麻疹疫情仍存在周期性波动,高发、低发年发病水平起伏较大。年龄分布处于小年龄组向大年龄组转变的过渡期模式,需加强对成人免疫水平的监测,需对本地、流动人口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59.
1997年香港发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下简称H5N1)病例以来,陆续在世界各地发现人间病例,近几年中国各省陆续发生禽流感H5N1感染人的病例(1-2)。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对职业暴露人群构成潜在威胁的疾病之一(3)。浙江省禽类养殖人员较多,农贸市场以活禽宰杀方式销售,职业接触禽类普遍存在。为了解浙江省职业暴露人群H5N1的感染状况及评估感染风险,于2009年2-3月在全省8个市的5类职业暴露人群中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60.
目的对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薛下庄村以创建"无蚊村"为载体的农村蚊虫控制工作模式和效果进行评价,为农村地区蚊虫防制工作提供经验。方法 2016-2017年每年的4-10月,采用诱蚊灯法和百户指数法调查薛下庄村的蚊密度。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试点村和对照村各50户,每户选择1名家庭成员,以面对面问卷方式进行防灭蚊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调查;以座谈访问、查阅资料、现场察看方式考核评估"无蚊村"建设的工作模式。结果 2017年4-10月薛下庄村蚊密度分别为0.50、0.50、0、0、0.75、0、0只/(灯·夜),百户指数分别为18.00、4.00、4.00、2.00、0、2.00、2.00处/100户,蚊密度低于2016年同期水平。村民防灭蚊知识知晓率和正确行为形成率达82.80%,高于对照村(67.80%)。结论创建以"无蚊村"为载体的农村蚊虫控制工作模式,可有效降低蚊密度;"无蚊村"建设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机制,对科学、有效、低成本、可持续地开展农村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