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19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疾病控制岗位工作量现状与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 材料和方法1.1 岗位设置:参照《全国卫生防疫工作规范》和《省级卫生防疫站等级评审标准》,结合全省卫生防疫工作实际,以1998~1999年防疫科的实际工作岗位为准。1.2工作内容:主要分综合性防病工作和具体分管的主要传染病防制工作,工作内容主要有计划总结、重大疫情处理、组织培训(包括学习班、带教进修和实习生等)、科研工作(站级以上已立项的各类科研工作)疾病监测、参加会议(包括学习培训)、生物制品管理和实验室工作等。1.3 工作量测算方法:根据工作内容,按照参加人数、年工作频次、每次工作时间、每项工作合计时间等项目,按人均工作效率来测算完成全部工作所需的时间,然后按照人均年工作日算出实际需要的人数。人均年工作日为202天[全年工作日(21.5天×12)-固定假10天一平均年休假15天-政治学习12天-业务学习12天=202天]。2 结果  相似文献   
12.
仙居县叶岩头村自1984年始,16年来先后有30名不明原因发病者,其中有15人死亡,死亡者中有12人是儿童,病人的主要症状是上吐下泻、肌肉抽搐、瞳孔缩小等.新闻媒体的报道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查明原因,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迅速行动,经过周密的调查、采样检测和统计分析,终于揭开了"怪病"迷团,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掌握全省钩体病的流行特征和规律 ,提高钩体病防制水平 ,控制本病的流行 ,根据《1999年浙江省钩端螺旋体病预防和控制计划》和《1999年浙江省钩端螺旋体病监测计划》 ,我们开展了钩体病人群病原学、血清学监测和宿主动物间疫情调查 ,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1 资料来源 全省监测点调查资料、各县市疫情报告资料。2 病人检测 对全省各医院临床确诊钩体病病例用MAT法检测抗体和无菌采血分离培养病原体。3 动物病原监测 各监测点用夹夜法定期在室外捕鼠 ,鉴定鼠种 ,计算鼠密度 ,用背式法解剖取双肾分离培养病原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然人群口服重组B亚单位/菌体(Recombinant B—subunit/Inactivoted Whole Cell,rBS/WC)霍乱疫苗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将3041名5~60岁知情同意的健康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2组服用疫苗,1组服用安慰剂,服用程序0、7、28d。每次口服后连续3d观察不良反应,全程服后1、2、3个月内随访观察。结果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服疫苗组为1.70%,服安慰剂组1.74%,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0.013,P=0.909)。不良反应主要为腹痛、腹泻,也出现了过敏反应;其他反应为头晕、疲劳、乏力等主观不适,均在短时间内自愈,不能排除心因性反应的可能。结论口服rBS/WC霍乱疫苗在自然人群中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科学评价国产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对适龄儿童接种的安全性。方法采用统一的问卷,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完成。问卷内容包括接种后30min、4h、24h、48h、72h、6w后副反应情况。结果共纳入617名观察对象,对接种对象接种后30min、4h、24h、48h、72h、6w等时间段进行观察,其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4.7%、4.8%、2.3%和0.3%.6w后无副反应报告。观察对象中共计有29名发生发热反应,总体发热反应发生率为4.7%,发生注射部位红肿反应率为4.7%,观察对象局部硬结发生率为0.8%。结论该国产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反应轻微,安全性好,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多态性与老年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利用DNA测序法对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的TNF-α基因-308位点和-238位点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TNF-α基因-308位点在患病组中变异的G/A基因型频率为21.7%,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高度显著差异(P<0.01),而-238位点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NF-α基因G-308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老年2型糖尿病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正>甲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甲肝)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主要通过肠道传播,其发病率在甲、乙类传染病中处于中高水平,可在局部地区发生暴发流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传染病。为做好辖区内甲肝预防控制规划,探索浙江省甲肝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对浙江省2004—2011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浙江省县级层面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工作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针对薄弱环节,开展有效管理,提高全省儿童预防接种监测工作质量。方法:对2008-2010年县级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数据和全省所有县区预防接种监测工作定量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浙江省以县为单位报告接种率可靠性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所有县区定期开展适龄流动儿童摸底调查,"到村等相关部门收集"和"到集聚地等进行摸底调查"的各占43.06%,67.61%的县区能较好地掌握县区流动儿童底数(自我评分达8分及以上)。所有县区均开展入托入学儿童的查验接种证和查漏补种工作,90.66%的县区开展散居儿童查漏补种工作,76.71%的县区使用单独的流动儿童卡册。94.59%的县区每年开展1次接种率调查,91.18%县区定期开展预防接种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价,94.52%的县区对辖区各接种单位的报告数据进行复核检查。接种监测数据审核和评价方法掌握正确率为80.78%。结论:县区疾控机构需进一步做实流动儿童摸底调查和查漏补种工作,提高业务技术水平,规范接种率监测数据审核、分析和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浙江省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服务成本状况,探讨规范开展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的合理成本,为争取各级政府对免疫规划工作投入经费提供依据。方法:在浙江省内选择5个县作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服务成本调查现场,测算当前县、乡、村三级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服务成本,根据调查资料测算村级开展免疫规划工作合理成本,根据有关文献报道的标准测算县、乡级开展免疫规划工作合理成本。结果:浙江省县、乡、村三级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平均每针次实际成本为4.49元,县、乡和村每针次服务成本分别为1.09元、3.16元、0.24元;浙江省免疫规划工作平均每针次合理成本为8.85元,县、乡和村免疫规划服务每针次合理成本分别为1.90元、5.60元、1.35元。结论:浙江省免疫规划实际成本以县、乡两级为主,免疫规划实际成本低于合理成本,乡、村级实际成本与合理成本差距较大,提示各级财政应加大对免疫规划经费投入,重点保障乡村级免疫规划工作经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中学生接种甲型H1NI流感疫苗的保护效果.方法 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选择8所中学14 883名学生,分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组6334人,对照组(未接种)8549人,随访观察一个流行周期(6个月),比较两组流感样病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季节性流感病例的发生率.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累计观察7441.75人年.接种组流感样病例发病密度为21.47/1000人年,低于对照组(22.69/1000人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组甲型H1N1流感发病密度为0,低于对照组1.64/1000人年,两者率差为-1.64/1000人年(95%CI:-3.04~-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接种组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病例发病密度为6.63/1000人年,低于对照组(7.02/1000人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组乙型流感发病密度为6.63/1000人年,高于对照组(5.38/1000人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学生大规模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能有效预防甲型H1N1流感,其保护效果良好,但对于其他季节性流感可能无交叉保护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pidemiological effects of vaccine immunization program related to A(H1N1)influenza in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Methods Non-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was designed to assess the A(H1N1)influenza vaccine on its efficacy.14883 students from 8 middle schools in Zhejiang province were recruited and classified into vaccinated or control groups,based on the status of immunization with A(H1N1)influenza vaccine.All subjects were followed up through one epidemic period(6 months)and the incidence rates of influenza-like illnesses,A(H1N1)influenza,and seasonal influenza in thes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the vaccine.Results There were 6334 subjects in the vaccinated group and 8549 in the control group.7441.75 person-years were followed from these two groups.The incidence rate of A (H1N1)influenza in vaccinated group was 1.64‰ per person-year,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rate difference(RD)was-1.64‰ per person-year(95% confidence interval value from-3.04‰ to-0.23‰ per person-year),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10).The incidence rate of influenza-like illnesses in vaccinated group was 21.47‰ per person-year,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22.69‰ per person-year)and the diffefence was not significant(P>0.05).The incidence rate of B influenza in vaccinated group was 6.63‰ per person-year,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7.02‰ per person-year)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is vaccine demonstrated a good epidemiological effect against the A(H1N1)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observed through a student-immunization program.The cross-protection effect against the influenza-like illnesses and other seasonal influenzas was not noticed in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