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毛霉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对正常人通常无致病力,为一种机会性感染真菌。Paltauf等[1]于1885年首次报道了人类感染毛霉菌,毛霉菌病具有侵袭力强、进展快、致死率高的特点,目前在人群中发病率每年约1.2/100万人[2]。根据累及的器官不同,毛霉菌病可分为鼻脑型、肺型、胃肠型、播散型、皮肤型以及其他混合类型。肺毛霉病为毛霉菌感染中最常见一种,病死率约为50%~70%,近年来,随着器官移植受者的增多,其发病率有所提高[3-4]。其主要高危因素有:①免疫抑制人群:中性粒细胞减少、恶性血液病、皮质类固醇使用、实体器官移植;②糖尿病:尤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③铁超负荷,并使用去铁胺治疗;④造血干细胞移植受体;⑤其他:吸毒、艾滋病、营养不良等[5]。本文收集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2例肾移植术后肺毛霉菌病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肾移植术后肺毛霉菌感染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脑肿瘤供者供肾移植术后短期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接受脑肿瘤供者供肾移植的27例受者临床资料。所有受者免疫诱导方案均为标准双剂巴利昔单抗,术后免疫抑制维持方案为吗替麦考酚酯(MMF)+他克莫司+泼尼松。术后定期随访,每次随访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及他克莫司血药浓度,记录排斥反应及感染发生情况,同时定期监测是否发生肿瘤。 结果截至2017年10月,所有受者随访6~36个月。27例受者中2例于移植术后1周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其中1例经治疗后无法逆转,最终恢复透析治疗;另外1例经治疗后肾功能逐渐恢复。1例受者于移植术后4个月发生肺部真菌感染,治疗无效后死于呼吸衰竭。2例受者分别于术后3、8个月发生排斥反应,经治疗后均好转。除1例因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复发致移植肾失功及1例肺部感染导致死亡外,未出现其他原因导致的移植肾丢失。所有受者术后胸腹部影像学检查未见肿瘤相关疾病发生,移植肾每月至少进行1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未见占位性病变。 结论脑肿瘤供者供肾移植后移植肾功能短期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3.
<正>炎症是生命活动过程中各种生理和病理现象的基础,它是由各种有害刺激引发的适应性反应过程。炎症也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机体自我修复、维持体内平衡和保护组织功能的天然机制。持续刺激和慢性损伤均可引起肝脏炎症,寻找炎症过程中的关键分子将为肝脏炎症性疾病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肝脏炎症损伤可导致异常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被激活,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分析DCD供肾移植肺部感染的特点及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12月施行的DCD供肾移植69例,以同期的尸体供肾移植129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者均采用抗体诱导+他克莫司(TAC)+麦考酚酯(MMF)+泼尼松(Pred)四联免疫抑制方案。分析总结DCD供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特征,治疗效果。结果随访6~24个月,DCD组和SCD组受者肺部感染总体发生率分别为17.4%和33.3%,移植术后半年内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5.9%和15.5%;DCD组肺部感染死亡3例,SCD组死亡4例。病原体的种类主要为卡氏肺囊虫、CMV;肺部感染治疗期间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各为3例和4例;肺部感染发生同受者DGF状态、感染前使用ATG相关,同供体携带病原体无显著性关联;肺部感染治疗前后受者移植肾功能无明显差异。结论 DCD供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同尸体供肾移植相当,DGF和T细胞清除剂使用时主要诱因,经积极治疗后可以获得良好的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游离睾酮指数(FAI)与抗缪勒管激素(AMH)、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纳入PCOS患者113例,根据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为非胰岛素抵抗(PCOS-NIR)组59例和胰岛素抵抗(PCOS-IR)组54例,另选取55名正常育龄女性为对照组;检测AMH、促卵泡激素(FSH)和黄体激素(LH)等指标,并分析FAI与AMH、IR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COS患者的AMH、LH、LH/FSH、睾酮(T)和FAI水平升高(均P0.05);PCOS-IR组体质指数(BMI)、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胰岛素(INS)和HOMA-IR水平高于PCOS-NIR组,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低于PCOS-NIR组(均P0.05);两组的AMH、LH、LH/FSH、T和FAI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COS患者的FAI与AMH、LH、LH/FSH、DHEAS呈正相关;与SHBG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PCOS患者雄激素水平显著升高,与AMH和IR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3D-STI)定量评价青年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术后早期左室整体应变。方法 选取成功行肾移植的青年尿毒症患者31例(肾移植组)及年龄性别相仿的健康志愿者 31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与肾移植组(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分别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及3D-STI指标测量;比较各组左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LS)、左室整体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RS)、左室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GCS)和左室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GAS)的差异。结果 术前肾移植组GLS、GCS、GRS、GAS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术后一月,GLS较术前无显著差异,GCS、GRS、GAS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三月,GLS、GCS、GRS、GAS较术前比较均升高(P<0.05)。术后三月GCS、GRS较正常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GLS、GAS小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1、GLS、GAS是尿毒症患者心肌受损的敏感指标,GRS、GCS是维持尿毒症患者心功能的主要因素;2、青年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早期心脏结构和功能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两种大鼠精索静脉曲张(VC)模型的制备方法,进行优良比较.方法 将青春期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经典法(A组,30只)部分结扎左肾静脉;改进法(B组,30只)部分结扎左肾静脉后,加扎左侧精索静脉与左髂总静脉之间的交通支;假手术对照(C组,30只)只分离左肾静脉不结扎.比较3组大鼠建模的手术时间,术后4、8周的精索静脉直径及成功率.结果 B组每只大鼠手术时间为(22.5±3.4)min,较A组[(9.2±2.3) min]和C组[(7.5±1.2) min]明显增加(P<0.05);A组4周左侧精索静脉直径为(0.86±0.12) mm、8周为(0.91 ±0.11) mm,与B组4周(0.85±0.12) mm、8周(0.92±0.12) 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比C组明显扩张(P<0.01);A组4周组成功率为70.59%,较B组4周组(90.91%)低(P<0.05).结论 两种方法均能成功建立VC大鼠模型;改进法前期手术过程复杂,术后短期内建模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3D-STI)技术评价青年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术后早期左室整体应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成功行肾移植术的青年尿毒症患者31例(肾移植组)和与其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1例(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肾移植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3D-STI检查,比较两组左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