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5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食管和贲门上皮不典型增生是癌前病变,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级别.2000年WHO建议用上皮内瘤变取代不典型增生,将轻度和中度归为低级别内瘤变,并将贲门腺癌称为食管-胃交界腺癌.本文探讨食管癌高发区食管和食管-胃交界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癌变危险性和时间演变规律,为食管癌二级预防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选择磁县2个乡于2001年10月~2002年10月,开展内镜碘染色队列筛查,干预乡0~85岁总人口数为22 016例,其中40~69岁共计6 596例,男性3 257例,女性3 339例,除去禁忌症、外出打工、拒绝参加者外,实际内镜筛查3 506例,筛查率53.2%.病理以WHO诊断为标准,将食管鳞状上皮轻度和中度不典型增生及食管-胃交界部轻度不典型增生划为低级别内瘤变人群,共诊断616例;内镜筛查无癌前病变和非癌诊断的作为正常人群共2478例.2008年6~9月对该队列人群进行随访核实.其中有174例失访,随访率95.0%.结果:低级别内瘤变人群和内镜病理正常人群随访分别为3 970.7人·年和16 120.0人·年,低级别内瘤变人群癌变率251.7/10万人·年,正常人群68.2/10万人·年;中位癌变时间分别是38个月和47个月.与正常人群比较,LIN癌变相对危险度RR=3.69(1.57~8.69),P=0.001.结论:低级别内瘤变人群是一组高危险人群,每年内镜复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2.
目的:以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三叉神经损伤大鼠延髓内γ-氨基丁酸A(GABAA)受体量的变化,探讨GABAA受体与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5只。A、C组为手术组,B、D组为假手术组。手术组用铬线疏松结扎大鼠右侧眶下神经,造成慢性缩窄性损伤,而假手术组只暴露神经,不结扎。观察术前和术后3、6、9、12、15d时大鼠对机械性疼痛刺激的反应阈值。A、B组术后第9天,C、D组术后第15天分别取大鼠延髓组织,实时定量PCR法测定大鼠延髓内GABA。受体α1、α2、α3的3个亚基的量。采用SAS6.12软件包进行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结果:术后第9—15天,结扎组大鼠较假手术组,右眶下神经支配区域机械性痛觉超敏(P〈0.05)。A组延髓内GABAAα1、GABAAα2、GABAAα3受体量与B组无显著差异,C组延髓内GABAAαl、GABAAα2、GABAAα3受体量与D组无显著差异。结论:眶下神经的慢性环扎损伤可导致大鼠三叉神经痛,大鼠疼痛时GABAA受体α1、α2、α3的3个亚基并不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53.
54.
背景与目的 目前较为常用的腔镜甲状腺手术入路主要有经腋窝入路、经胸乳入路及经口入路等。经腋窝入路相较于其他术式,其利用颈部肌肉的自然间隙建腔,在颈前带状肌深面显露甲状腺并进行手术操作,对颈部功能影响较小,而且无需充CO2,对心脑血管影响较小,因此近年来越来越被临床医生所接受。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寻找胸锁乳突肌肌间隙是该术式的一大难点,在此步骤中较多初学者不能准确定位肌间隙,进而增加了手术时间及创伤。为此,笔者中心对经腋窝无充气腔镜甲状腺手术作了一定的改进,降低术中寻找肌间隙的难度。本研究对该改良术式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进行评估,为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3年5月江苏省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甲乳外科收治的46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接受改良经腋窝入路免充气腔镜下甲状腺手术(观察组),另23例接受常规经腋窝入路免充气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前超声引导下在胸锁乳突肌胸骨部与锁骨部之间的间隙内注水分离,扩大肌间隙,然后缝线定位胸锁乳突肌胸骨部后缘,准确进入肌间隙后,按照常规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方法实施手术。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均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65.6 min vs. 87.2 min,P<0.05),而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中央区清扫淋巴结数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有1例出现腋窝皮下血肿,经抽液、包扎后改善,余患者均无呼吸困难、声音嘶哑、手足麻木、饮水呛咳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颈部疼痛评分及颈部损伤指数、吞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口服左旋甲状腺素钠片行个体化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随访期间无患者出现复发转移。结论 术前行超声引导下胸锁乳突肌缝线定位联合肌间隙注水分离操作方便、实用,便于术中寻找肌间隙,降低了经腋窝无充气腔镜甲状腺手术整体手术难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5.
截止1987年,作者对88例食管癌术前给高温、化疗和放射(HCR 疗法),对照组122例术前单放疗或并用化疗(CR 疗法),评价组织学疗效和生存率。对不能手术切除的 HCR 组和 CR 组各30例,治疗前后做食道钡餐透视,评定肿瘤缩小率及生存率,并分析 HCR 组47例病人热敏感试验与临床 X 线疗效的关系。方法:放疗1.5~2.0Gy/次,第1到第5天,休2天,连用3周,总量30Gy。放疗1小时后,采用 RF 射频电容式食管腔内加温,频率13.56MHz,最大输出功率250W,温度42~45℃,30分/次,第1,5天各一次;同时在每次加温前给平阳霉素5mg/次,第1,4天各一次,连用3周。热疗共6次,平阳霉素总量30mg,或 DDP50mg/次,第1,8,15天静滴,总  相似文献   
56.
食管癌前病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食管癌前病变研究进展河北省肿瘤研究所陈志峰侯波(指导)高发区流行病学研究表明E’]:细胞学诊断的食管上皮细胞重度均生(重增)或组织清理学确诊的食管粘膜上皮不典型增生是食管癌前病变.对癌前病变的阻断阻治疗,是食管癌11级预防一个重要内容.本文概括的总结...  相似文献   
57.
我国食管癌高发区营养干预的Meta—analysi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Meta-analysis的随机效应模型,对我国近10年营养干预降低高发食管癌发病率的文献进行统计合并。结果RR=0.81,95%CI=0.42~1.54,齐性检验X^2=13.71,P〉0.05。同时又分别对食管上上细胞重度增生和轻度增生(包括正常人群)营养干预后的效应做了合并分析,结果前者RR=0.96,95%CI=0.32~2.84后者RR=0.91,95%CI=0.47~1.77。  相似文献   
58.
以生物学理论为依据的热疗,随着加温技术的进展,可能成为继癌症手术、放疗、化疗和免疫疗法之后的第五种疗法。过去,由于浅表肿瘤加温容易,临床报道较多,而深部肿瘤热疗因加温受限制而少有研究。目前随着深部加温技术的发展,有关深部热疗的文献增多,本文对此做一综述。一、加温技术概况深部肿瘤热疗主要有外部、腔内和组织间加热等方法。环状排列系统(annular phased  相似文献   
59.
中医药结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们从1984年6月~1991年6月,应用中医药结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6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并与单纯化疗患者30例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治疗组 60例,为手术及放疗后复发转移或不宜手术及放疗的晚期食管癌患者。住院58例,门诊2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32~76岁,平均57.18岁。37~70岁年龄组52例。其中手术后复发4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例;放疗后复发9例,肺转移5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4例;不宜手术及放疗的中、上段食管癌36例,病变长6~12cm。病理及细胞学诊断为鳞癌53例,未定7例。  相似文献   
60.
本文应用Meta-analysis的随机效应模型,对我国近10年营养干预降低高发区食管癌发病率的文献进行统计合并。结果RR=0.81,95%Cl=0.42~1.54,齐性检验X2=13.71,P>0.05。同时又分别对食管上皮细胞重度增生和轻度增生(包括正常人群)营养干预后的效应做了合并分析,结果前者RR=0.96,95%CI=0.32~2.84,后者RR=0.91,95%CI=0.47~1.77。表明目前我国营养干预手段对降低食管癌发病率的保护作用尚不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