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534篇
  免费   4053篇
  国内免费   2751篇
耳鼻咽喉   401篇
儿科学   862篇
妇产科学   446篇
基础医学   3768篇
口腔科学   863篇
临床医学   11633篇
内科学   6639篇
皮肤病学   738篇
神经病学   1780篇
特种医学   30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98篇
外科学   6220篇
综合类   25665篇
预防医学   10444篇
眼科学   776篇
药学   10291篇
  148篇
中国医学   10116篇
肿瘤学   2419篇
  2024年   488篇
  2023年   1818篇
  2022年   2011篇
  2021年   2418篇
  2020年   1692篇
  2019年   1749篇
  2018年   1642篇
  2017年   1111篇
  2016年   1490篇
  2015年   1585篇
  2014年   4460篇
  2013年   3230篇
  2012年   3781篇
  2011年   4060篇
  2010年   3989篇
  2009年   3991篇
  2008年   3774篇
  2007年   3971篇
  2006年   3788篇
  2005年   3804篇
  2004年   3619篇
  2003年   3191篇
  2002年   2616篇
  2001年   2605篇
  2000年   2947篇
  1999年   2900篇
  1998年   2689篇
  1997年   2770篇
  1996年   2650篇
  1995年   2449篇
  1994年   2153篇
  1993年   1604篇
  1992年   1502篇
  1991年   1401篇
  1990年   1249篇
  1989年   1069篇
  1988年   541篇
  1987年   523篇
  1986年   481篇
  1985年   445篇
  1984年   342篇
  1983年   373篇
  1982年   356篇
  1981年   241篇
  1980年   179篇
  1979年   137篇
  1978年   71篇
  1976年   36篇
  1965年   43篇
  1963年   3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91.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原位肝移植(OLT)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良性肝病和肝肿瘤的最有效手段。目前国内外肝移植手术技术日益成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不断降低,生存率不断提高,长期存活者数量亦在不断增加。随着新的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开始认识到肝移植的目的不仅是改善终末期肝病患者的肝功能和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寻找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理想修复方法。方法:对97例口腔颌面部缺损,根据缺损部位、性质、范围,分别采用鼻唇沟皮瓣(6例),邻位滑行皮瓣(13例),Abbe瓣(4例),胸大肌肌皮瓣(17例),颈阔肌肌皮瓣(14例),下斜方肌肌皮瓣(4例),前臂皮瓣(13例),额瓣(6例),颞肌筋膜瓣修复(6例),舌瓣(11例),腓骨肌皮瓣(3例),观察修复效果。结果:97例区域组织瓣中,胸大肌肌皮瓣坏死1例,下斜方肌肌皮瓣尖端坏死1例,另1例胸大肌皮瓣术后放疗后坏死(术后4月),其余皮瓣存活,外形基本满意。所有患者均能进食,97%能正常饮食(食饭),其余可流质饮食。舌、腭、咽、口底肿物T3以上,术后语音轻度影响。结论:采用以上多种区域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建议应尽可能采用邻近带蒂皮瓣;对于较大缺损修复主要是修复组织缺损,采用不同组织修复缺损,对进食、语音影响似区别不大,日后尚需作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右美托咪啶联合舒芬太尼用于断指再植术后静脉镇痛,观察对术后疼痛、镇静效果及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 60例急诊行单指断指再植患者,随机分为2组(n=30),即对照组(A组)和右美托咪啶组(B组),观察术后镇痛、镇静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断指再植后的血管痉挛发生率.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的镇静评分、不良反应和血管痉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镇痛评分小于A组(P<0.05).结论 断指再植术后应用右美托咪啶复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右美托咪啶可以增强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对血管痉挛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帕瑞昔布钠用于超前镇痛的有效性.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不限定发表时间和语言.收集帕瑞昔布钠应用于超前镇痛的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采用改良Jadad法评价文献质量.以术后1、6、12和24h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24 h内吗啡用量、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为评价指标.采用RevMan 5.0.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4项研究,Jadad评分均≥4分,包括1086例患者.分为安慰剂组和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比较,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组术后1、6、12和24 h时VAS评分降低,术后24 h内吗啡用量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可产生显著的超前镇痛效果,有助于降低术后镇痛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95.
探讨肝移植术后新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2003年10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定期随访的肝移植患者中发现1例APL患者,回顾性分析该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情况.检索Pubmed、万方医学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分析肝移植术后白血病患者,特别是APL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病、免疫抑制方案、术后发病时间、白血病分类、染色体变异类型、治疗、预后及死因等特点.结果 本例患者于肝移植术后52个月门诊随访时发现外周血白细胞减少,无明显症状和体征,无感染与出血倾向,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无效,经骨髓穿刺检查诊断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M3型,即APL.经维A酸和复方黄黛片(主要化学成份为二硫化二砷)联合治疗,患者获得完全缓解.检索文献共报道肝移植术后白血病34例(包括本例),其中22例诊断为AML(成人18例,儿童4例),术后发病时间中位数为26个月(38 d至8年).18例AML中,以APL最多见(8/18,44%)且伴有异常染色体核型t(15; 17),治疗采用维A酸、三氧化二砷及联合柔红霉素、阿糖胞苷等化学药物治疗(化疗)药物.22例AML死亡13例(59%),主要死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感染、肝衰竭和心力衰竭.APL和非APL患者中分别有2例(2/8)和11例死亡(79%,11/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L患者中6例化疗后完全缓解,另2例死于DIC和败血症.结论 肝移植术后新发AML总体预后不佳,其中APL的预后好于非APL.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肝移植术后APL疗效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96.
狼疮性肾炎合并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不多见,我院2008年曾收治1例,为增进对两种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合并存在的认识,现报道如下:病例21岁女性患者,因浮肿2 d于2008年5月7日入院,无光过敏、皮肤红斑、口腔溃疡及脱发、关节痛,发热等,否认乙肝病  相似文献   
997.
18F-FDG PET显像在健康查体中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18F FDGPET在健康查体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以健康查体为目的行18F FDGPET检查者 3 67人的资料 ,定性与半定量法 (SUV值 )分析PET图像 ,并与随访结果比较。结果 :PET显像阴性者 2 60例 (70 .8% ) ;阳性者 10 7例 (2 9.2 % ) ,其中良性病变 99例 (2 7.0 % ) ,恶性病变 8例 (2 .2 % )。结论 :18F FDGPET显像在正常健康查体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8.
笔者统计分析空军11年新选入飞行基础学院的学员体格复查时因外科原因淘汰的情况,并提出应对措施与同行商磋。 1 外科原因退学统计分析 据空军招飞体格复查通报,11年来新选入预校飞行学员体格复查共淘汰113名,其中外科淘汰18名,占15.9%(表1)。  相似文献   
999.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是乳腺癌淋巴转移通道中最先经历的第一级淋巴结。通过乳腺癌SLN预测乳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状况,为乳腺癌的准确分期和外科手术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根据示踪剂的不同,有两种方法可以探查乳腺癌SLN,其中使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物作为示踪剂探查乳腺癌SLN是目前较具优势的方法,且不同于传统的淋巴显像;乳腺癌SLN探查的成功率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探查技术亦需进一步的研究来提高。  相似文献   
1000.
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s of penetrating cornea injury combined with seawater immersion on the levels of aqueous humor TNF-α in rabbits. Methods 10 adult healthy grey rabbits were used for the experiment. The rabbit eye model of comea blast injury was developed by using a single firecracker. For each rabbit, the right eye was the experimental eye (seawater was injected into the anterior chamber through the cornea incision, simulating seawater immersion) and the left eye was the control (treated with 0.9% sodium chloride). Levels of aqueous humor TNF-α were detected by using double-antibody sandwich ELISA on the 1st, 2nd, yrd, 4th, 5th, and 7th days following seawater immersion or 0.9%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Results Following development of the model, levels of aqueous humor TNF-α in the experimental eye on the 1st, 2nd, 3rd days were 190.338, 156. 107,117.018 ng/L respectively,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uld be seen when comparisous were mad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eyes. The level of aqueous humor TNF-α on the 1st day was the highest and obviously reached the peak. Conclusions Level of aqueous humor TNF-α in the experimental eye with penetrating cornea injury combined with seawater immers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eye, indicating that TNF-α was clearly involved in the pathological change and i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