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3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7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68篇
内科学   83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134篇
综合类   500篇
预防医学   184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278篇
  4篇
中国医学   179篇
肿瘤学   6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31.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C2椎弓根钉结合C3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不稳定Hangman骨折28例入院后均颅骨牵引,行C2椎弓根钉结合C3,侧块螺钉内固定术。结果经24—42个月随访.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8例D级恢复至E级,20例E级未变化;6个月后骨折均愈合,复位良好,无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结论C2椎弓根钉结合C3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32.
目的 探讨影响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早期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观察慢性血液透析患者104例,在首次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后3个月内是否发生血栓形成.对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是否为糖尿病、平均血压水平、发生血栓时单次超滤量、发生血栓时的血肌酐、尿酸、尿素、血白蛋白、血红蛋白、血小板、甲状旁腺素等指标量化后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1例(20.1%)患者在血液透析后3个月内出现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基础疾病为糖尿病、血肌酐、甲状旁腺素水平、血红蛋白为发生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血压、尿酸是动静脉内瘘形成的保护因素.结论 本研究进一步揭示基础疾病为糖尿病、血红蛋白、血液透析不充分、甲状旁腺激素异常升高为血液透析患者早期形成动静脉内瘘血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33.
李红霞  周光武  陈建华 《内科》2014,(3):264-265,277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Scys c)与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心肌肌钙蛋白I(CTn I)的相关性,探讨血清胱抑素(Scys c)在心肌梗死(AMI)急性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AMI患者46例作为AMI组,另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23例为对照组。入院时均抽取静脉血检测Scys c、hs-CRP、CTn I水平,AMI组恢复期检测Scys c。并对AMI组进行Scys c水平与hs-CRP、CTnI、年龄的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AMI组Scys c、hs-CRP、CTn I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AMI组恢复期Scys c水平比急性期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cysc与hs-CRP、CTn I呈正相关,与年龄无关。结论 AMI急性期Scys c、hs-CRP、CTn I显著升高,对AMI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34.
目的观察经皮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内固定联合经皮伤椎终板撬拨复位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单独给予经皮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经皮伤椎终板撬拨复位螺钉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伤椎终板高度比高于对照组,矢状面后凸Cobb角显著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终板高度比均高于对照组,矢状面后凸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内固定联合经皮伤椎终板撬拨复位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能增强骨折复位效果,最大限度恢复伤椎高度,并促使上终板复位,是一种较好的微创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35.
目的探究小儿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我院儿科诊治的78例小儿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在对症有效治疗后均进行细致的临床护理,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78例患儿均全部治愈出院,且住院时间短,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小儿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儿的临床护理很关键,可为治疗做好预后措施,有效降低病死率,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36.
莫信爱  陈建华 《吉林医学》2014,(19):144-145
目的:了解婴儿游泳配合抚触对体格及智能发育所起的作用。方法:抽取200例分娩(包括顺产和剖宫产)42 d回院进行系统管理建卡的婴儿,随机抽取各100例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给予计划性游泳配合抚触,B组只采用由家人进行普通沐浴至3个月龄。观察两组体格及智能发育所达到的里程碑。结果;产后42 d回院复查时两组婴儿体格和智能发育无显著差异(P>0.05),而达到三月龄时体格、智能发育差异明显,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婴儿游泳配合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及智能发育有促进作用。发育商在不同程度超越特定发育里程碑。  相似文献   
937.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5-脂氧合酶(5-LOX)的表达与微淋巴管密度及与结直肠癌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2例结直肠癌5-LOX表达,以VEGFR-3单克隆抗体行微淋巴管内皮细胞染色标记淋巴管,计数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LMVD)。结果 52例结直肠癌标本中5-LOX阳性表达率73.08%(38/52)。5-LOX在Ⅲ、Ⅳ期的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P〈0.01);浸润较深(T1+T2)组阳性表达率高于浸润较浅(T3+T4)组(P〈0.05);未分化、低分化组阳性表达率高于中、高分化组(P〈0.01);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转移组(P〈0.01)。并且5-LOX阳性组的LMVD(26.61±6.93)高于阴性组(13.86±4.83,P〈0.05)。结论 5-LOX在结直肠癌组织中有阳性表达,其表达与肿瘤淋巴转移、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TNM分期及癌组织LMVD有关。  相似文献   
938.
目的:评价 CT 定量反映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缺血坏死程度及葡萄糖代谢水平的可行性。方法:选择52例 NSCLC 患者,测量患者术前早期增强 CT 图像上病灶的缺血坏死 CT 定量值(ische-mia necrosis CT quantitative value,INCTQ);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患者术后肺癌组织标本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 1)和碳酸酐酶Ⅸ蛋白的表达。结果:52例中,Glut 1表达0级、1级和2级的 INCTQ 分别为0.35±0.23、0.52±0.55和1.55±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0.633,P =0.000);Glut 1和碳酸酐酶Ⅸ无表达组、单表达组和共表达组的 INCTQ 分别为0.32±0.25、0.85±0.83和1.37±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449,P =0.017)。结论:NSCLC 早期增强 CT 能较为准确地评价 NSCLC 的缺血坏死程度和葡萄糖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939.
为了全面掌握劳动者在岗的健康情况,了解相关健康基础资料,及时发现职业禁忌证。本文针对2008—2012年从事粉尘作业的企业在岗员工进行职业健康管理,连续5年高仟伏胸片结果追踪。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以2008年5、6月分别体检的两企业粉尘作业在岗员工为基线,合计3790人。入选标准:2008—2012年连续5年在岗员工,并在我院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人员。排除标准:(1)离岗、换岗、新入及退休人员;  相似文献   
940.
[目的]讨论分析中医综合方法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服用奥美拉唑钠肠溶胶囊、阿奠西林胶囊和克拉霉素分散片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方法,包括:健康宣教、情志疏导、体质辨识和辨证论治相结合,服用中药汤剂予以预防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50例患者治疗后出现胃脘痛、灼热、泛酸、饱胀及嗳气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显效率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显效率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可有效预防幽门螺杆菌胃炎的发生,明显改善患者各临床症状,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