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将壳聚糖(CS)应用于丹参酮IIA(Tan IIA)固体分散体的制备,考察并比较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MW)的CS为载体的Tan IIA固体分散体的溶出度。方法 以CS为载体,采用溶剂法制备Tan IIA固体分散体,对不同MW的CS以及药物与载体的不同比例所制备固体分散体的溶出行为进行比较研究,并进行物相分析。结果 Tan IIA-CS(MW 3 000~5 000)按1∶9比例制备的固体分散体的体外溶出效果最好,60 min时药物的体外累积溶出率达到90%以上;经差示扫描量热(DSC)和扫描电镜(SEM)分析,固体分散体中药物以非晶形形式存在于载体中。结论 以CS为载体制备的Tan IIA固体分散体能显著改善Tan IIA的溶出;CS作为Tan IIA一种新型的固体分散体载体,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2.
以多孔二氧化硅为载体制备丹参酮固体分散体,比较喷雾干燥法和溶剂法对药物体外溶出度的影响.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扫描电镜法(SEM)、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和傅立叶红外光谱法(FTIR)等技术对固体分散体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考察其体外溶出度.表征结果显示在2种方法制备的固体分散体中药物均以非晶形式高度分散.体外溶出度测定结果表明,溶剂法制备的丹参酮固体分散体在45,60 min时,丹参酮I,IIA的累积溶出度分别为80.9%,84.6%和86.2%,88.7%;喷雾干燥法制备的固体分散体45,60 min时,丹参酮I,IIA的累积溶出度分别为92.7%,95.3%和95.8%,97.1%.喷雾干燥法和溶剂法均能成功制备丹参酮固体分散体,喷雾干燥法制备的固体分散体更利于提高溶出度.  相似文献   
63.
陈小云 《工企医刊》2004,17(5):46-46
一般资料 本组女6例,男2例,年龄25岁~55岁。其中意识不清6例,大小便失禁4例,呼吸浅表5例。实验室检查:3例胆碱脂酶活力测定为0,5例小于8u。心电图均有ST-T改变,提示心肌损害。1例为频繁室性早搏,心电监护提示:血氧饱和度均小于85。  相似文献   
64.
目的 :研究脾内直接注射携带 IL- 2和 (或 ) IL- 1 2基因的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株对血 IL- 2和 IL- 1 2以及 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构建携带 h IL- 2和 (或 ) m IL- 1 2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将肝癌细胞 CBRH3注入大鼠腹腔 ,形成肿瘤 ,断颈处死 ,剖腹取出肿瘤组织 ,剪碎后接种于 5 0只 Wistar大鼠肝脏一叶 ,制备肝癌模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空载体对照组、IL- 1 2基因治疗组、IL- 2基因治疗组及 IL- 2 / IL- 1 2联合基因治疗组 ,每组 1 0只。含 IL- 2和 (或 ) IL- 1 2基因的包装细胞于肝癌接种后 1、3、5、7d进行脾内注射转染脾细胞。 EL ISA法检测大鼠血 IL- 2和 IL- 1 2浓度 ,放射性活度测定法检测 NK细胞活性 ,并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IL基因治疗后 3d,IL - 2 / IL - 1 2联合基因组血清 h IL - 2与单基因治疗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病理示治疗后肝癌组织中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增多。 IL治疗组 NK细胞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0 .0 1 )。治疗后 3d血清 IL达高峰 ,以后逐步下降。 IL - 2 / IL - 1 2联合基因组较 IL单基因组增高 (P<0 .0 5 )。 结论 :脾内直接注射携带 IL -2和 (或 ) IL - 1 2基因的逆转录包装细胞株可明显增强 NK细胞活性 ,IL联合基因治疗优于 IL单基因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静注灯盏花素注射液配合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I)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苯海拉明片、盐酸氟桂利嗪片口服,静注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注灯盏花素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血栓素B2、血小板聚集率、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在对血栓素B2、血小板聚集率及颈部动脉多普勒参数变化改变方面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静注灯盏花素注射液配合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6.
陈小云 《医学信息》2009,22(9):1851-1852
目的 探讨PCA用于术后镇痛时肠道及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妇科腹部手术病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硬膜外持续镇痛.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镇痛荆.观察病人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排尿情况、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和呕吐、睡眠、呼吸等情况.结果 病人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实验组为51.43 h±5.08 h,对照组为34.47 h±4.20 h(P<0.001).术后排尿畅否及有关尿潴留两组比较.P<0.05,第1次下床后活动时间及呕吐、睡眠、呼吸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应用PCA镇痛对病人肠功能和膀胱功能的恢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要加强围术期的护理及宣教,以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7.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是神经科最常见的急诊之一,其病死率可达50%,尽早发现和治疗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元凶"--颅内动脉瘤是挽救生命的关键.使用何种无创或微创的方法准确判断颅内动脉瘤是临床和影像科医师共同关心的问题.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D CE-MRA)技术日益应用于临床,但直接使用3D CE-MRA检出颅内动脉瘤并以此作为诊断依据的医院并不多.笔者所在医院寻找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检查多以无创的3D CE-MRA检查作为首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8.
患者男,26岁.右侧腰背部间隙性胀痛2周,于2009年11月10日入我院就诊.B超示右肾实质性占位性病变. CT检查:平扫右肾于肾门上方体积增大,见混杂密度影,高密度血块CT值68 HU,等密度肿瘤实质CT值35 HU,肾包膜下见半月形低密度影,未凝固的血液CT值14 HU.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评价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疲劳症状的发生率,并探讨发生疲劳的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Bath 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量表中的疲劳项目对AS患者的疲劳症状进行评分,评价AS患者疲劳的发生率,并探讨其与临床评价指标BASDAI、Bath AS功能指数(BASFI)、Bath AS测量指数(BASMI)、脊柱痛、夜间痛、脊柱炎症、肌腱端指数、整体关节肿胀指数、生活质量及实验室炎性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73例AS患者,将患者根据疲劳症状评分分为≥5分组和<5分组,其中68.5%的患者疲劳项目的 评分≥5分,≥5分组和<5分组相比年龄、性别、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变量相关分析表明疲劳与疾病活动性、功能状况、脊柱痛、夜间痛及BASMI相关,与生理健康的4个维度及心理健康的1个维度相关,与ESR、CRP无相关性.结论 疲劳是AS患者的一个重要的症状,应用BASDAI量表中的疲劳项目评分可以较好地进行疲劳症状评定.  相似文献   
70.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eronegative spondyloanthropathy,SpA)是一组相互关联的侵犯脊柱、外周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的多系统炎性疾病,包括强直性脊柱炎(AS)、反应性关节炎(ReA)与赖特综合征(RS)、银屑病关节炎(PsA)、炎性肠病关节炎、幼年发病的脊柱关节病以及未分化脊柱关节病(uSpA).其中,AS是SpA的原型,是一种最常见、最典型的脊柱关节病[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