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8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56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69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311篇
内科学   161篇
皮肤病学   61篇
神经病学   84篇
特种医学   86篇
外科学   280篇
综合类   666篇
预防医学   161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190篇
中国医学   210篇
肿瘤学   7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采用逍遥散干预慢性应激损伤模型大鼠,观察其海马区神经PAS域蛋白2(neuronal PASdomain protein 2,Npas2)基因的表达及其DNA特定区域甲基化的修饰情况。方法将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慢性应激模型组和逍遥散治疗组,共3组,每组30只。造模采用Cart多相慢性应激大鼠模型并加以改进,逍遥散治疗组在造模同时每天给予逍遥散2 m L,连续造模21 d。采用RT-PCR一步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区Npas2基因及其蛋白表达情况,基因甲基化检测采用SequenomMass ARRAY法。结果慢性应激损伤大鼠海马Npas2m RNA及其相应蛋白表达有明显变化,与空白对照组和逍遥散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其m RNA及相应蛋白表达变化趋势不一致,其基因某些特定区域的甲基化程度有升高的趋势(个别位点有统计学差异)。逍遥散治疗能够明显逆转慢性应激引起的Npas2m RNA及其相应蛋白的表达变化,相应区域DNA甲基化程度表现出下调趋势(个别位点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Npas2基因参与了慢性应激损伤过程,其表达变化可能与其基因某些特定位点的甲基化修饰变化有关,逍遥散能够逆转这种表达改变,可能是通过调节Npas2基因特定位点的甲基化程度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2.
103.
目的运用补肾活血化浊中药联合驱铜治疗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分析排铜期间血清学、尿铜指标的变化与疗程的相关性,探讨中药联合驱铜治疗最适宜的疗程。方法纳入80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所有患者均予二巯丙磺酸钠联合中药综合排铜治疗8个疗程,分别于疗程开始前、第2、4、6、8疗程结束后复查患者血清、24 h尿排铜指标,同时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积分及运用改良Young量表进行精神神经症状评估,分析每位患者排铜期间血清学及24 h尿铜变化,中医证型及精神神经症状的变化,初步探讨中药联合驱铜治疗最适宜的疗程。结果补肾活血化浊中药联合驱铜治疗第4疗程至第6疗程,患者NEU及PLT较前均有所下降,且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至第8疗程,患者NEU及PLT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患者第2、4、6、8疗程ALT、AST指标均较前改善(P <0. 05)。同时,患者ALB水平在排铜各疗程期间较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 0. 05)。患者在排铜治疗第2、4、6、8疗程后改良Young量表积分较治疗前显著减少,且以第2、4、6个疗程改善作用更为显著(P <0. 05)。患者24 h尿排铜量于第6疗程达到高峰值(P <0. 01),后至第8疗程逐渐减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随着疗程时间延长,湿热内蕴证、痰瘀互结证患者数量较前减少,肝风内动证、肝肾不足证及脾肾阳虚证患者数量较前增多。结论补肾活血化浊中药联合驱铜治疗以第4~6疗程为宜。  相似文献   
104.
室性早搏(室早)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近年来,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已经成为常规的治疗手段之。对于频发室早、药物治疗效果较差或患者不耐受药物治疗的室早,射频消融术已经逐渐成为主要治疗方法。但是到目前为止,已经出台的诊疗指南中,室早的射频消融还没有被列入其中。本文总结自1994年以来我院射频消融治疗室早的结果和随访评价,建议射频消融治疗室早的适应证和该项治疗在指南中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心脑舒通胶囊对2型糖尿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64例2型糖尿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2周导入期治疗后,按随机数字分为治疗组(32例,采用心脑舒通胶囊联合鲁南欣康片治疗),对照组(32例,单用鲁南欣康片治疗),治疗期均为6个月。随访治疗期间以日记卡形式记录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和硝酸甘油的应用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肱动脉超声检测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均明显减少,而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心绞痛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情况,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肱动脉内径基础值分别为(3.68±0.56)mm和(3.70±0.58)mm,反应性充血前后内径分别为(5.4±90.81)%和(5.68±0.83)%,舍硝酸甘油前后内径分剐为(19。8±4.9)%和(20.1±5.2)%。治疗组治疗前后肱动脉内径基础值分别为(3.73±0.62)mm和(3.71±0.59)mm,含服硝酸甘油前后内径分别为(18.8土4.5)%和(19.2±5.8)%,但反应性充血前肱动脉内径分别为(5.69±0.79)%和(9.56±3.82)%(P〈0.01)。结论心脑舒通胶囊能改善2型糖尿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和血管内皮功能,是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06.
107.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3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使用针刺治疗.结果 两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ADL积分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使用针刺治疗.结果 两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ADL积分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09.
陈宏 《中医临床研究》2009,(21):102-102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后母婴同室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6月到2009年3月我院产科母婴同室病房130例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产妇进行调查问卷。结果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达到99.23%。结论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改善了护关系,增加了产妇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及自我保健意识,使产妇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0.
目的通过检测早期梅毒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了解机体在梅毒早期感染时的细胞免疫状况,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9名志愿者外周血CD3+、CD4+、CD8+淋巴细胞亚群,其中健康对照组20例,一期梅毒(PS)组10例,二期梅毒(SS)组15例,早期潜伏梅毒(ELS)组14例。结果早期梅毒各组CD3+、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3+是SS组最高,PS组次之,ELS组第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为ELS组最高,SS组次之,PS组第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为PS组最高,SS组次之,ELS组第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梅毒细胞免疫有增强,这对清除TP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