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目的 采用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探讨吸烟人群的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上消化道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6-2007年开滦集团职工体检数据和随访期内发生的上消化道癌数据,建立数据库。使用多因素Cox模型统计分析吸烟人群不同基线hsCRP水平与上消化道癌发病的关系。结果 队列最终纳入38 549人,中位随访时间8.1年,收集上消化道癌共123例。不同hsCRP水平组新发上消化道癌累积发病率(8年)分别为278/10万(hsCRP<1 mg/L组)、339/10万(1 ≤ hsCRP ≤ 3 mg/L组)和484/10万(hsCRP>3 mg/L组),Log-rank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口恶)2=6.48,P=0.039)。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调整性别、年龄、是否饮酒、体质指数、既往糖尿病史、工作环境和教育程度因素后,hsCRP>3 mg/L组上消化道癌发病风险是hsCRP<1 mg/L组的1.64倍(95%CI:1.05~2.56,P=0.028)。在 ≥ 45岁人群中,hsCRP>3 mg/L组上消化道癌发病风险是hsCRP<1 mg/L组的1.71倍(95%CI:1.08~2.70,P=0.022)。结论 基线hsCRP水平升高可能增加上消化道癌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评价中国城市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依从性并分析与其相关的因素。方法 以2013—2018年中国20个省份开展的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中,获得的399 869例乳腺癌高危人群资料用于数据分析。所有符合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研究条件的参与者均接受风险评估问卷调查以评估患癌风险,并推荐评估结果为乳腺癌高危的人群在项目指定医院进行相应筛查(乳腺超声和/或乳腺钼靶)。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的乳腺癌筛查参与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与乳腺癌筛查参与率相关的因素。结果 399 869例乳腺癌高危人群中,221 268例接受了乳腺癌筛查,参与率为55.3%。根据国家统计局地区分类标准,中国东部(55.7%,81 999/147 209)、中部(59.9%,76 368/127 594)、西部(50.3%,62 901/125 066)地区乳腺癌筛查参与率差异显著(χ2=2 347.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50~59岁、目前仍在吸烟、目前戒烟、具有高中以上学历、二手烟暴露、绝闭经、曾分娩、曾患良性乳腺疾病、有血缘亲属曾患乳腺癌、有血缘亲属曾患卵巢癌的高危人群更易接受乳腺癌筛查;60~74岁、少数民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哺乳史的高危人群更不易接受乳腺癌筛查。结论 中国20个省份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总体参与率较低。年龄、受教育程度、民族、吸烟史、二手烟暴露史、体育锻炼、绝闭经、分娩史、哺乳史、良性乳腺疾病史、血缘亲属乳腺癌史和血缘亲属卵巢癌史是与乳腺癌筛查依从性相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3.
梁宇卿  陈宏达  喻达 《癌症进展》2021,19(17):1736-1739
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及全球各个国家高度关注,加强对肿瘤的防治规划及相应防治策略的研究和探讨,对维持社会稳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对来自北美、欧洲、亚洲及大洋洲共8个国家(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肿瘤防治规划和防治策略进行总结,对上述8个国家在肿瘤防治方面的科学研究、政策法规、具体举措和肿瘤防控项目成果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梳理和归纳国外的防治经验,分析肿瘤研究行业市场运行态势,为中国肿瘤的防治规划和防治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与T1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为临床医生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方法本研究选取T1期直肠癌病例,分析相关临床和组织病理学指标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生存的关系。 结果共计251例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连续性T1期直肠癌病例,淋巴结转移率11.2%(28/251)。3年、5年和10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8.6%、96.8%和94.9%。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3年、5年和10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100%、95.6%和90.9%;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3年、5年和10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9%、96.9%和95.4%,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P=0.05)、腺瘤背景(P<0.01)、组织学分化(P<0.01)、筛状结构(P=0.03)、低分化肿瘤细胞簇(PDC)(P=0.02)、肿瘤出芽(TB)(P=0.01)、淋巴管血管侵犯(LVI)(P<0.01)、黏膜下静脉侵犯(VI)(P<0.01)、浸润深部腺体类型(P=0.04)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P=0.02)、腺瘤背景(P<0.01)、组织学分化(P=0.04)、黏膜下静脉侵犯(P=0.02)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最深处的腺体为开放型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4)。腺体的开放型还显示与肿瘤大体平坦型(P=0.03)、无腺瘤背景(P=0.03)、黏膜肌完全消失(P=0.05)、高级别肿瘤出芽(P <0.001)和肿瘤内坏死(P<0.001)有关。 结论本项研究验证了多种已知的组织学特征与T1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并且提出了筛状结构、腺体为开放型与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25.
<正>糖尿病胃轻瘫(DGP)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继发于糖尿病的以胃动力低下、胃排空延迟、胃节律紊乱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目前主要依赖全胃肠促动力药缓解症状,但存在不良反应多、易复发等缺陷。本研究团队在前期的动物实验中证实健脾理气合剂具有改善胃动力的作用[1]。由此,本研究拟探讨健脾理气合剂治疗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及对一氧化氮(NO)、胃饥饿素(Ghrelin)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6.
食道炎发病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3年来我院对474例患者食道行胃镜观察,并全部取活检。诊断食道炎300例(食道炎组),食道粘膜正常174例(正常组)。对两组饮食习惯、烟酒嗜好等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社会调查,旨在探讨食道炎的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27.
中国人群结直肠癌疾病负担:近年是否有变?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我国人群结直肠癌疾病负担进行汇总更新。方法 基于2015年发表的1项系统分析,就其后有数据更新的GLOBOCAN、《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年报)和Cancer Incidence in Five Continents(CI5)3个数据源,新增全球疾病负担项目(GBD2017)、《中国死因监测数据集》和《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年鉴)3个数据源,摘录6个数据源中我国人群结直肠癌发病、死亡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分部位构成变化等数据,主要采用世标率,分析最新疾病负担情况。应用Joinpoint Trend Analysis Software 4.7.0.0软件进行时间趋势分析。作为广义疾病负担的一部分,采用文献法汇总整理我国结直肠癌经济负担相关数据。结果 ①现状:年报显示,2015年我国肿瘤登记地区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7.1/10万和7.9/10万,发病率男女性别比和城乡比分别为1.5和1.4,死亡率分别为1.6和1.4。与年报数据接近,死因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结直肠癌死亡率为6.9/10万。GBD显示2017年我国结直肠癌所致DALY负担达425.4万人年(为1990年的2倍),占全球22.4%。②趋势:年报数据显示,2009-2015年全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下降10.2%和9.5%,城市亦均下降,但农村均上升(增幅分别为20.0%和15.2%);对应Joinpoint分析提示全国死亡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为-1.6%(P<0.05),其中城市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下降(AAPC分别为-1.5%和-1.4%)(均P<0.05),农村发病率上升(AAPC为3.3%)(P<0.05)。年鉴数据显示,与2004年相比,2017年城市和农村死亡率分别增加9.8%和20.6%,但Joinpoint分析AAPC无明显变化(P<0.05)。③分部位:年报显示2015年我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中,结肠癌、直肠癌和肛门癌分别占49.6%、49.2%和1.2%,对应2009年占比依次为51.3%、47.6%和1.1%,结肠癌占比始终为城市(>52%)高于农村(<44%)。CI5第Ⅺ卷细化部位信息显示,结肠癌以升结肠和乙状结肠居多。④经济负担:我国结直肠癌例均诊治费用年均增长率在6.9%~9.2%不等,患者确诊1年内的个人卫生支出约占其家庭收入的60%。结论 我国结直肠癌疾病负担近年整体平稳中可能略有下降,在农村的上升应关注;与前期研究一致,城市和男性仍为防控重点;结肠部位的癌症占比在城市更高,提示社会经济和医疗技术对疾病发生发现有影响。此外,结直肠癌所致经济负担在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分析2005-2015年中国胰腺癌发病及死亡的趋势并分别估计其年龄-时期-队列效应。方法 基于《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数据,利用Joinpoint回归分析2005-2015年胰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变化趋势,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采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对20~84岁人群的数据进行拟合,估计其效应参数。结果 2005-2015年中国胰腺癌粗发病率及粗死亡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以2008年为界,先上升后下降;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2005-2015年胰腺癌的总体发病中标率平均每年上升2.78%,总体死亡中标率平均每年上升2.24%。发病率以农村男性中标率变化最快,平均每年上升3.74%;死亡率以城市男性中标率变化最快,平均每年上升3.57%。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年龄效应总体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在70~80岁时效应最大;时期效应总体随时间推移而上升;队列效应随出生年份推移而下降,在1976年后出现反弹和波动。结论 中国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稳中有升,应继续重视胰腺癌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9.
陈宏达  曹燕飞  施一春  张咩庆 《浙江医学》2017,39(17):1502-1504
胃食管反流病(Gastricesophagitisrefluxdiseas,GERD)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GERD病程较长且极易复发,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主要表现为食管症状和食管外症状,增加发展为Barrett食管及食管癌的危险。从发病机制来看,GERD与食管下括约肌(lowesophagealsphincter,LES)功能失调,特别是与一过性食管下括约肌松弛(transitLESrelaxation,TLESR)有关。目前抑制TLESR,防止过多的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避免食管黏膜损伤的治疗方法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负压吸引联合腹股沟皮瓣修复在跟骨粉碎性骨折合并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12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年龄为19~46岁,采用负压吸引联合腹股沟游离皮瓣对缺损部位进行修复,创面面积为4 cm×5 cm~11 cm×7 cm,切取腹股沟皮瓣面积为4.5 cm×5.5 cm~12 cm×7.5 cm,通过观察皮瓣外观、血运、弹性,取皮区疼痛VAS评分及踝关节AOFAS评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12例患者取皮区伤口愈合均一期愈合,无皮肤坏死、局部感染等情况发生,术后1、3、14 d取皮区的伤口疼痛VAS评分分别为2.4±0.6、1.7±0.4、0.3±0.2,术后6个月踝关节AOFAS评分为77~95分,平均为(88.6±7.9)分,优良率为91.7%。结论负压吸引联合腹股沟皮瓣修复跟骨粉碎性骨折合并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效果良好,存活率高,对踝关节功能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