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以斑点杂交法及PCR定量检测法评价干扰素抗HBV的疗效.〖方法〗90例慢性乙肝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均同时用两种方法检测血清HBVDNA.〖结果〗HBV DNA定量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治疗后2个月末与4个月末其病毒拷贝数分别为5.83±1.05,5.75±1.21,与治疗前6.74±1.68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HBV DNA定量PCR较斑点杂交更能反映干扰素治疗过程中患者外围血内病毒拷贝数的增长.〖结论〗两种方法均能灵敏地反映干扰素抗HBV的疗效,但在实际中定量PCR更灵敏.  相似文献   
43.
AcAPc2自剪切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TWIN1-AcAPc2的构建和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表达和获取具有抗凝血功能的犬钩虫抗凝血肽(AcAPc2),采用搭桥PCR方法合成犬钩虫抗凝血肽全长双链cDNA序列,AcAPc2cDNA全序列连入表达载体pTWIN1上构建成具有蛋白自剪切功能的表达载体pTWIN1-AcAPc2,将阳性重组子转入表达型大肠杆菌E.coli ER2566进行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AcAPc2-intein2-CBD为可溶性蛋白,且融合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0.1%,经蛋白质印迹分析确定表达产物是具有CBD蛋白的特异性融合蛋白。融合蛋白AcAPc2-intein2-CBD经几丁质柱高效亲和纯化,并经β-巯基乙醇诱导的独特的在柱自剪切后,得到目的蛋白AcAPc2,经SDS—PAGE分析在21KD处呈现目的条带,所得的可溶性AcAPc2分子量符合其天然活性的二聚体形式。对AcAPc2表达和纯化工艺上的改进,方便了AcAPc2的获取,AcAPc2氨基酸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阐明了AcAPc2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AcAPc2的抗凝血机制及其作为抗凝血药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4.
广义的计划分娩包括经阴道试产及选择性剖宫产,即有计划的剖宫产,狭义计划分娩则仅指前。现就1999年我科经阴道试产的142例进行临床分析,以探讨计划分娩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5.
合肥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资源配置及服务能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合肥市社区卫生服务(CHS)机构资源配置、服务能力现状及其缺陷。方法选择合肥市115所CHS机构为调查对象,根据问卷设计的调查项目,通过询问及文档资料查阅收集资料,调查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与结构和CHS机构的基本设备配置、服务提供能力与方式以及上下级机构的关系。结果CHS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538人;41%的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全科诊疗工作;53%的卫生技术人员为大专及以上学历,CHS中心与CHS站卫生技术人员的岗位分布、学历结构、年龄结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S机构诊疗及实验室检查设备、预防保健及健康教育设备的配置较好;90%以上的CHS机构能提供常见病及多发病诊治和急救服务;预防及妇幼保健服务未能获得充分的提供。结论卫生技术人员的分布有待进一步完善;CHS中心需重点关注呼吸机、洗胃机、麻醉机及婴儿身高与体重计的配置,CHS站需重点关注B超、心电图机及妇产科检查器械的配置;CHS机构服务提供有待进一步丰富、发展。  相似文献   
46.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惭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5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干扰素α-1b3MU或5MU,周3次肌内注射给药,疗程4~6月;对照组不使用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剂,仅予保肝及对症处理。观察用药开始(纳入随访)后6月时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完全反应13例(28.88%);部分反应13例(28.88  相似文献   
47.
48.
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守春 《四川医学》2003,24(6):J001-J001
目的 因为绝经后妇女取环困难,有的甚至难以经阴道取出,而不愿意经腹切开子宫取出。为减少绝经后妇女的烦恼和痛苦,防止绝经后妇女取环术的并发症,提高绝经后取环成功率。方法 我院采用米非司酮25mg口服每12h 1次,连续3d,第4d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2h后取环。结果 37例均常规经阴道取出。结论 应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于绝经后妇女取环可减少不必要的痛苦,提高取环成功率,是基层医院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9.
目的:了解体内外两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DNA疫苗诱生BALB/c小鼠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的特点,比较其异同,建立与体外法互为补充,且更加直观、简便的活体CTL活性检测模型。方法:用HBV-S真核表达质粒pVAX1/S对SP2/0细胞进行转染,经鉴定后作为目的靶细胞(稳定转染并表达HBV主蛋白,命名为SP2/0-S细胞);对照靶细胞为稳定转染pVAX1空载质粒的细胞(命名为SP2/0-P细胞)备用。活体诱生实验:用目的或对照靶细胞分别使小鼠荷瘤,观察免疫及非免疫小鼠在各靶细胞负荷下的生存时间与肿瘤的生长情况,设置不同组合做同期对照观察,小鼠生存率的差异可以提示体内特异性CTL是否存在。体外诱生实验:采用经典CTL活性检测方法,LDH释放法成品药盒。SP2/0-S细胞与SP2/0-P细胞作为靶细胞,免疫鼠与非免疫鼠的脾细胞为效应细胞,按照不同效/靶比共孵育后以酶标仪检测LDH的释放活性。结果:活体诱生实验:免疫小鼠存活时间明显长于对照小鼠(P〈0.05)。体外诱生实验:免疫鼠CTL活性在彬靶比为50/1时出现最大杀伤活性,为36.9%,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内外两种方法均能够检测到乙型肝炎DNA疫苗诱生BALB/c小鼠特异性CTL活性,实验中发现体外LDH释放法CTL活性并不高,但是总体上仍然能够反映CTL活性。而活体诱生实验操作相对简便,表现更为直观,可望成为与经典方法相互补充的新型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50.
preS2S/adw真核表达质粒构建及其表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我国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流行的血清型,采用美国药品及食物鉴定委员会承认的应用于疫苗临床使用的载体pVAX1,构建了肝病毒adw血清型核酸疫苗preS2S的真核表达质粒,对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PCR法扩增preS2S片段,插入pVAX1载体中,测定DNA序列后,转染SP2/0细胞,抽提转染后SP2/0细胞的总RNA,再用RT-PCR法扩增其中的preS2S片段,以检测其表达的基础,结果:测序证实了该片段为乙肝病毒adw型preS2S基因。PCR扩增法检测出的转染细胞中存在preS2S基因,结论:获得了adw血清型乙肝病毒preS2S的真核表达质粒,提示其能够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目的基因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