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1.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硝酸酯耐药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硝酸酯耐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84例入选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消心痛组)、B组(消心痛加复方丹参注射液组)、C组(消心痛加维生素C组),3组消心痛用法均为15mg,每天4次,治疗时间均为10天。观察临床耐药情况、血压,分别于治疗前后用彩色多普勒检测肱动脉基础内径值(DO)、加压后肱动脉舒张反应[D1,即血流介导血管内径扩张(flow-mediated vasodilation,FMD)]和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血管舒张反应(D2),并采血栓测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内皮源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基因ITIRNA表达。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ndothelial-dependent vasodilation,EDD)以(D1-DO)/DO×100%表示,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ndothelial-independent vasodilation,EID)以(D2-DO)/D0×100%表示。结果(1)B(28.57%)、C(35.7l%)两组临床耐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64.28%),B、C组间差异无显著性。(2)治疗后A组血压回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C组虽有回升,但仍较治疗前低;B组无明显回升。B、C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治疗后A组EID降低,B、C组EDD提高(P<0.05),B、C两组EDD、EID高于A组(P<0.05),B组EDD高于C组(P<0.05)。(4)治疗后B组ET-1 mRNA表达下降,eNOS mRNA表达升高,c组eNOS mRNA表达也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与A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但c组eNOS mRNA表达低于B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能部分阻止硝酸酯耐药的发生,优于维生素C,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eNOS、ET-1 mRNA表达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有关。  相似文献   
12.
13.
TRAIL蛋白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蛋白自剪切功能原核表达系统构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胞膜外段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进行表达条件优化和初步纯化。方法 设计基因拼接引物,合成TRAIL基因胞膜外段双链cDNA序列,将其连接于克隆载体pMD18-T中;将酶切、纯化的TRAIL基因与经相同处理的载体pTWIN1相连接,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JM109,筛选阳性重组子。将鉴定(酶切及序列分析)阳性的重组子质粒转人大肠埃希菌ER2566表达菌中,采用蛋白质SDS—PAGE电泳方法分析不同浓度诱导剂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不同诱导温度、不同诱导时间下目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获得了包含TRAIL基因胞膜外段的双链cDNA序列,酶切及序列分析证实成功构建了TRAIL胞膜外段蛋白自剪切功能原核表达载体。采用0.3mmol/LIPTG、15℃诱导过夜(14~16h),目的蛋白获得较高表达量,且大部分为可溶性蛋白。结论 采用大肠埃希氏菌ER2566,TRAIL胞膜外段融合蛋白获得高表达,经简单后续处理即可获得不含任何额外氨基酸的可溶性目的蛋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乙肝病毒(HBV)的前S2抗原具有比S抗原更强的免疫原性,可以更有效地诱生特异性免疫应答。文中构建含有前S2抗原编码基因的3种重组质粒,观察接种后诱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的情况。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HBV的S2-S和S1-S2-S基因;同时串联拼接产生S2-S-S2片段。继而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S2S、pcDNA3.1/S1S2S和pcDNA3.1/S2SS2。后者意在表达S抗原的同时,双重表达前S2抗原。然后将上述3种质粒分别以100μg肌肉接种BALB/c小鼠,于2、4周后各加强1次。初次接种后3、5、8和12周,分别采血检测小鼠的前S2抗体和抗-HBs。结果:初次接种后3周,S2SS2组小鼠血清的前S2抗体检出率为12.5%,低于S1S2S组(25%)和S2S组(37.5%);但5周时则达到87.5%,并持续到12周,优于S1S2S组和S2S组;并且S2SS2组的前S2抗体滴度达到1:2000,高于S2S组(1:500)和S1S2S组(1:50)。不过,S2SS2组同期的抗-HBs检出率和抗-HBs滴度则低于S1S2S组和S2S组。结论:重组质粒pcDNA3.1/S2S-S2以串联拼接方式双重表达前S2抗原,能够诱生较高水平的特异性前S2抗体,但其诱生抗HBs的能力却明显降低,这是在设计改造基因疫苗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温阳法、滋阴法、活血法及复合法对肾阳虚型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构(ventricular remodeling, VR)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切除双侧甲状腺组织后持续静脉滴注阿霉素的方法制备心肾阳虚型心力衰竭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6 mL/(kg·d)灌胃]、温阳组[温阳健心灵浸膏6 mL/(kg·d)灌胃]、活血组[川芎丹参浸膏6 mL/(kg·d)灌胃]、滋阴组[麦冬知母浸膏6 mL/(kg·d)灌胃]及复合组[阴阳双补健心浸膏6 mL/(kg·d)灌胃],每组10只。另选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自由饮食饮水。各组连续干预4周。观察大鼠左心室收缩压(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pressure, LVE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maximal rate of 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 of development (+dp/dtmax) and maximal rate of 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 of decline (-dp/dtmax)],测量动脉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及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计算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记录心率(heart rate, HR)。称取心脏质量(heart mass, HM)、左心室(包含室间隔)质量(left ventricular mass, LVM) 及右心室质量(right ventricular mass, RVM), 计算心脏质量指数(heart mass index, HMI) 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采用RT-PCR法测定大鼠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1(tissue inhibitors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 TIMP-1)mRNA表达。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MMP-9、TIMP-1、N末端脑钠肽(N 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R、LVEDP、HM、LVM、HMI、RVM、LVMI、NT-proBNP、MMP-9含量及MMP-9 mRNA升高, SBP、DBP、MAP、LVSP、±dp/dtmax、TIMP 1含量及TIMP-1 mRNA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温阳组SBP、DBP及±dp/dtmax升高, LVEDP、NT-proBNP、MMP-9降低;活血组HR、LVEDP、HM、LVM、HMI、RVM、LVMI、MMP-9 mRNA、NT-proBNP、MMP-9含量均降低, ±dp/dtmax、TIMP-1 mRNA升高;复合组HR、LVEDP、±dp/dtmax、LVMI、NT-proBNP、MMP-9降低, TIMP-1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温阳组比较,滋阴组SBP及+dp/dtmax降低,活血组HR、MMP-9 mRNA降低,复合组HR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法及复合法调节肾阳虚型心力衰竭大鼠MMP-9、TIMP-1表达,有效减轻VR,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人自剪切TRAIL胞外段融合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在已构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 胞膜外段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基础上,进行表达条件优化,使其高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活性奠定基础。方法: 将前期构建的PCS/TRAIL 111-281原核表达载体转入大肠埃希菌BL21中, 15% SDS-PAGE比较分析不同诱导剂浓度、诱导温度和诱导时间对融合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 在诱导温度15℃,加入0.2 mmol/L 诱导剂(isopropy-β-D-thiogalactoside,IPTG)、诱导过夜时可以获得较高的可溶性融合蛋白表达量。结论: 诱导剂浓度、诱导温度、诱导时间对融合蛋白表达量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α1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随访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现报道52例α1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月的随访结果。 1.研究对象:(1)病例均为1998年1月~2000年4月四川大学传染科门诊或住院患者。诊断符合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北京)修订的标准。治疗组,男37例,女15例,平均年龄28.6岁;IFN-α1b:3MU 31例,5MU 21例。对照组男29例,女11例,平均年龄27.5岁,具有可比性(P>0.05)。(2)纳入标准:HBsAg(+),HBeAg(+),HBVDNA(+);70U/L≤ALT≤600U/L的慢性乙型肝炎患…  相似文献   
18.
目的:合成可溶性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的cDNA,并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方法: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好性和表达载体多克隆位点限制性内切酶要求,设计基因拼接引物,合成TRAIL基因胞膜外段双链cDNA序列,将其连接于克隆载体pMD18-T中;将酶切、纯化的TRAIL基因与经相同处理的载体PSC相连接,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JM109,筛选阳性重组子.结果:成功获得了包含TRAIL基因胞膜外段的双链cDNA序列,并成功构建了TRAIL胞膜外段原核表达载体PSC/TRAIL 111-281.结论:采用PCR的方法,实现合成寡核苷酸片段的一次性组装,方便了进一步的克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联合顺铂和IFN-α应用对人肝癌细胞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 用SRB染色法测定TRAIL、顺铂、IFN-α单独或联合应用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并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 TRAIL、顺铂、IFN-α三者联合作用于SMMC7721细胞后,顺铂与IFN-α联用的体外生存率从70.91%±3.43%降至34.81%±3.10%,细胞凋亡率从12.47%±0.91%升至45.50%±6.25%.结论 TRAIL、顺铂、IFN-α三者联用能显著提高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20.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反应规律 ,寻找早期预测干扰素疗效的实用指标 ,我们观察了以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90例的临床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5 0例病例均为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深圳市东湖医院以及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传染科的住院或门诊病人。慢性乙肝的诊断严格按照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 (北京 )修订的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及病理诊断标准[1] 。其中治疗组 90例 ,对照组 6 0例。两组患者年龄 ,已知乙肝病毒感染史 ,用药前转氨酶水平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性别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