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临床资料:笔者单位1998年1月~2 0 0 2年2月共收治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儿2 8例,其中男2 0例、女8例,年龄4~12岁,平均6 .7岁。烧伤面积8%~98% ,平均2 1.6 9% ,其中Ⅲ度3~92 % ,平均17.76 %TBSA。吸入性损伤程度按文献[1]划分:轻度吸入性损伤13例,中度吸入性损伤11例,重度吸入性损伤4例。治疗方法:(1)补液、抗感染:≤6岁患儿补液量按长海医院公式[2 ] 计算,尿量维持1.5~2 .0ml·h-1·kg-1;>6岁的患儿则按2ml·kg-1·1%烧伤面积-1补液,并根据尿量调整,使尿量保持在1.0~1.5ml·h-1·kg-1。对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儿,伤后3d内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2.
张浩  林川  周建敏  陈如俊 《中草药》2018,49(8):1854-1859
目的探讨莪术二酮调节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转化、胶原分泌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人源增生性瘢痕成纤维(HSF)细胞进行培养,加入不同浓度的莪术二酮进行干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I型胶原蛋白(COL-I)、III型胶原蛋白(COL-III)、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水平,免疫组化法分析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内PI3K/Akt/m TOR通路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通路相关分子表达情况。结果莪术二酮可有效抑制HSF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莪术二酮可明显减少细胞TIMP-1、COL-I及COL-III的分泌(P0.05、0.01),促进MMP-1合成(P0.05、0.01),同时莪术二酮能明显抑制PI3K、Akt、m TOR、Smad3的磷酸化及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P0.05、0.01),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莪术二酮可通过下调PI3K/Akt/m TOR及TGF-β1/Smads信号传导通路,同时抑制HSF细胞增殖、转化,减少胶原分泌,促进胶原酶解,继而有效改善增生性瘢痕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糖尿病(DM)对烧伤患者机体血清和烧伤创面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探讨DM烧伤创面愈合延迟或者不愈合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型DM合并烧伤患者26例(DM-B组),单纯烧伤患者22例(Burn组),并选择同期匹配单纯DM患者20例(DM组)及健康人群21例(对照组)。收集受检者的空腹血清、创面组织标本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结果:①DM-B组、Burn组和DM组患者的血清标本中SOD活性、MD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urn组比较,DM-B组血清SOD活性进一步下降,MDA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②DM-B组患者创面组织中MDA含量在各时相点与Burn组相比均明显升高,SOD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且这种差异至烫伤后21 d仍显著。结论:DM烧伤创面氧化应激明显增强,可能是DM烧伤创面愈合延迟或者不愈合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掌合并多指掌面深度烧伤23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因热压伤、电击伤等致手掌及手指掌侧深度烧伤,以真皮下血管网皮瓣(suhcucuneous vuse-ular network flap,SVNF)修复的报道较少。笔者自1996年以来利用SVNF修复手掌合并多指掌而深度烧伤患者2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延期植皮就是在创面形成后,不立即施行植皮手术,而是对创面清创后用适当的敷料覆盖,经过一段时间,使创面的受床状况得到改善后,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手术。手背深度烧伤很常见,因其为暴露部位,功能恢复和外观恢复都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手背深度烧伤后移植皮片的厚度、成活质量成为关键问题。我科自1999年6月-2006年10月对手背深度烧伤采用早期切痂延期植皮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Meek微型皮片移植技术在烧伤外科临床应用的效果,并探讨其临床使用的价值及前景。方法对住院治疗的32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早期切削痂后的创面,采用Meek植皮技术,部分病例结合传统小邮票皮片(0.5cm×0.5cm,间隔0.7cm-1.2cm)、大张网状皮片及微粒皮移植修复创面。在同时采用小邮票移植术且植皮面积几乎与Meek微型皮片移植面积相等的10例进行对比观察,内容包括两种方法的操作时间、所需人员、供皮用量等。结果已制作好的Meek微型皮片与传统邮票皮片移植几乎同样大小的创面,两种方法在操作时间、所需人数、供皮量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eek微型皮片移植方法较传统邮票皮片手术操作时间缩短约80%,参加操作的手术人员减少2~3名,节省皮源约60%。两种皮片的移植方法成活率无明显差别。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Meek微型皮片与传统邮票皮片移植后其瘢痕增生程度亦无明显差别。结论对于大面积深度烧伤,不妨采用Meek微型皮片移植技术。该技术相对传统小邮票皮片移植而言,具有简化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人员,以及节省皮源等优点,值得临床采用尤其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烧伤临床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对2005年5月~2008年5月烧伤科送检的1216份标本的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627株病原菌,革兰阴性(G-)杆菌占33.8%,革兰阳性(G+)球菌占48.8%,真菌占17.4%;鲍氏不动杆菌占8.6%;铜绿假单胞菌占6.0%;金黄色葡萄球菌占G+球菌77.5%,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离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94.9%;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各检出菌具有多药耐药性,G+菌对万古霉素敏感,G-菌对亚胺培南敏感,但鲍氏不动杆菌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结论烧伤科细菌感染以G+球菌为主,G-杆菌次之,其中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有增多趋势,临床应重视细菌的药物敏感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移植Meek皮片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2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3月-2006年6月,笔者单位对22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应用Meek植皮机(上海贵群经贸有限公司)行皮肤移植术,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31岁,右卜肢热压伤后2 h入院.右手第2~4指指背、全手背、腕部和前臂至肘关节上15 cm处均为Ⅲ度创面(图1),最宽约10 cm.行急诊手术切痂,见手臂创面深达肌肉层,手部肌腱暴露(图2).于右大腿设计埋入式薄皮瓣用于覆盖指背创面,胸、腹、右大腿设计单蒂皮瓣用丁覆盖手背及手臂创面.具体操作如下:切除右上肢创面坏死组织,保留肌腱及部分间生态肌肉组织.将患手置于右大腿,患指尽量张开,根据创面的形状画出切取范围及皮瓣隧道的轮廓线;在侧胸腹部、有大腿处根据手背、手臂创面的形状画出皮瓣切取范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呋塞米联合多巴胺对老年严重烧伤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老年严重烧伤患者8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烧伤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呋塞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联合多巴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前3 d的24 h尿量、尿素氮(BU N )、血肌酐(Cr)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肾衰率和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前3 d的24 h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前3 d的Cr水平、肾衰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U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呋塞米联合多巴胺对老年严重烧伤患者的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可提高患者尿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