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陈和忠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96,(5)
瓣环重建是二尖瓣成形术的关键步骤。由于硬质环有引起左室流出道梗阻及左室功能损害的潜在危险,作者基于25年的临床经验设计了一种新式具有良好柔韧性和耐久性更符合生理的成形环——生理环(Physio—Ring)。其前后经与横经之比为3:4,同老式环相比其前后稍有增宽。较适合于退行性病变及缺血性瓣膜病变。其前部呈马鞍状,同 相似文献
22.
风湿性心脏病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再发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人工瓣膜置换术后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的外科处理效果。 方法 对11例风湿性人工瓣膜置换术后三尖瓣严重关闭不全患者行三尖瓣成形术和三尖瓣置换术 ;首次手术二尖瓣置换术 5例 ,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 6例 ,在首次手术中均曾行三尖瓣成形术 ,其中 8例为 Kay法 ,3例为 De Vega法。再次手术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 ,对不需处理三尖瓣以外心内病变者 ,选择右侧前外侧切口 ,其余选择胸骨正中切口。行三尖瓣成形术 6例 ;三尖瓣置换术 5例 ,其中 3例为机械瓣 ,2例为生物瓣 ,术后对有肾功能不全者行腹膜透析和床旁血液透析。 结果 术后肾功能不全 6例 ,肝功能不全 5例 ,肺功能不全 3例 ,7例患者治愈出院 ;术后死亡 4例。 结论 对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再发严重三尖瓣关闭不全者 ,外科手术是一种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23.
三尖瓣硬质人工瓣环成形术的中期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硬质三尖瓣成形环对三尖瓣成形的中期效果。方法对风湿性心瓣膜病伴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应用硬质Carpentier三尖瓣成形环行三尖瓣成形术15例(人工瓣环成形组),术前三尖瓣每搏反流量31.9±7.6ml;并与同期16例行Kay及DeVega三尖瓣成形术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照组术前三尖瓣每搏反流量25.3±6.9ml。术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用彩色超声心动图观察术后三尖瓣反流情况。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术后心功能分级均较术前提高1~2级。出院前和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三尖瓣反流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1、2、3年,人工瓣环成形组三尖瓣反流量小于对照组(P<0.05,0.05,0.01)。结论应用硬质三尖瓣成形环对三尖瓣进行成形,其中期效果明显优于Kay和DeVega成形术。 相似文献
24.
微创小切口心脏瓣膜手术134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总结经微创小切口行心脏瓣膜手术的临床经验,探讨手术径路、方法、效果以及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微创小切口行心脏瓣膜手术134例,其中经胸骨旁切口行主动脉瓣置换术5例,二尖瓣置换术2例;经右胸前外侧切口行二尖瓣手术46例,单纯三尖瓣手术15例;经胸骨上段小切口(反Z字形)行主动脉瓣置换术11例;经胸骨下段劈开加横断右半胸骨(倒L形)切口行二尖瓣手术55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例,其中2例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和右心功能不全,1例死于急性肝、肾功能衰竭。随访114例,随访时间2个月~7年,术后6个月患者的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切口疤痕隐蔽,复查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显示心瓣膜功能良好。结论微创小切口行心脏瓣膜手术可行,避免了完全劈开胸骨,维持胸廓的完整性,减少损伤,相对美观,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25.
目的:了解大鼠体内天然抗IgM在非协调性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以培养豚鼠心脏微血管内此细胞为异种心脏移植的细胞实验模型,通过补体结合实验、免疫组化等方法研究大鼠抗体IgM对该细胞的作用,了解异种抗体IgM在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机制。结果:在该模型中,大鼠抗体IgM可与豚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结合并能激活补体,产生对该细胞的损伤,而经小鼠抗大鼠IgM处理后的大鼠血清,对豚 相似文献
26.
谷志涛 傅剑华 沈毅 魏煜程 谭黎杰 张鹏 韩泳涛 陈椿 张仁泉 李印 陈克能 陈和忠 刘永煜 崔有斌 王允 庞烈文 于振涛 周鑫明 柳阳春 刘媛 方文涛 《中国肺癌杂志》2016,(7):459-464
背景与目的探采用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胸腺肿瘤多中心回顾性数据库,探讨胸腺切除范围对早期胸腺上皮肿瘤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Masaoka-Koga分期I期、II期且术前没有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患者,根据术中胸腺切除程度,分为胸腺切除组及胸腺瘤切除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差异。结果共有1,047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胸腺切除组入组796例患者、胸腺瘤切除组入组251例患者。对于术前合并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的患者,胸腺切除组术后的MG的缓解率明显优于胸腺瘤切除组(91.6%vs 50.0%,P<0.001)。胸腺切除组的10年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为90.9%,胸腺瘤切除组的10年OS为89.4%,两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732)。胸腺切除组术后复发率为3.7%,胸腺瘤切除组术后复发率为6.2%,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149)。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对于Masaoka-Koga I期患者,胸腺切除组和胸腺瘤切除组在复发率上没有差异(3.2%vs 1.4%,P=0.259);然而在Masaoka-Koga II期患者中,胸腺切除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胸腺瘤切除组的复发率(2.9%vs 14.5%,P=0.001)。结论胸腺切除是治疗胸腺上皮肿瘤的标准手术方式,特别是对于Masaoka-Koga II期及合并MG的患者。 相似文献
27.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2 0 0 1年 1月 11日 ,我院完成 1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 ,术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经持续肾脏替代治疗 (CRRT)支持后恢复 ,术后 3个月患者情况良好 ,植入的心脏功能正常 ,肾功能正常。1 方法和结果1.1 病例资料 患者 ,男 ,5 1岁。心慌、胸闷 1年余 ,反复双下肢水肿、夜间不能平卧 2个月 ,经内科治疗无明显改善 ,有吸烟、酗酒史。心脏超声显示左心增大 ,左室容积 30 8m l,左房容积 75 .7ml,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 ,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 ,左室收缩功能明显下降 ,FS11.8% ,EF 2 4 .4 % ;胸片显示心胸比率 >0 .7,右心导管显示肺动脉压… 相似文献
28.
1.1一般资料患者,男,18岁。在外院行右侧胸壁原发性骨肉瘤切除术后2年(术后接受8个疗程化疗和1个疗程放射治疗);本次入院前1年内2次出现局部复发,分别于1年前和6个月前在外院行复发肿瘤切除;2个月前在前手术部位再次出现软组织肿块。入院后,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右前外侧胸壁可见3条前次手术瘢痕,腋前线第4、5肋间水平可见胸壁软组织包块(图1A),累及皮肤面积约3 cm×4 cm,有轻压痛。胸部X线及CT片可见:右前外侧胸壁软组织肿块,约5 cm×6 cm×4 cm;溶骨和成骨现象混合出现;第4、5、6前肋缺失(前次手术切除);左下肺单发圆形结节,直径约2 cm(图1B)。腹部B超、核素骨扫描、心电图、肺功能检查未见异常。术前诊断为原发性胸壁骨肉瘤局部复发伴左下肺转移。 相似文献
29.
目的 研究Yes相关蛋白1(YAP1)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迁移、侵袭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慢病毒介导的小干扰RNA靶向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中YAP1基因的表达,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沉默YAP1对A549细胞增殖及凋亡周期的影响,Transwell实验观察沉默YAP1对A549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沉默YAP1后,A549细胞YAP1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调(P<0.01),CCK-8实验结果显示沉默YAP1抑制A549的增殖、增加G0/G期的细胞比例(P<0.01),Transwell实验结果示沉默YAP1抑制A549细胞的迁移、侵袭(P<0.01).结论 沉默YAP1基因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特征具有抑制作用,YAP1可能成为肺癌治疗的潜在靶标. 相似文献
30.
Poland综合征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儿 男 ,6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 6年。查体 :胸壁不对称 ,右侧前胸壁扁平 ,右侧胸大肌、胸小肌缺如 ,右侧乳晕范围较对侧小 ,色泽较对侧淡 ,乳头上移。右手发育畸形 ,右手掌较左手小 ,手指发育短小 ,第 2、3及第 4、5指蹼融合。心脏浊音界稍扩大 ,胸骨左缘第 3肋间可闻及 3 VI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脏彩色超声提示先天性心脏病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直径约 0 5cm。X线胸片提示双侧胸廓对称 ,双侧肋骨及肋软骨发育尚可。术前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Poland综合征。2 0 0 1年 10月在全麻体外循环下 ,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胸部正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