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研究氨基胍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左肾动脉下方夹闭腹主动脉30min后恢复血流灌注,建立兔脊髓腰骶段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n=4)、缺血再灌注组(B组,n=7)和氨基胍治疗组(C组,n=7)。C组在夹闭动脉前静脉注射氨基胍(100mg.kg-1),术后8h再肌肉注射氨基胍(100mg.kg-1)1次。术后24h对兔后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观察脊髓病理改变情况,检测脊髓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TUNEL法检测脊髓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Bax与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缺血再灌注后24h,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氨基胍治疗组兔后肢运动功能明显改善,脊髓内NO含量和NOS活性下降(P〈0.05),脊髓细胞凋亡指数下降(P〈0.05),Bax蛋白表达下降(P〈0.05),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5),脊髓损伤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氨基胍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iNOS活性有关,并且可以通过调节Bax、Bcl-2蛋白表达抑制脊髓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远端固定生物型股骨假体结合异体颗粒骨植骨在近端骨缺损型股骨翻修术中的应用.方法 2001年4月至2008年10月对23例非感染性股骨假体松动患者进行翻修手术,其中2例为再次翻修,均采用远端固定生物型股骨假体结合异体颗粒骨植骨.男9例,女14例,年龄57-77岁,平均64岁.翻修前人工股骨头置换7例,全髋关节置换16例,从初次关节置换到翻修手术的间隔时间最短6年,最长16年,平均12.6年.股骨骨缺损根据Paprosky分型,I型8髋,Ⅱ型11髋,ⅢA型4髋.术前Harris评分(39.3 ±14.6)分.翻修用假体:MP(Link)2髋,AML(DePuy)13髋,Full-coated(Zimmer)6髋,Enchelon(Smith-Nephew)股骨距替代型假体2髋.结果 本组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8个月(22-56个月).术后Harris评分为(87.6 ±9.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X线摄片显示植入骨愈合良好,假体部位骨皮质密度和厚度明显增加.结论 远端固定生物型股骨假体结合异体颗粒骨植骨应用于伴有近端骨缺损的股骨翻修术中,中短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3.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后24h和48h取脊髓标本,应用HE染色、透射电镜、TUNEL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脊髓标本中运动神经元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兔脊髓缺血再灌注后,HE染色可见运动神经元呈凋亡形态改变,TUNEL染色阳性,免疫组化染色示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Bcl-2蛋白表达轻度升高,Bax/Bcl-2比值升高,电镜观察可见典型凋亡小体出现。再灌注24h时凋亡细胞较48h时为多。结论:细胞凋亡是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运动神经元的主要死亡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远端固定生物型假体结合干燥同种异体骨植骨在近端骨缺损股骨翻修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自1999年7月至2004年1月,对16例(17髋)非感染性股骨假体松动患者进行翻修手术,其中2例为再次翻修,采用远端固定生物型股骨假体结合干燥同种异体骨植骨。男7例,女9例,年龄58~77岁,平均63岁,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35个月(18~56个月)。翻修前人工股骨头置换5例,全髋关节置换12例,从初次关节置换到翻修手术的间隔时间最短7年,最长16年,平均13.5年。股骨骨缺损根据Paprosky分型,Ⅰ型8髋,Ⅱ型6髋,ⅢA型3髋。翻修用假体:MP(Link)1髋,AML(DePuy)9髋,Full—coated(Zimmer)5髋,Enchelon(Smith—Nephew)股骨距替代型假体2髋。结果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37分改善至术后平均88分,无患者发生再次松动。术后X线片显示植入骨愈合良好,假体部位骨皮质密度和厚度明显增加。结论远端固定生物型假体可以在股骨远端髓腔内获得可靠的轴向及抗旋转初始稳定性,干燥异体骨植骨能有效修复骨缺损,恢复骨量,骨愈合率高,两者结合运用于伴有近端骨缺损的股骨翻修术中,中短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髋部滑槽加压螺钉 (DHS/DC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0年 5月~ 2 0 0 3年 4月间采用DHS/DCS技术治疗 70岁以上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2 3例 ,平均年龄 82 1岁 (71~ 1 0 0岁 ) ,就其生物特性、操作要点、围手术期及小转子缺损处理作一分析。结果 所有病人均获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 1 6个月 ,2例死于心脑血管意外 ,2例发生髋内翻。髋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 90 5 % (1 9/ 2 1 )。结论 DHS/DC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静力性、动力性及张力性作用 ,可最大限度减少应力遮挡并能早期锻炼 ,减少术后并发症 ,如能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手术时机明 ,应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