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在肝脏少见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2例经肝脏穿刺活检证实的肝脏少见肿瘤的CT增强表现特征,并对比分析相关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手术所见。结果: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本组10例中良性肿瘤3例、恶性肿瘤7例,CT增强扫描显示,5例为囊实性,5例为实质性;8例表现为不均匀强化,2例淋巴瘤无明显强化。CT可较准确地显示肿瘤与肝内血管的毗邻关系以及对肝邻近组织器官的推压与侵犯等,与手术所见一致。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对肝脏少见肿瘤定性诊断价值不大,但有助于与肝细胞癌鉴别。结论:CT增强扫描对肝脏少见肿瘤定性诊断较困难,但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仍有助于与肝细胞癌相鉴别;CT增强扫描可准确判断肿瘤的解剖部位及其对邻近组织器官侵犯的情况,从而帮助制定合理、详细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2.
向读者展示1例典型的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患者的增强CT及MRI图像,并简要阐述了典型影像征象背后的病理机制,以期加强读者对这一罕见疾病的典型影像征象的了解与认识,从而降低对该病的漏诊率和误诊率。  相似文献   
13.
MR成像在胰胆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胰胆管十二指肠连接区解剖结构复杂,该区恶性肿瘤组织来源多样,诊断、鉴别诊断困难,MRI/MRCP作为无创性检查方法能为其提供重要影像学信息。介绍连接区的解剖特征、连接区癌的临床特点及MR检查技术,并总结连接区不同组织来源癌的MR特征及鉴别要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肝细胞癌(HCC)血管生成情况,探讨螺旋CT动脉期同层动态扫描特征与α平滑肌素(ASMA)免疫组织化学(简称免疫组化)检查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术前33例HCC行螺旋CT动脉期同层动态扫描,绘制时间密度曲线(TDC)并计算相应参数;分析HCC强化征象。术后对标本切片进行常规苏木素伊红染色(HE)和ASMA免疫组化染色。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和影像学发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将33例HCCTDC按强化峰值(PV)>80、40HU相似文献   
15.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肝脏少见的良性间叶源性肿瘤,其影像表现多样化,常易漏诊及误诊。本研究展示了2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影像图像,并简要概述了该疾病的典型影像特征、潜在病理生理机制及鉴别诊断,以加深临床及影像科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及提升对该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从而降低该疾病的漏诊及误诊率。  相似文献   
16.
胆囊癌影像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庆轮  陈卫霞 《华西医学》2006,21(3):632-633
原发性胆囊癌,又称胆囊癌,是胆管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5位。病变呈进行性发展,发病年龄多在60~70岁之间,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4[1~4]。由于胆囊癌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早期诊断困难,大多数病人就诊时已属中晚期,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2%~3%[5],且多  相似文献   
17.
肾细胞癌CT表现特征及其与时间窗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CT表现在动态增强CT扫描中随时间推移变化过程.方法 18例肾细胞癌患者行病灶靶平面同层动态CT扫描.由二位副高职称以上腹部影像专业医师共同评价肾细胞癌出现的征象及其与时间窗的相关性.结果肾细胞癌CT征象包括:瘤区异常血管、肿瘤实质显著性强化、RCC与肾实质交界区形态.肿瘤CT征象显示与时间窗的相关性:①异常肿瘤血管出现,显示最佳及消退时间平均分别为23.9 s,38.2 s, 46.3 s;②肿瘤实质强化出现最早时间为28.9 s, 最佳时间为显示征象最丰富层面的时间,即70.2 s;③低密度包膜的演变与肿瘤实质一致.结论靶平面充分显示了肿瘤的关键的CT征象,这些征象随时间窗的变化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肾脏肿瘤以动脉供血为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对小儿长骨血管瘤的X线表现 ,病理学基础和鉴别诊断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儿长骨血管瘤 7例。结果 本病X线检查的影像表现主要有 :(1 )囊状或皂泡样骨质破坏 ;(2 )“网眼”征或“蜂窝”征 ,可合并囊样骨质破坏 ;(3)皮质增生性改变。结论 长骨血管瘤X线表现多样 ,且与病理类型 ,肿瘤生长速度和方式有关 ;其结合临床可提示诊断 ,但确诊仍依赖病理  相似文献   
19.
菲立磁增强MRI对局灶性肝病的定性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分析菲立磁增强扫描与螺旋CT增强扫描对局灶性肝病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本院完成螺旋CT增强扫描及菲立磁增强MRI扫描且临床、手术病理证实为局灶性肝病者 2 6例 5 7个病灶 ,采用分组盲法受试者操作特性 (ROC)曲线分析对比评价菲立磁增强MRI与螺旋CT增强扫描对局灶性肝病的定性诊断价值。结果 平扫 菲立磁增强MRI组ROC曲线下面积 (Az值 )最大 ,为 0 .92 6 0 ,准确性为 86 .8%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螺旋CT增强扫描、MRI平扫及单独分析菲立磁增强MRI 3种方法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菲立磁增强MRI对肝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高于螺旋CT增强扫描。联合分析平扫 菲立磁增强MRI较单独分析菲立磁增强能明显改善病灶的定性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