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外伤性脑干损伤临床上并不少见,但确诊困难。CT检查具有较高的价值。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我们将我院近年来脑干损伤20例的CT表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2.
作者对2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施行了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检出病例包括小肠平滑肌肉瘤2例、血管瘤性息肉1例.乳头状腺瘤1例、小肠及结肠血管发育异常共3例,美克耳氏憩室炎伴溃疡大出血和结肠炎各1例,本文讨论了血管造影对肠道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了检查结果阴性可能的原因,提出了提高阳性 检出率的对策,同时对肠道出血性病变的血管造影征像亦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3.
中晚期肝癌肝外供血分析及临床介入治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规律及介入治疗。方法92例肝癌患者发现肝外供血动脉105条,分别超选择插管行化疗栓塞。结果中晚期肝癌肝外动脉来源类型分别源于肠系膜上动脉(33.33%)、右膈下动脉(17.14%)、胃十二指肠动脉(14.29%)、左膈下动脉(7.62%)、胃左动脉(6.67%)、右肋间动脉(6.67%)、右肾上腺动脉(4.76%)、脾动脉(4.76%)、右腰动脉(2.86%)和右胸廓内动脉(1.90%)。形成肝外动脉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化疗栓塞的次数、肿瘤在肝内的部位、肿瘤的直径和操作方法。结论肝癌有丰富的肝外动脉供血,对肝外动脉供血支超选择性栓塞治疗,对提高中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4.
意大利MECALL多功能心血管数字造影X线机GoldOne系统的图像阵列部分有九个硬盘,九个硬盘都安装之后,当其中一个硬盘失效,不会影响其性能,当第二个硬盘再损坏,其结果将导致全部数据的消失,为保证图像中继处理部分的正常工作,在第一个硬盘损坏时即应将失效硬盘更换,并将其数据尽可能快的进行重建。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16层螺旋CT多期肝血管成像技术、优势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7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行肝动脉期、门静脉期、肝实质期螺旋CT多期肝血管造影,分析MIP、VRT、SSD3种血管重建方法对肝癌并发的肿瘤血管性病变的显示,并与DS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0例肝癌DSA共检出肿瘤供血动脉115支,MSCTA检出110支,符合率约95.6%,两者间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71)。其中MIP、VRT显示较佳,SSD显示较差(45/115,39%)。DSA显示70例均存在瘤内肿瘤血管,其中MSCTA检出65例,两者表现相似,其间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69)。MSCTA、DSA分别检出门-肝静脉癌栓36支、27支,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04),DSA对较小分支癌栓显示不佳;DSA显示肝动脉-门静脉瘘29例,MSCTA检出27例(符合率93.1%),两者表现一致。MSCTA检出肝动脉解剖变异22例(31.4%),共中9例变异肝动脉参与肝癌供血,与DSA的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16层螺旋CT多期肝血管造影可全面、准确评价原发性肝癌并发的肿瘤血管性病变,与DSA检查有很高的符合率,可为外科手术及介入术前提供重要信息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6.
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病理特点及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MSCT已成为主动脉夹层诊断及随访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本文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病理特点及CT诊断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分析肺部炎性假瘤(pulmonary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PIPT)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皮肺穿刺、胸腔镜及手术病理证实的PIPT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 21例中,单发者18例,多发者3例;27个病灶中,直径0.5~5 cm 23个,5 cm者4个;浅分叶征3个,桃尖征6个,边缘平直征7个,粗长毛刺4个,边缘光滑14个,呈圆形、不规则或片状。结论 PIPT的CT征象多样,鉴别诊断困难,全面分析其CT征象,结合临床资料有利于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困难时应结合经皮穿刺或胸腔镜活检。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多层螺旋CT(MSCT)影像特点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方法:以本院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就诊的115例肝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病理证实肝细胞癌60例,良性病变5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检查及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水平检测,观察HCC患者CT表现,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诊断肝细胞癌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同时比较良恶性病变血清GP73、GPC3水平及其阳性检出率.结果:HCC患者血清GP73、GPC3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P<0.05),血清GP73、GPC3单独及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P<0.05).MSCT平扫图像多为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多为高密度影,门脉期多为低密度影或以低密度影为主,延迟期多为低密度影.MSCT对HCC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5.00%、90.91%、87.83%.结论:MSCT对HCC特征清晰显示,诊断准确率较高,血清GP73、GPC3也可作为HCC诊断重要辅助手段,两者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HCC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99.
陈加源  杨向进  张天 《四川医学》2002,23(3):264-264
目的:提高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CT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表现。结果:纵裂池出血88例,侧裂池及脑沟出血33例,天幕区出血5例,合并其他颅脑损伤98例,结论:分布与脑池脑沟一致的密度增高影是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征像。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水凝胶弹簧圈联合铂金微弹簧圈在治疗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我院从2006年11月到2008年1月行水凝胶微弹簧圈联合铂金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的17例19个颅内动脉瘤病例,其中Hunt-Hess分级Ⅱ级7例,Ⅲ级10例. 结果 完全致密栓塞18个,瘤颈残瘤1个,暂时性对侧肢体轻偏瘫2例.6月后复查残留瘤颈消失,随访6~18月,未见复发. 结论 水凝胶微弹簧圈联合铂金微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可显著提高栓塞的致密程度,但是否可减少栓塞后动脉瘤复发仍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