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6年8月收治的输卵管间质部妊娠24例。其中11例腹腔镜手术,为腹腔镜组;13例开腹手术,为开腹组。对其手术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36.3±22.1)ml,小于开腹组(90.5±40.5)ml(P〈0.05),手术时间腹腔镜组(55.0±11.0)min与开腹组(60.0±22.0)min相近(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腹腔镜组(6.0±4.0)h短于开腹组(24.0±5.0)h(P〈0.05)。结论腹腔镜下套扎法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效果好,患者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8月收治的输卵管间质部妊娠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例行腹腔镜下套扎法手术,为腹腔镜组;13例行开腹手术,为开腹组.对其手术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为(36.3±22.1)ml,明显小于开腹组的(90.5±40.5)ml,P<0.05;手术时间腹腔镜组为(55.0±11.0)min与开腹组的(60.0±22.0)min相近,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腹腔镜组为(6.0±4.0)h明显短于开腹组(24.0±5.0)h,P<0.05.结论 腹腔镜下套扎法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效果好,患者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睾丸发育相关基因1(TDRG1)对结直肠癌(CRC)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是否与微小RNA-1010-3p(miR-101-3p)相互作用有关.方法:收集40对CRC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采用RT-qPCR方法检测TDRG1和miR-101-3p在CRC组...  相似文献   
14.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高原肺水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在高原肺水肿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自2007年3月至今的高原肺水肿病例118例,随机分为普通治疗组和rhBNP组.普通治疗组和rhBNP组入院后都给予吸氧、利尿、镇静、扩张支气管、减轻心脏负荷等处理.同时,对rhBNP组给予rhBNP治疗,然后监测两组的临床症状缓解率、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及尿量的变化,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d后,rhBNP较普通治疗组的症状缓解人数比例明显增多;呼吸频率、心率的下降明显;手指氧饱和度较普通治疗组明显升高;血压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rhBNP可尝试性作为治疗高原肺水肿的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郴州市1927名妇女普查结果,探讨影响妇女健康的因素。方法对全市1927名妇女进行常规妇科体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普查妇女的患病率65.85%,宫颈疾病38.14%,阴道炎37.10%,乳腺小叶增生14.06%,子宫肌瘤8.04%,宫颈癌0.1%。结论危害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为宫颈疾病,最严重的疾病为宫颈癌。因此,有必要加强妇女保健工作,进行常规妇科普查,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重建阴道微生态对阴道假丝酵母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门诊接诊的RVVC患者104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与对照组52例,对照组接受单一抗真菌干预治疗,试验组于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之上接受抗真菌后重建阴道微生态干预治疗,对两组病例停药1周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3个月内复发率实施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病例停药1周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3个月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 P均<0.05。结论:抗真菌治疗基础上的重建阴道微生态干预方案可提高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下套扎法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8月收治的输卵管间质部妊娠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例行腹腔镜下套扎法手术,为腹腔镜组;13例行开腹手术,为开腹组。对其手术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为(36.3±22.1)ml,明显小于开腹组的(90.5±40.5)ml,P〈0.05;手术时间腹腔镜组为(55.0±11.0)min与开腹组的(60.0±22.0)min相近,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腹腔镜组为(6.0±4.0)h明显短于开腹组(24.0±5.0)h,P〈0.05。结论腹腔镜下套扎法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效果好,患者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阑尾黏液性肿瘤较为罕见,可发生腹膜转移形成腹膜假黏液瘤。目前,临床上多应用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和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o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进行治疗。其组织学类型、腹膜癌指数(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 index,PCI)评分及细胞减灭程度(completeness of cytoreduction,CC)评分等因素和预后的相关性尚为明确。将规范的组织学分类作为预测因子应用至临床,探讨不同组织学分型、PCI评分和CC评分等因素对伴有腹膜转移的阑尾黏液性肿瘤的预后影响。  方法  回顾行分析2009年3月至2019年1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经CRS联合HIPEC治疗后的阑尾黏液性肿瘤的转归。按照2019年第5版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消化道肿瘤推荐的分类标准和国际腹膜表面肿瘤组的规范化组织学分型,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明确组织学分型、PCI评分、CC评分对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 PFS)的影响。  结果  共48名患者接受了CRS+HIPEC的治疗。经单因素Cox回归分析,PCI 评分 、CC评分、原发组织学类型和腹膜组织学类型均对PFS存在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与PCI评分≤10分相比,20~30的危险比为10.38;CC评分与0分相比,1分和3分的危险比分别为4.26和14.74;原发组织学类型中与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相比,印戒细胞癌的危险比为9.81;腹膜组织学类型中,与无细胞黏蛋白相比,高级别腹膜黏液癌的危险比为14.35。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仅原发组织学类型对PFS存在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组织学类型中与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相比,印戒细胞癌的危险比为110.79。  结论  对于经过CRS+HIPEC治疗阑尾黏液性肿瘤及其引起的腹膜假黏液瘤,规范化地进行原发病灶和腹膜病灶组织学分型对患者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腹膜病灶组织学恶性程度与原发病灶组织学恶性程度相比呈正相关。原发病灶和腹膜灶恶性度越高,患者预后越差。相对于腹膜病灶组织学分型,原发病灶组织学分型与患者预后更为密切,是更好的预测指标。同时,患者预后与CRS的CC评分和PCI评分有关,PCI评分和CC评分越高,患者预后越差。因此,在CRS+HIPEC治疗中,应对原发病灶和腹膜病灶进行组织学分型,尽可能减瘤彻底,规范化地HIPEC治疗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9.
在对湖南农村育龄妇女输卵管绝育术后心身状况进行前瞻性群组研究的基础上,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方法显示:女性绝育术后心身反应是多种危险因素的联合效应。依据相对危险度(RR)的大小,定量评估了术前潜在危险因素与受术者术后心身反应的关联强度:不良应付(RR=37.71)、暗示性(RR=4.53)、情绪稳定性(RR=3.44)、疼痛敏感性(RR=2.14)和手术地点(RR=2.05);并建立了女性绝育术后1年内出现心身反应的概率预测模型。预测模型的病例回代判别分析的阳性预告值为73.6%,阴性预告值为95.4%,总一致性为91.6%。证明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筛检实验效力,可作为术前预测筛选工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用纳米炭示踪早期胃癌(EGC)的前哨淋巴结(SN)的最佳方法.方法 在46例EGC患者手术中,将1 mL纳米炭于肿瘤周围分4~6个位点行浆膜下注射,采用3种不同的方式检测SN,将最先染色的淋巴结定义为第一SN(FSN),FSN所在的整组淋巴结认定为整组SN(GSN),将5 min内显色的所有淋巴结标记为全部SN(ASN),术后将认定的SN和其他清扫的淋巴结作病理组织学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 46例患者均成功检测出SN,其检出率为100%;FSN、GSN、ASN数目分别为(1.04±0.21)、(3.93±1.90)、(13.61±4.36)枚,3种方法检测的SN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N、GSN、ASN对判断胃周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准确率分别为95.65%,100%、100%.结论 纳米炭示踪EGC的SN染色率较高,对预测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准确性;GSN的准确性高且创伤较小,是最适合的SN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