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6 毫秒
61.
作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心律失常 45例 ,并与随机单用西药治疗的 42例进行对照 ,取得较好疗效。1 临床资料病人来源均为本院 1994年 1月~ 1996年 4月心血管专科门诊及部分住院病人。采用随机单盲法进行试验。分治疗组 ,对照组。两组病例均经各种常规检查证实伴有器质性冠心病或高心病而排除功能性者。且治疗组加服中药宁心复律汤前均经单纯应用西药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2个月以上 ,自觉症状无改善 ,心电图及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均示有明显心律失常者 (心电图记录早搏每小时多于 30次或每分钟早搏多于 6次 ;动态心电图 2 4小时记…  相似文献   
62.
抢救性体外循环灌注技术临床应用六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体外循环(CPB)灌注技术配合综合治疗抢救严重中毒者4例。用CPB辅助转流,部分代替心肺功能,为心脏和支气管手术提供麻醉和手术条件各1例。对抢救性CPB灌注技术的应用范围、联接方法、灌注技术及其疗效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3.
吻合口假性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吻合口假性动脉瘤(APA)的方法和效果。方法:11例APA患者均手术治疗。术前均用超声检查、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对于裂口较大者,采用吻合口假性动脉瘤切除(血肿清除)、人造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间置移植术(7例);对于裂口较小者则采用人造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补片移植修复术(4例)。结果:1例失访,其余10例已分别随访5~38(平均19.6)个月。疗效良好者9例,均能恢复正常活动和工作;1例腘动脉吻合口假性动脉瘤压迫引起神经麻痹。所有患者均未见远端动脉供血不足现象,无复发。结论:APA均应手术治疗。术中有效的控制血流及彻底清除病灶(血肿)、术中及术后合理使用有效抗生素及抗凝剂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在老年人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ASAⅡ-Ⅲ级、择期行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R1组(轻比重腰麻组)、R2组(重比重腰麻组)和B组(布比卡因腰麻组),每组20例。术中控制麻醉平面在T10以下,必要时硬膜外腔适当追加用药。观察各组麻醉后血压、心率变化,运动和感觉阻滞情况,硬膜外用药量和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麻醉效果均满意。腰麻起效时间,B组(54.05±3.80s)明显短于R1组和R2组(61.10±4.96,60.95±3.94s,P<0.05)。腰麻维持时间,B组(260.00±28.00min)明显长于R1组和R2组(218.25±31.76,239.50±34.41min,P<0.01)。腰麻后30minR1组健侧肢体未出现明显的运动阻滞,术终改良Bromage′s评分健肢多为5~6分、患肢为3~4分,而R2组和B组双下肢多为1~2分,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轻比重罗哌卡因用于CSEA,对老年人生理影响小,运动阻滞较轻,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6.
作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心律失常45例,并与随机单用西药治疗的42例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1994年1月至1996年4月心血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异丙酚 (得普利麻 )在人工流产过程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两组早孕病人 ,Ⅰ组 (30例 )使用得普利麻镇痛 ;Ⅱ组 (30例 )使用宫术安栓镇痛 ,两组病人的使用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得普利麻的镇痛效果好 ,是一种起效迅速、平稳、麻醉恢复快速、完全的药物 ,明显优于宫术安栓的效果。结论 :得普利麻是一种人工流产过程中很好的镇痛药物 ,但使用时需要麻醉医师全程监护。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了解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SP18)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1)USP18和Pol质粒构建:采用常规基因克隆方法,将人USP18编码序列及HBV多聚酶(Pol)编码序列分别构建到pcDNA3.1-3tag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内。2)研究Pol对USP18的影响:高表达转染Pol质粒至Hep AD38细胞内,抽提细胞内总RNA,逆转录成c D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Pol对USP18的影响。3)研究USP18对HBV的影响:高表达转染USP18质粒至Hep AD38细胞内,抽提细胞内总RNA和总DNA,qRT-PCR检测USP18对HBV复制的影响。4)研究Pol与USP18之间的相互作用:将Pol质粒按一定比例转染到铺有293T细胞的10cm培养皿中,采用免疫共沉淀的方法检测Pol与USP18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结果成功构建USP18和Pol表达质粒,并在HepAD38细胞中高表达;过表达Pol蛋白促进USP18表达;过表达USP18刺激HBV复制;Pol与USP18存在相互作用。结论初步证明USP18可能通过与Pol相互作用促进HBV复制。  相似文献   
70.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联合环磷腺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B型利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衢州市柯城区万田乡卫生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方法治疗,给予洋地黄制剂、利尿剂、ACEI、β受体阻滞剂;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辛伐他汀(20 mg/次,1次/d)联合环磷腺苷(120 mg/次,1次/d)治疗。14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进行超声心电图检查,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血流E峰最大流速/A峰最大流速(E/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比较6 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 。空腹抽血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BNP,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LVEF、E/A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LVD、LVS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6MWT均较治疗前明显延长(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NP、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32/35)和71.43%(2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79,P<0.05)。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环磷腺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效改善左心室功能,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一定程度上延缓心室重构进展,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良好方案,其作用机制与调节血清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