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9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46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217篇
内科学   141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64篇
外科学   165篇
综合类   395篇
预防医学   177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91篇
  6篇
中国医学   163篇
肿瘤学   5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评价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对767例疑冠心病患者进行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计算心肌桥的发生率,测量心肌桥长度、深度、确切的部位及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改变。比较单纯心肌桥组与合并冠状动脉硬化组之间的关系。结果:767例中,发现心肌桥-壁冠状动脉401例(52.3%),左前降支是最常见的部位(344/401),左前降支心肌桥组和无心肌桥组近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1),其中轻度P<0.0001,中度P<0.02,重度P<0.0001。左前降支心肌桥近侧狭窄与心肌桥的厚度有关,与长度无关。结论:心肌桥近侧冠状动脉硬化发生率高,表明心肌桥是冠状动脉病变解剖学上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比较9种机器学习模型对幕上深部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发生早期血肿扩张及预后不良情况的预测性能。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5年1月—2019年5月4家医院幕上深部SICH患者420例。其中男275例、女145例,年龄25~90(61.0±12.9)岁。420例患者按照7∶3的比例,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训练集294例和验证集126例。患者在72 h内复查CT,若血肿体积比初始体积增长>6 mL或>33%,判定存在早期血肿扩张。采用改良的Rankin评分量表(mRS)评估预后,以mRS>3分判定为预后不良。比较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基线资料。采用随机森林、极限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梯度爬升决策树、自适应提升算法、朴素贝叶斯、logistic回归、支持向量机、K近邻、多层感知机9种机器学习算法对早期血肿扩张及预后不良分别构建预测模型;在训练集中,依据各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采用3折交叉验证取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各模型对早期血肿扩张及预后不良情况的预测性能,并在验证集测试模型的可靠性。结果 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20例患者中,早期脑血肿扩张的患者有117例(27.86%);399例患者获随访,其中预后不良的患者有210例(52.63%)。预测早期血肿扩张:训练集中,9种机器学习模型的AUC为0.590~0.685,其中以XGboost模型最高,AUC为0.685±0.024;在验证集中,XGboost模型AUC为0.686[95%可信区间(CI)0.578~0.721]。预测预后不良:9种机器学习模型的AUC为0.703~0.852,其中logistic回归模型最高,AUC为0.852±0.041;而在验证集中,logistic回归模型AUC为0.894(95%CI 0.862~0.912)。结论 9种机器学习算法模型中,XGboost对幕上深部SICH早期血肿扩张的预测性能最佳,而logistic回归模型对预后不良的预测性能最高;对于不同临床结局的预测,应选用合适的机器学习模型。  相似文献   
43.
目的:将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用于急腹症诊断中,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对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收治的42例急腹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使用多排螺旋CT进行扫描,同时采用CT重建技术,将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经多排螺旋CT扫描检查出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胰腺炎等急腹症共41例,与病理结果相比诊断准确率为97.62%,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用于急腹症影像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急腹症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44.
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一直是大家讨论的焦点,传统的复苏认为创伤性休克患者积极补液进行抗休克是关键。但目前大家比较多探讨是在休克早期,特别是有活动性出血患者,延迟复苏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虽然有很多问题需要大量的临床资料证实,但这一观点对传统的复苏模式是一个挑战。通过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即刻复苏与延迟复苏、不同液体复苏、补液量及速度的比较,重新认识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的概念。1液体复苏时机的选择1.1即刻复苏指以最快的速度,在短时间内恢复有效循环血量维持重要脏器灌注,防止休克的进一步发展,是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传统的方法及…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的血流感染在血液肿瘤患者中的发病率,探讨影响其发病率的危险因素,分析感染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为感染的预防和抗菌药物合理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7月1日-2016年11月30日于血液科住院行PICC置管的血液肿瘤患者的基本信息,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回顾分析相关患者血培养阳性和导管血培养阳性检出细菌种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共10 213例行PICC置管的血液肿瘤患者被纳入该研究,其中280例发生PICC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为0.55/1 000导管日(280/10 213,2.74%),影响因素包括血液肿瘤种类(P0.001)和导管留置时间(P0.001)。共分离出病原菌322株,革兰阴性杆菌238株,占73.91%;革兰阳性菌71株,占22.05%;真菌13株,占4.04%。血培养结果中革兰阴性菌主要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庆大霉素、阿卡米星的耐药率较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低;而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假单胞菌抗生素耐药率均较低;主要革兰阳性菌(包括表皮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均未产生耐药。真菌中主要病原菌为热带念珠菌。结论长时间留置PICC导致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的风险增加,CLABSI的发生风险还与患者所患血液肿瘤的种类有关。血液肿瘤患者CLABSI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常用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医护人员应规范操作、加强对PICC患者的监测,动态评估风险,争取及早拔管。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观察小剂量纳美芬预先给药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纳美芬组和对照组。纳美芬组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纳美芬0.2μg·kg-1,对照组给予等容量氯化钠注射液。2组均采用全身静脉麻醉,术后给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记录拔管即刻和拔管后6、12、18、24、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术后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及曲马多追加量。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排气时间等,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纳美芬组和对照组各完成28例,拔管即刻和拔管后6、12、18 h纳美芬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纳美芬组术后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及曲马多追加量均少于对照组(P <0.05)。2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无显著差异(P> 0.05),纳美芬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纳美芬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5%(7/28)低于对照组(54%,15/28,P <0.05),头晕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小剂量纳美芬预先给药能减轻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缩短呼吸恢复、拔管和排气时间,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3年9月至2014年4月采用单髁置换术治疗5例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患者,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65~80岁,平均74岁;病程1~6年,平均3年。根据Koshino影像学分期,Ⅱ期1例,Ⅲ期2例,Ⅳ期2例。术后采用VAS评分、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胫股角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7个月,平均6.4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切口Ⅰ期愈合,术后未出现感染、下肢血栓、骨折等并发症。5例患者术后膝关节疼痛减轻,功能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度改善不明显;HSS评分、VAS评分、胫股角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结论: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的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活性维生素D3水平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检测2013年4月~2014年6月本院新诊断的143例非透析CKD患者及19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维生素D3水平,分析其与肾功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血FGF-23)、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PTH)等指标的关系。结果:CKD1~5期患者维生素D3水平分别为(22.03±4.39)ng/ml、(20.29±4.66)ng/ml、(16.88±3.00)ng/ml、(13.71±2.99)ng/ml、(9.76±2.97)ng/ml,与对照组(25.68±4.08)ng/ml相比,各组间维生素D3水平逐渐下降(P<0.05)。维生素D3水平与血肌酐(r=-0.676)、尿素氮(r=-0.554)、血磷(r=-0.248)、钙磷乘积(r=-0.178)、PTH(r=-0.636)、FGF-23(r=-0.690)呈负相关(P<0.05),与血钙(r=0.157)、白蛋白(r=0.164)、肾小球滤过率e GFR(r=0.759)呈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维生素D3与e GFR呈正相关,与PTH呈负相关。回归方程为Y=13.196+0.092X1-0.016X2(Y为维生素D3,X1为e GFR,X2为PTH,13.196为常数)。结论:随着CKD的进展,患者活性维生素D3缺乏日益严重,且与钙磷代谢紊乱、继发性甲旁亢及FGF-23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50.
通过对神经外科研究生的临床教学,做好癫痫临床教学工作必须做到:临床教学前的准备工作,让研究生对癫痫外科观念有直观的了解;在教学中教师应正确指导学生的问诊、体格检查;培养学生癫痫外科定位诊断的临床思维;同时要做好教学后病例总结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