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67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1.
2012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2015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的全国各登记处上报的2012年恶性肿瘤登记资料进行分析,估计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方法]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共收到261个登记处上报的2012年肿瘤登记数据,通过审核和评估,共193个肿瘤登记处的数据符合入选标准.将入选的登记处按地区(城乡)、性别以及年龄别、肿瘤别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层,结合2012年全国人口数据,估计全国恶性肿瘤合计和主要肿瘤的发病、死亡情况.标化率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和Segi's标准人口结构为标准.[结果]全国193个登记处共覆盖登记人口198 060 406人(其中城市100 450 109人,农村97 610 297人),报告的恶性肿瘤新病例556 163例,死亡病例345 483例.病理诊断比例为69.13%,只有死亡证明书比例为2.38%,死亡发病比为0.62.据估计,全国2012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358.6万例,死亡病例218.7万例.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64.85/10万(男性289.30/10万,女性239.15/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为191.89/10万,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为187.83/10万,累积率(0~74岁)为21.82%.城市地区发病率为277.17/10万,中标发病率为195.56/10万,农村地区发病率为251.20/10万,中标发病率为187.10/10万.全部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61.49/10万(男性198.99/10万,女性122.06/10万),中标死亡率为112.34/10万,世标死亡率为111.25/10万,累积死亡率(0~74岁)为12.61%.城市地区死亡率为159.00/10万,中标死亡率107.23/10万.农村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64.24/10万,中标死亡率118.22/10万.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女性乳腺癌、甲状腺癌、宫颈癌、脑瘤和胰腺癌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部新发病例的75%.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胰腺癌、乳腺癌、脑瘤、白血病和淋巴瘤是主要的肿瘤死因,约占全部肿瘤死亡病例的80%.[结论]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定期发布我国恶性肿瘤负担情况,为制定肿瘤防治策略和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依据.随着覆盖人群逐渐增加和数据质量不断提高,肿瘤登记在肿瘤防治中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1,北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筛查与早诊早治是降低人群肺癌死亡率的有效措施。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将极大推进中国肺癌筛查的同质性和优质性,提高肺癌筛查的效果。指南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委托与指导,由国家癌症中心发起,联合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指南整合近年来国内外在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面的新进展,同时考虑中国国情和肺癌筛查的实际经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定手册的原则和方法,针对肺癌筛查过程中的筛查人群、技术、流程等给出了详细的循证推荐,旨在规范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实践,提升中国肺癌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73.
2009年中国口腔癌和咽喉癌发病与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2009年我国肿瘤登记地区口腔癌和咽喉癌(除鼻咽癌外)的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 从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数据库中提取2009年口腔癌和咽喉癌发病数据,包括72个登记处,覆盖登记人口85 470 522名,其中城市57 489 009名,农村27 981 513名.计算不同年龄、性别、地区人群的口腔癌和咽喉癌发病率、死亡率、累积率(0 ~ 74岁)、截缩率(35 ~64岁)等.采用1982年中国标准人口构成和Segi's世界人口构成分别计算中国和世界人口年龄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以下简称中标发病率、中标死亡率和世标发病率、世标死亡率).结果 2009年登记地区新发口腔癌和咽喉癌2803例,包括男性1793例,女性1010例,男女比例为1.78∶1.口腔癌和咽喉癌粗发病率为3.28/10万(2803/85 470 522),男性为4.15/10万(1793/43 231 554),女性为2.39/10万(1010/42 238 968);中标发病率1.72/10万,世标发病率2.23/10万,累积率为0.26%,截缩率为4.02/10万.城市地区粗发病率为3.87/10万(2225/57 489009),中标发病率为1.97/10万,农村地区粗发病率为2.07/10万(578/27 981 513),中标发病率1.17/10万.口腔癌和咽喉癌死亡病例1172例,包括男性825例,女性347例.口腔咽喉癌粗死亡率为1.37/10万(1172/85 470 522),男性为1.91/10万(825/43 231 554),女性为0.82/10万(347/42 238 968),中标死亡率为0.64/10万,世标死亡率为0.88/10万,累积死亡率为0.10%,截缩率为1.34/10万.城市地区死亡率为1.59/10万(915/57 489009),中标死亡率0.72/10万.农村地区死亡率为0.92/10万(257/27 981 513),中标死亡率为0.48/10万.结论 2009年中国口腔癌和咽喉癌发病率及死亡率较低.  相似文献   
74.
中国2003-2007年肝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根据癌症登记报告资料,描述和探讨2003-2007年中国肝癌发病和死亡的特征与趋势.方法 采用中国32个癌症登记处2003-2007年肝癌发病与死亡登记年报资料,计算与分析肝癌的发病(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率及世界人口标化率;并作年龄别、性别和城乡间发病(死亡)率差异及国际发病(死亡)率的比较分析.结果 2003-2007年中国32个癌症登记处观察总数为255 430909人年,其中城市197 651 428人年,农村57 779481人年.共登记报告肝癌发病68 146例,占全部癌症发病病例的10.03%(居第2位).年均发病率为26.68/10万(男性39.42/10万,女性13.63/10万),中国和世界人口标化率分别为14.54/10万和20.93/10万;登记报告肝癌死亡63928例,占全部癌症死亡病例的14.56%(居第2位).年均死亡率为25.03/10万(男性36.41/10万,女性13.37/10万),中国和世界人口标化率分别为13.29/10万和17.45/10万.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性别比分别为2.89:1和2.72:1.城市和农村地区肝癌发病率分别为23.91/10万和36.15/10万,死亡率分别为22.39/10万和34.05/10万.肝癌发病和死亡有较大的地区差异:城市发病率10.15/10万至33.85/10万,而农村为11.83/10万至78.59/10万;城市死亡率在13.99/10万至28.45/10万,农村为11.02/10万至71.99/10万.在同期全球184个国家或地区中,中国肝癌发病率水平男性居第5位,女性居第6位;死亡率水平男性居第2位,女性居第5位.结论 肝癌是中国目前仅次于肺癌的最主要恶性肿瘤,每年发病和死亡人数分别约在36万和35万,并有继续增高的趋势.应当加强全国性的肝癌监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75.
中国2003-2007年喉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中国喉癌发病与死亡的流行状况.方法 2003-2007年喉癌发病与死亡数据来源于全国32个肿瘤登记地区,并经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审核、整理和统计分析,计算粗率、中国和世界标化率及变化趋势.结果 2003-2007年中国喉癌粗发病率为2.04/10万,粗死亡率为1.06/10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在32个登记地区中发病中标率最高是广东省中山市(2.08/10万),死亡中标率最高是河北省涉县(1.58/10万);2003-2007年全国喉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动不大.结论 中国喉癌发病率、死亡率处于较低水平,但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止喉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  相似文献   
76.
中国恶性肿瘤负担归因于人口老龄化的比例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国1990—2019年恶性肿瘤负担变化归因于人口老龄化、人口数增长、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病死率的比例及趋势。方法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提取1990—2019年中国≥25岁人群中29种恶性肿瘤的发病数、死亡数及其对应的人口数, 以1990年为基准参照, 采用因素分解法计算1991—2019年男性和女性中各恶性肿瘤历年可归因于人口老龄化、人口数增长、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病死率的死亡数, 并计算历年归因恶性肿瘤死亡数占当年全部恶性肿瘤死亡数的比例及其时间变化趋势。结果 2019年中国≥25岁人群恶性肿瘤死亡总数为269.0万例, 其中归因于人口老龄化、人口数增长、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及病死率的恶性肿瘤死亡数分别为74.0万、109.1万、19.8万和-72.8万, 分别占2019年总死亡数的27.5%、40.6%、7.3%和-27.1%。2019年人口老龄化归因死亡数前5位的恶性肿瘤分别为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和结直肠癌, 29种恶性肿瘤归因于人口老龄化的死亡数占该癌种死亡总数的比例为9.3%~40.5%。归因于人口老龄化的恶性肿瘤死亡数及其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数的比例在1997...  相似文献   
77.
赫捷  陈万青  李兆申  李霓 《中国肿瘤》2022,31(6):401-436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食管癌高风险人群接受筛查和早诊早治能够有效降低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将促进中国食管癌筛查的同质性和规范性,提高食管癌筛查的效果。中国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的委托与指导,由国家癌症中心发起,联合多学科专家,整合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同时考虑中国国情和食管癌筛查的实际经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指南制定原则和方法,针对食管癌筛查过程中的筛查人群、技术、流程等给出了基于证据的推荐,旨在保证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效果,为中国的食管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8.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慢性病,是21世纪中国乃至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肿瘤控制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卫生战略重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发布的2014年全球癌症报告估计,中国癌症发病数约占全球癌症发病数的22%,在184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癌症发病率位居第68位,居中等偏上水平。  相似文献   
79.
陈万青 《中国肿瘤》2014,(8):628-62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环境的恶化,特别是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负担日益加重。其中恶性肿瘤成为危害居民健康和社会发展的最突出公共卫生问题。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防癌策略是卫生部门紧要的任务。肿瘤登记是全球卫生领域重要的信息收集方法,在大多数国家得到重视并广泛开展,成为肿瘤防治最基础的工作。肿瘤登记数据不仅反映一个地区肿瘤的疾病负担,为病因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我国膀胱癌发病现状及流行趋势。方法收集整理全国肿瘤登记中心1998~2008年登记的膀胱癌数据,包括膀胱癌发病率、发病构成、0~74岁发病累积率和年龄别发病率。分别按性别及城乡差异进行统计,分析中国男性与女性,城市与农村膀胱癌的发病现状和流行趋势。结果 2008年,全国肿瘤登记地区膀胱癌发病率为7.49/10万,占中国恶性肿瘤发病构成的2.50%,0~74岁中国膀胱癌发病累积率为0.52%。分性别统计,2008年中国男性膀胱癌的发病率为11.41/10万,是中国女性膀胱癌发病率(3.51/10万)的3.3倍。分城乡统计,2008年中国城市人口膀胱癌的发病率为8.55/10万,是中国农村人口膀胱癌发病率(3.55/10万)的2.4倍。1998~2008年全国肿瘤登记人口膀胱癌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10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4.60%。中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在10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4.76%,略高于女性的4.32%。中国城市人口膀胱癌发病率在10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3.90%,低于农村人口的5.64%。膀胱癌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2008年,中国人膀胱癌发病率在60岁以后超过肾肿瘤,居中国泌尿系恶性肿瘤发病第1位;至85岁以上年龄组膀胱癌发病率达到69.77/10万的峰值。在1998~2008年的10年间,中国膀胱癌年龄别发病率变化趋势不明显。结论中国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膀胱癌发病水平中等。但近10年间,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也不论城市或农村,膀胱癌发病率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