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66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评价中国胰腺癌发病和死亡的分布特点及流行趋势。[方法]利用2003~2007年全国32个肿瘤登记处胰腺癌的数据,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年龄胰腺癌发病和死亡率的特点,并与同时期全球各国胰腺癌发病和死亡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2003~2007年中国胰腺癌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4.62/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2.56%,恶性肿瘤中排位第7位。胰腺癌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为4.28/10万,占恶性肿瘤死亡的3.73%,恶性肿瘤中排位第6位。中国胰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与世界184个国家和地区相比,男性胰腺癌发病率位居世界第45位,女性位居第58位。[结论]胰腺癌是中国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并呈现上升趋势。胰腺癌的防治工作应当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分析2003~2007年中国骨癌的死亡特点和变化趋势。[方法]根据全国32个肿瘤登记地区的2003~2007年骨癌死亡数据计算骨癌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及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应用变化百分比(PC)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死亡趋势。[结果]2003~2007年我国骨癌粗死亡率为1.36/10万,城市粗死亡率为1.20/10万,农村1.91/10万;中标率分别为0.79/10万、0.67/10万、1.26/10万,骨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0.79%,居死亡顺位第19位。2003~2007年全国骨癌死亡下降6.35%,其中城市下降16.10%,农村上升20.36%。1988~2007年上海市和北京市骨癌死亡率分别下降5.19%和3.50%(P均<0.05),启东市下降0.35%,林州市上升1.84%(P均>0.05)。[结论]中国农村骨癌的死亡水平高于城市,并且农村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城市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3.
2003-2007年中国胃癌发病与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2003-2007年中国胃癌的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利用2003-2007年全国32个市/县肿瘤登记数据中胃癌的统计结果,分析中国近期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水平及变化趋势.结果:2003-2007年中国胃癌发病率为33.14/10万,世界人口标化率为23.09/10万,居恶性肿瘤第2位,男性高于女性.同期胃癌死亡率为24.34/10万,世界人口标化率为16.39/10万,居恶性肿瘤死因第3位,男性高于女性.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基本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地区间男性胃癌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和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最大差异分别为16.3倍和19.1倍,女性为17.5倍和27.0倍.结论:2003-2007年中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不同年龄和地区间的胃癌发病和死亡水平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膀胱癌死亡率与紫外线照射的关系,为生态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1990至1992年中国第二次死亡原因调查报告中膀胱癌的死亡资料及各调查地区的经纬度和日平均紫外线照射强度数据,统计学分析膀胱癌死亡率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膀胱癌死亡率与紫外线照射强度有明显关系,死亡率随年平均紫外线照射强度增高而降低,日平均紫外线照射强度每增加一个单位,死亡率下降0.56%(P=0.0013).不同性别和不同地区存在相同的负相关,男性和女性相对危险度分别为0.9949和0.9934(P值分别为0.0161和0.0239),城市和农村地区分别为0.9945和0.9942(P值分别为0.0332和0.0102).结论 紫外线照射可以降低膀胱癌的死亡率,其机制可能与体内维生素D水平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肾和泌尿系统其他癌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整理中国大陆30个肿瘤登记处1988-2002年15年间肾癌及泌尿系其他恶性肿瘤发病登记的数据资料,选取数据较齐全的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哈尔滨、河北磁县、江苏启东、浙江嘉善、广西扶绥、福建长乐、河南林州等11个登记处的资料,按1988-1992、1993-1997、1998-2002年3个时间段对资料进行整理,比较分析肾癌和泌尿系统其他恶性肿瘤发病率、病死率,采用美国癌症研究所开发的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 3.3.1统计软件分析其流行趋势.通过对发病率的对数转换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结果 1988-1992、1993-1997、1998-2002年3个时间段肾癌和泌尿系统其他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分别为4.26/10万、5.40/10万、6.63/10万,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与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比较仍处于较低水平.结论 肾癌虽然不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前几位主要恶性肿瘤,但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6.
[目的]评价中国脑瘤发病和死亡的分布特点及流行趋势.[方法]利用2003~2007年全国32个肿瘤登记处脑瘤的数据,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年龄脑瘤发病和死亡的特点,并与同时期全球各国脑瘤发病和死亡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2003~2007年全国脑瘤发病率为6.60/10万,在恶性肿瘤发病构成中位居第9位,男性发病率低于女性,脑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全国脑瘤死亡率为3.82/10万,在恶性肿瘤死亡构成中位居第10位,男性的脑瘤死亡率高于女性,城市地区脑瘤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地区,城市地区脑瘤死亡率低于农村地区.我国男性脑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世界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略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我国女性脑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世界、发达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已经成为女性脑瘤高发病率的国家.[结论]脑瘤发病率在我国呈明显上升趋势,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肿瘤,应加强脑瘤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57.
中国恶性肿瘤负担归因于人口老龄化的比例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国1990—2019年恶性肿瘤负担变化归因于人口老龄化、人口数增长、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病死率的比例及趋势。方法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提取1990—2019年中国≥25岁人群中29种恶性肿瘤的发病数、死亡数及其对应的人口数, 以1990年为基准参照, 采用因素分解法计算1991—2019年男性和女性中各恶性肿瘤历年可归因于人口老龄化、人口数增长、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病死率的死亡数, 并计算历年归因恶性肿瘤死亡数占当年全部恶性肿瘤死亡数的比例及其时间变化趋势。结果 2019年中国≥25岁人群恶性肿瘤死亡总数为269.0万例, 其中归因于人口老龄化、人口数增长、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及病死率的恶性肿瘤死亡数分别为74.0万、109.1万、19.8万和-72.8万, 分别占2019年总死亡数的27.5%、40.6%、7.3%和-27.1%。2019年人口老龄化归因死亡数前5位的恶性肿瘤分别为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和结直肠癌, 29种恶性肿瘤归因于人口老龄化的死亡数占该癌种死亡总数的比例为9.3%~40.5%。归因于人口老龄化的恶性肿瘤死亡数及其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数的比例在1997...  相似文献   
58.
中国部分市县2003年恶性肿瘤发病年度报告   总被引:42,自引:12,他引:42  
[目的]分析中国35个肿瘤登记处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的流行特征。[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35个肿瘤登记处2003年以人群为基础的登记数据资料,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及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和国际癌症登记协会推荐的肿瘤登记原则和方法,进行资料的汇集、整理、审核和分析。[结果]全国35个登记处2003年登记地区覆盖人口合计56032710人,其中男性28433441人,女性27598869人,约占全国2003年末人口总数的4.34%。2003年共报告新发病例数120942例,其中男性68623例,女性52319例。恶性肿瘤粗发病率在73.8/10万~372.7/10万之间,最高的是扬中市372.7/10万,其次上海市337.7/10万,最低深圳市73.8/10万。[结论]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女性乳腺癌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应作为肿瘤防治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9.
常见革兰氏阴性菌耐药性动态变化特征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本地区2003年1月~2006年6月期间最常见革兰氏阴性茵(大肠埃希茵、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变化,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素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我院该期间临床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试验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 近4年来,该4种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大肠埃希茵对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耐药率变化显著,对大肠埃希茵保持较强抗茵活性而耐药率<30%的抗菌药物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亚胺培南、美诺培南、阿米卡星;肺炎克雷伯茵对哌拉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呋辛、环丙沙星耐药率变化显著,对肺炎克雷伯菌保持较强抗菌活性而耐药率<30%的抗菌药物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亚胺培南、美诺培南、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妥布霉素;铜绿假单胞菌对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变化显著,对铜绿假单胞菌保持较强抗菌活性而耐药率<30%的抗菌药物有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美诺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多粘菌素E;对鲍曼不动杆菌保持较强抗茵活性而耐药率<30%的抗茵药物有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美诺培南、阿米卡星.结论 本地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茵、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多重耐药现象严重,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可有效控制和减缓细茵耐药性的增长.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膀胱癌死亡率与紫外线照射的关系,为生态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1990至1992年中国第二次死亡原因调查报告中膀胱癌的死亡资料及各调查地区的经纬度和日平均紫外线照射强度数据,统计学分析膀胱癌死亡率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膀胱癌死亡率与紫外线照射强度有明显关系,死亡率随年平均紫外线照射强度增高而降低,日平均紫外线照射强度每增加一个单位,死亡率下降0.56%(P=0.0013).不同性别和不同地区存在相同的负相关,男性和女性相对危险度分别为0.9949和0.9934(P值分别为0.0161和0.0239),城市和农村地区分别为0.9945和0.9942(P值分别为0.0332和0.0102).结论 紫外线照射可以降低膀胱癌的死亡率,其机制可能与体内维生素D水平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