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4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61.
目的 探讨放疗对青春期前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24只4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三组,A、B组分别接受3.2 Gy和8.0 Gy单剂量全身放疗,C组作为对照组.1周后处死,测量体重、卵巢和子宫湿重及脏器系数;检测血清雌二醇、抗缪勒氏管激素(AMH)和孕激素水平;HE染色计数各级卵泡数量.结果 与C组比较,A、B组...  相似文献   
62.
南通市是全国及江苏省重要的精细化工基地。全市共有包括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如皋港新材料工业园区在内的8个危险化学品专门区域,园区内化工企业267家,从业人员8.3万人。急性职业中毒是南通市发生率较高的职业病,仅次于尘肺[1]。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 探讨EGFR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与病理的关系及X射线对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EGF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EGFR与88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和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并用2.5、5和10 Gy X射线照射体外培养的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和HCC1937细胞,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两种细胞经照射后6、12、24和48h的EGFR mRNA表达水平,以未照射组为对照。结果 EGFR在三阴性乳腺癌的阳性表达率为67.0%(59/88),且与年龄、肿块直径、脉管侵犯、组织学分级、ki-67 等临床及病理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淋巴结有转移及临床分期Ⅲ期组的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EGFR mRNA的表达在2.5、5和10Gy X射线照射后早期整体下降,但晚期呈上升趋势,大部分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R在三阴性乳腺癌中具有较高的表达率,且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提示其可能与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不良相关。较大剂量X射线在早期可下调MDA-MB-231细胞和HCC1937细胞EGFRmRNA的表达,可能控制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远处转移,提示放疗在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晚期EGFRmRNA的表达有所回落甚至上升,可能与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易形成辐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1例氧化镉和海绵镉致职业性慢性轻度镉中毒病例。方法 结合自述材料、临床资料、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等分析该病例发病原因。结果 该病例为中年男性,接触氧化镉和海绵镉2年,2018年10月出现反复全身浮肿,以双下肢明显,伴夜尿增多,休息后好转,尿镉、β2-MG及RBP检测结果明显高于正常值。2019年4月10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出院诊断:肾病综合征、镉中毒。结论 本病例依照标准诊断为职业性慢性轻度镉中毒,长期密切接触镉及其化合物可导致慢性镉中毒,需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6.
通过对某生产1-氯蒽醌染料企业发生的一起14人尿汞超标事件的调查,分析了劳动者尿汞超标的可能原因,提示呼吸道和皮肤为主要的接触途径,指出了二巯基丙磺酸钠为有效驱汞药物,建议企业改善生产工艺,以低毒和无毒物质代替高毒物质,准确识别各岗位员工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加强职业病防护,及时组织职业健康检查,早发现、早治疗,保...  相似文献   
67.
目的:对某颜料厂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确定其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方法:通过收集相关资料、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采用检查表法和定量分级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扩建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噪声、盐酸和氢氧化钠等;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均符合现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但平面布置中办公区和生产区布局不合理。结论:该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建议企业落实突发事故应急救援措施、配备作业场所警示标志标识、强化有毒有害作业岗位的定期巡检。  相似文献   
68.
杨泽云  陆春花  周萍 《职业与健康》2007,23(18):1649-1650
目的 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确定其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评价相应防护措施的效果.方法 通过收集相关资料、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采用检查表法和定量分级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该新建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二氯甲烷、CO2及噪声等;投料处粉尘浓度超过国家标准,其余检测点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均符合现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但总平面布置中食堂布局不合理、重点岗位缺少机械通风设备、作业现场缺少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结论 该新建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一般,职业病防护设施等方面需整改.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X线交叉互补基因1(XRCC1)A194W和A399Q多态性与铅中毒易感性关系,寻找铅中毒易感性生物学标志。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收集122例确诊铅中毒病人作为病例组,14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2组人群基因型,分析不同基因型对铅中毒易感性的影响。结果XRCC1 A194W和A399Q的野生型、杂合突变型和纯合突变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布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XRCC1 A194W的杂合突变型(CT)、纯合突变型(TT)和突变型(CT+TT)分别增加铅中毒易感性达2.03,2.59和2.12倍。XRCC1 A399Q的杂合突变型(GA)和突变型(GA+AA)分别减少铅中毒易感性达0.37和0.52倍;纯合突变型(AA)与铅中毒的易感性无关。结论XRCC1 A194W和A399Q基因多态性与铅中毒易感性有关,可考虑作为铅中毒的重要易感性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70.
正乙醚,临床上曾用作吸入类麻醉剂[1],因其具有诱导期长,刺激性气味,以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等特性,现已被卤类及氟原子类麻醉药物代替。但在工业某些领域和实验室中,乙醚常用作清洗剂和动物实验麻醉剂。目前国内外乙醚急慢性中毒报道罕见,本中心曾确诊1例急性轻度乙醚中毒病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49岁,某光学仪器制造企业组装车间装配岗位工人。2016年3月11日下午15:06,一员工违反规定向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