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55篇
药学   38篇
  1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目的 比较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系统性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5年间在本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淋巴结数目、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无瘤生存率.结果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相比较,出血量(120ml vs 150 ml)、肛门排气时间(3.5天vs 4.5天)、术后住院时间(13天 vs 15天),腹腔镜组优于开腹手术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210分钟 vs 200分钟)、淋巴结数目(10 vs 9)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 vs 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为60.5%,开腹手术组为50.5%,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的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有望成为结肠癌的手术治疗的标准术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3.
男,37岁。因反复腹痛、发热5月余入院。患者于5年前因发热、腹痛肠镜检查病理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间断予抗感染、中药及灌肠治疗,体温过高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治疗期间基本无腹痛、发热。5个月前腹痛再次发作,发热加重,体温最高41℃,抗感染及不正规激素治疗不能控制体温。入我院。病史中无呕血、排柏油样便,无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体重下降4kg。既往史:16岁因“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10天因肠扭转再次手术切除约8em末段回肠。查体:体温38.5℃,脉搏120/min,呼吸22/rain,血压100/70mmHg。健壮体型,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平软,右下腹压痛,无肌紧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不大。医技检查:多次粪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异病同治”理论在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498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分析其病种特点及病情加重的季节性特点。结果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常合并出现;易在春、秋、冬季等寒冷季节加重。结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肺系疾病,具有相似病机,感邪后易传变,因此治疗中存在共性。  相似文献   
85.
陈洪  陆斌 《临床眼科杂志》2006,14(4):363-364
目的探讨锥虫蓝囊膜二次染色在外伤性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16例(16只眼)外伤性白内障采用0.01%锥虫蓝对晶状体前后囊膜染色后再行囊膜处理,常规进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观察视力及前房内炎症情况。结果术后3天视力及前房内炎症情况与白内障常规手术后反应相似,人工晶状体前表面均未见染色剂沉着。结论将锥虫蓝应用于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术中能清晰观察到蓝白相间的撕囊轨迹,较容易控制撕囊方向而保持了囊袋的完整性,植入人工晶状体稳定,且位于生理位置,更好地保护视功能。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出现反复性角膜上皮脱落的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屈光手术中心接受角膜屈光手术(LASEK、LASIK)治疗的3091例(6085只眼)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将其中发生反复性角膜上皮脱落的57例(110只眼)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将其与随机抽取的同期手术的患者60例(120只眼)进行比较。结果反复性角膜上皮脱落皆发生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患者,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患者无一例发病;在角膜上皮脱落组男性为12例,女性为45例;在对照组男性24例,在女性为36例;行χ2检验,χ2=4.926,P<0.05,提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所有发病的57例患者中,有38例(66.7%)有术前配戴角膜接触镜史,其中配戴3年以上者有27例,占71.1%;术前配戴角膜接触镜时间在角膜上皮脱落组为0~20年,平均(4.84±4.32)年,在对照组为0~10年,平均(2.57±2.14)年,行成组t检验,t=3.629,P<0.05,提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于术后1个月内发病者52例(91.2%),术后3个月之后发病者55例(96.5%);双眼发病者51例(89.5%)。结论反复性角膜上皮脱落多发于LASIK术后患者,多术后早期、双眼发病,女性、术前长期配戴角膜接触镜为其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87.
目的 观察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受体-1(sFlt-1)不同基因片段对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RNV)的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携带sFlt-1(2~3)、(2~4)免疫球蛋白样区域编码基因的重组慢病毒sFlt-1(2~3)和sFlt-1(2~4).鼠龄7 d的C57/6J小鼠96只,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24只.1组为正常对照组;2组为模型对照组;3组为sFlt-1(2~3)组;4组为sFlt-1(2~4)组.2、3、4组置于(75±2)%氧浓度环境,出生后12 d再置于正常空气下饲养,并分别玻璃体腔注射空病毒、慢病毒sFlt-1(2~3)和sFlt-1(2~4)各1μl.出生后17 d,荧光素灌注造影行视网膜铺片,观察视网膜血管改变;视网膜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计数小鼠RNV细胞核数;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VEGF受体-2含激酶插入区受体/胎肝激酶-1(KDR/Flk-1)的蛋白表达.结果 出生后17 d,与2组比较,3、4组视网膜荧光渗漏面积、RNV、突破内界膜(ILM)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均明显减少(P<0.01);VEGF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KDR/F1k-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 sFlt-1(2~3)和sFlt-1(2~4)基因片段能明显抑制氧诱导小鼠RNV的形成,sFlt-1(2~3)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8.
高血压小脑出血临床并不少见,由于出血位于后颅窝,如抢救不力极易产生严重后果,现将我院2005年3月~2010年2月,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22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总结女性急性盆腔炎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1994年1月至1998年3月收治的31例女性急性盆腔腹膜炎进行分析。诱因为人工流产术后或不洁性接触史,占90%。临床表现为突发下腹痛并波及双侧下腹部,向上漫延至中上腹部(100%),伴畏寒发热(77%),腹胀(58%),恶心、呕吐(55%)。膀胱或尿道刺激征(29%)。腹膜刺激征(100%),妇检有阳性发现(96%)。本组采用抗菌消炎治疗。结果 全部治愈。原则主要是抗菌消炎。  相似文献   
9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fms-like typrosine kinase receptor sFh-1 on retinal neovascularization (RNV). Methods Recombinant lentivirus sFh-1 ( 2-3 ) and sFh-1 ( 2-4 )expressing the sFh-1 (2-3) and (2-4) immunoglobulin-like regions of sFh-1 were constructed. 96 seven-dayold C57/6J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 with 24 mice in each group. Group 1 : normal control;group 2: experimental control; group 3: sFlt-1(2-3); group 4: sFlt-1(2-4). The mice in group 2-4 were exposed to hyperoxia with (75±2)% O2 for 5 days and then returned to normoxia with 21% O2 ; the m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